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心肺康复运动处方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 曹冉 来源:婚育与健康 期刊发布时间:2024-01-15


心肺康复是一项综合医疗干预措施,通过规范、全面以及系统化的康复评估,结合药物、营养、健康教育、运动训练、心理干预等多种手段,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大幅度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为目标。康复训练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于运动处方,该处方遵循FITT-VP原则,覆盖总量、强度、频率、运动类别、时间、进度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而运动强度则是决定康复治疗效果和保证康复训练安全性的核心环节。目前,临床上对于心血管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多主张行外科手术介入或机械通气辅助呼吸,以改善肺顺应性与肺循环功能。采用心肺康复运动处方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可大幅度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增加心脏血供,提高心脏射血分数,预防肺部临床并发症,从而大幅度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心肺康复运动处方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托双盲法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即参考组与探究组,每组69例。参考组接受普通护理疗法,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65.36±1.49)岁;探究组接受心肺康复运动处方疗法,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5.96±2.19)岁。两组患者年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价值,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和家属同意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2)患者有清醒认识,有积极的合作精神;(3)患者进行单瓣膜移植。


排除标准:(1)有实质器官损伤的患者;(2)神经功能失常等;(3)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出血性疾病,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参考组:


实施普通护理手段。治疗方案如下:严密监控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全方位健康教育,教会患者深呼吸、咳嗽等方法,测量患者的血糖、血压、心跳,引导患者服用药物,缓解痛苦,做好心理疏导。


1.2.2 探究组:


根据病情的不同,拟定具有针对性的运动疗法方案。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及锻炼方法,并注意观察疗效。在进行活动时,应逐步达到患者能够承受的水平;若出现不良反应,无论是站位或者坐位,都需要停止运动,重新开始低强度运动量。


针对性运动方案如下:(1)第1阶段手术后1~3d,患者在麻醉复苏及拔管后,配合主管护士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第2阶段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定时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及有效的咳嗽练习,2~3h/次,1次/3~5d,以促进心肺功能复苏。第3阶段上肢功能锻炼,每天定时给患者进行双臂按摩,上午和下午各1次,3~5次为一疗程,以促进患者的臂部肌肉功能恢复,逐步进行,由远心端到近心端,引导患者进行屈伸、内翻、外翻等动作训练,尽量提高患者的主动性,每日上午、下午各练习1次,10次为一疗程。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侧肢体进行一定的负重训练,以使患者能够逐渐习惯这种负重,从而有利于肌肉力量的恢复。第4阶段术后4~7d,患者的康复训练内容和强度要逐步提高,每次训练时间为15~30min,每次5~10次。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通过增加患肢的负重和辅助训练来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2)患者的心脏功能较差,手术前容易出现各种情绪反应,如烦躁、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根据其特殊心理状态和特征针对性给予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尤其是一些患者,对手术的结局并不了解,对康复训练的态度过于谨慎,过度依赖照料者的协助,这种状况会持续下去,造成更大的压力,在认知功能康复训练中,应重视积极参与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SAS实际评分、并发症(血栓栓塞、便秘、射血分数<50%、静脉血栓)以及LVEF实际分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并发症


参考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84%(13/69),高于探究组的8.70%(6/6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6min步行距离、LVEF实际分数及SAS实际评分


比较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参考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及LVEF实际分数低于探究组,而SAS实际评分高于探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 讨论


以往,对于运动强度的评估,常采用心率、自我疲劳程度分级、最大摄氧量和代谢当量等指标,然而,心率与自我疲劳程度分级的结合却是最为普遍的评估方式。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需对心率的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并向患者询问其疲劳程度与亲身感受。实验结果显示,参考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84%(13/69),高于探究组的8.70%(6/69)(P<0.05)。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一种采用生物组织或者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替代身体内的心脏瓣膜的手术方法,简称为换瓣,其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排血量减少而导致的心力衰竭。在心脏生物瓣膜术后,抗凝治疗需要进行至少3~6个月,而机械瓣膜则需要进行终身抗凝治疗,但手术后存在血栓和出血的潜在风险,这会大幅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减少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必须加强患者及家庭对术后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根据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在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康复护理知识的缺乏,遵医行为不佳,因此,医护人员提供术后康复指导并告知其术后注意事项,可以预防手术后的并发症,有助于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6min步行距离、LVEF实际分数及SAS实际评分比较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参考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及LVEF实际分数低于探究组,而SAS实际评分高于探究组(P<0.05)。这表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创伤较大,所需时间较长,术中失血量较多,术后患者需长时间卧床,心肺功能受损,康复缓慢,对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需要积极对其实施早期康复运动处方,以减轻或避免一系列临床并发症的产生,使之尽早恢复健康,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综上所述,心肺康复运动处方能大幅度提高6min步行距离及LVEF实际分数,降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略

作者:曹冉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来源:婚育与健康 期刊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