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健康教育宣传对围绝经期心衰患者外周灌注指数自护能力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作风险的影响
作者: 张瑛 来源:心脏康复网发布时间:2024-06-21

围绝经期是女性生理变化的重要阶段,伴随着卵巢功能减退和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机制主要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心衰患者在心脏泵血功能减退的情况下,往往伴有疲劳、气促及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而围绝经期心衰患者疾病的特点和治疗需求可能与其他人群存在差异,常面临与疾病和围绝经期相关的复杂问题,因此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宣传具有重要意义。健康教育宣传是通过向患者传递相关健康知识和信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延缓疾病进展及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外周灌注指数是评估外周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可以反映全身动脉血管床的状况,其改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心衰患者中尤为重要。自护能力是指患者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对于寻求和接受合适医疗的能力,在围绝经期心衰患者中,自护能力的增强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身心困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是指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冠心病及中风等,在围绝经期女性心衰患者中,MACE的发作风险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关于健康教育宣传对围绝经期心衰患者外周灌注指数、自护能力及MACE发作风险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本研究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围绝经期心衰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干预,评估其在外周灌注指数、自护能力及MACE发作风险上的改善情况,旨在为围绝经期女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围绝经期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常规干预组(A组)和健康教育宣传组(B组),每组各60例。A组年龄44~59岁、平均年龄(51.45±7.42)岁,病程0.5~5.5年、平均(2.92±2.41)年,心功能分级2级15例、3级27例、4级18例;B组年龄43~58岁、平均年龄(50.46±7.45)岁,病程0.7~6年、平均(3.31±2.60)年,心功能分级2级16例、3级25例、4级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同意并签署同意书,且经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伦理标准。纳入标准:①经过《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确诊为心衰的患者;②符合《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围绝经期综合征(2020)》中围绝经期标准的患者;③40~60岁之间的女性;④签署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其他已知的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的患者;②存在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等的患者;③存在严重的心律失常或结构性心脏异常的患者;④曾经接受心脏手术或植入器械,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等的患者;⑤存在不能配合研究要求的其他因素,如认知能力障碍、缺乏社会支持等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A组:给予患者常规干预,主要包括评估心衰病情、管理基础疾病、控制液体摄入和排出、提供营养支持、控制体质量、制定合适运动计划、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定期随访及调整治疗等。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宣传干预。①提供关于心衰的基本知识:向患者解释心衰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帮助其了解自身疾病的特点和严重程度;②介绍心衰相关的症状:详细解释心衰可能导致的常见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胸闷及浮肿等,以及这些症状可能对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③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向患者解释心衰药物治疗的原理和目的,让其明白正确使用药物可以控制疾病并改善生活质量;④饮食和营养指导:提供低盐、低脂饮食的建议,强调减少加工食品和高盐食物的摄入,并鼓励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及全谷物的摄入,同时介绍一些营养素对心脏健康的重要性,如Omega-3脂肪酸和维生素D等;⑤推荐适度的身体活动:向患者介绍规律运动对心脏健康的益处,并提供一些适合围绝经期女性的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及游泳等;⑥强调戒烟和限制饮酒:向患者解释吸烟和饮酒对心衰的不良影响,并鼓励其积极戒烟和限制饮酒以改善心脏健康;⑦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心衰带来的身体和情感上的困扰,以及围绝经期可能引发的心理变化;⑧定期随访和监测:强调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并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来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⑨营造支持网络:建议患者与家人、朋友或其他心衰患者组成支持网络,提供互相支持和理解的环境。宣传方式主要为集体授课和个体化指导,集体授课每周1次,每次60min,个体化指导每2周1次,每次30min,注意宣传讲解时干预人员应保持热情、耐心的态度,积极细致的解答患者问题。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


1.2.2 观察指标


1.2.2.1 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如下: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且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1~2级,上述症状有所缓解;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


1.2.2.2 心功能


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各项数值均经计算机处理后获得。


1.2.2.3 外周灌注指数


采用ePM10C患者监护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检测,首先选择手指端作为监测部位,然后将传感器正确地安装在所选择的监测部位上,根据监测仪器说明书,将传感器固定好,并确保其与皮肤紧密贴合,启动监测仪器,并按照说明书的指示设置相关参数,待信号稳定后读取监测仪器上显示的外周灌注指数数值,30s记录1次,持续5min,取平均值。


1.2.2.4 自护能力


采用改良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量表(EHFSCB-9)进行评定,总分60分,分值越低表明自护能力越好。


1.2.2.5 MACE对心肌梗死、心衰加重及心源性再住院等MACE发作风险进行观察并记录。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组内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A组对比,B组显效、有效人数明显增加,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1,P<0.05)。见表1。



2.2 两组心功能结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LVEDD、LVESD及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LVEDD、LVESD水平显著降低,LVEF水平显著升高,且B组比A组变化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外周灌注指数比较


干预前,A组与B组外周灌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组、B组患者外周灌注指数显著升高,且B组比A组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EHFSCB-9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EHFSCB-9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HFSCB-9评分均显著降低,且B组比A组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2.5 两组MACE发作风险比较


与A组对比,B组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加重及心源性再住院人数明显降低,B组MACE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见表5。



3 讨论


围绝经期是女性生理周期的一个阶段,在围绝经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可能会出现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如潮热、失眠、焦虑及抑郁等。心衰是心脏功能障碍,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心脏无法满足身体的需求,虽然围绝经期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心衰,但由于围绝经期女性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增加心衰的风险。此外,围绝经期女性还可能经历体质量增加和代谢率降低,这也会增加心衰的风险。因此,围绝经期女性应该关注心脏健康,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心衰风险。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健康教育宣传成为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的健康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可以有效帮助患者理解和应对健康问题,提高患者在疾病管理中的参与度和自我决策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症状发作和并发症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干预后,两组LVEDD、LVESD显著降低,LVEF、外周灌注指数显著升高,且B组比A组变化明显,这说明采用健康教育宣传对围绝经期心衰患者进行干预,比常规干预效果更佳,对外周灌注指数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外周灌注指数是一种衡量外周组织灌注状态的指标,其通过脉搏波形分析来反映微循环情况,包括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和血管内皮功能等。在心衰患者中,外周灌注指数常常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心衰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使全身灌注不足,从而影响外周组织的灌注状态,另外,心衰还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如外周血管收缩和血浆容量增加等,进一步影响到外周灌注指数的测量结果。因此,外周灌注指数可以作为评估心衰患者微循环状态和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而对于围绝经期女性心衰患者,健康教育宣传使患者了解到心衰与血液循环的关系,提醒患者保持适当的运动和饮食习惯,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从而提高外周灌注指数。俞敏等研究发现,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健康宣传教育具有显著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这与本研究结果类似。

本研究发现,干预后,两组EHFSCB-9评分显著降低,且B组比A组降低明显,这说明健康教育宣传对围绝经期心衰患者的自护能力也具有积极作用。自护能力是指个体对于疾病管理的能力,通过提升自护能力,患者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疾病。EHFSCB-9是一项用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量表,其可以帮助医生和护士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目前EHFSCB-9量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研究中,以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并指导相关的护理措施。对于围绝经期女性心衰患者,健康教育宣传使患者了解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学会使用血压计、心率仪等工具进行家庭监测,并且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指导,最终有效管理心衰,提高生活质量。庄玉琳等研究表明,对于慢性心衰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本研究结果类似。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A组对比,B组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加重及心源性再住院人数明显降低,B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这说明健康教育宣传还能降低围绝经期心衰患者MACE的发作风险。MACE是一种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指标,MACE通常包括冠心病、缺血性中风、心肌梗死、心衰、心源性再住院及心脏相关死亡等。MACE可以用于评估某个研究治疗方法或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较低的MACE发生率通常表明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预后较好。对于围绝经期心衰患者,健康教育宣传使患者更加重视自身健康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减少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刘萍等研究表明,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可显著降低MACE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采用健康教育宣传对围绝经期心衰患者进行干预,比常规干预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外周灌注指数,提高自护能力,降低MACE发作风险。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延长研究时间,同时结合心理干预等方法,进一步探讨健康教育宣传的效果和机制。

参考文献:略

作者:张瑛

单位: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2024年6月第39卷第11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