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幅度上升,而高血压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心血管风险高、病死率高。国内研究资料显示,收缩压每增高10~12mmHg,或舒张压每增高5~6mmHg,冠心病发生的可能增加20%~28%。因此,合理控制血压既能积极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程度,又能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常规干预模式为院内干预,仅在患者出院前给予健康宣教,出院后基本不再进行连续性的干预,不够系统且患者失访率高,临床护理效果不理想。互联网+心脏康复的延续性干预近年来医院护理的新模式,是通过互联网,使心脏康复相关护理服务延续至患者的社区或者家庭,从而将院内与院外相连,使患者在出院后依然可以获得全面、个性化的干预。互联网+心脏康复的延续性干预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在出院后得到持续的医疗保健,有效应对患者在出院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促进患者康复避免患者因病情恶化再次住院。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互联网+心脏康复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组(n=40)和常规组(n=40),其中联合组男31例,女9例,年龄34~76岁,平均(56.33±5.38)岁,BMI 20.29~39.32kg/m2,平均(26.83±4.51)kg/m2;常规组男32例,女8例,年龄27~75岁,平均(57.68±5.41)岁,BMI 18.50~32.19kg/m2,平均(26.25±4.16)kg/m2。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编号:2023-QFLX-001),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1)高血压诊断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冠心病患者经动态心电图、冠脉造影等辅助检查确诊;(2)患者病情稳定;(3)患者认知无异常,具备正常交流能力;(4)临床数据完善。
排除标准:(1)合并神经系统障碍者;(2)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3)依从性差;(4)存在运动心肺试验禁忌者;(5)存在全身免疫性疾病者;(6)不能耐受运动训练者;(7)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冠脉造影或CTA提示血管狭窄程度≥示血管者。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给予常规心脏康复干预,即干预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拟定针对的康复计划,主要是按照其运动心肺试验数据而合理控制其运动强度。
1.2.2 联合组
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心脏康复的方式,进行延续性干预。干预前培训:(1)初期培训:选择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心脏康复专科医师建立心脏康复干预小组,组内成员学习心脏康复知识,互联网干预模式等,其中互联网干预模式主要为使用微信沟通、公众号订阅、推送相关科普知识文案等内容;(2)健康知识手册的编纂:队员们共同参与编纂,出院前3d将手册发放到患者及家属手中,指导其仔细查阅;(3)进行心脏康复干预,步骤同常规组;(4)在出院前2d,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深入沟通,强化患者对康复手册中有关内容的认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辅导,个别患者进行重点解说;同时,对训练内容、训练强度等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康复方案;(5)出院当天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说明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定时到院复查,添加患者和(或)家属的个人微信,建立院外沟通交流群,及时关注通知和推送相关内容,并将每一位患者的家庭情况、病情信息和电话等记录在案。
随访:出院后7d进行电话沟通,询问内容主要以患者用药情况、营养饮食结构、预后情况等,询问患者不适并解答相关问题,予以专业的生活指导,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微信交流:每天定时向患者推送高血压、冠心病康复资讯、提醒患者按时用药、定期发健康小提醒、组织出院的患者互相鼓励、交流康复治疗的经验、仔细解答患者疑问、指导其进行正确的心脏康复运动等,制定健康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要保持乐观面对生活,保持情绪愉悦。
门诊复诊,定期到院复查。在患者出院的一个月,如果出现不适,要随时找医生诊治。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疑虑和担心;对患者的疾病知识、自我干预能力等进行进一步强化。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资料
收集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包括冠心病类型、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0分为正常,1~20分为轻度狭窄,21~50分为中度狭窄,大于50分为重度狭窄)及是否经PCI治疗。
1.3.2 摄氧量情况
以运动心肺试验测试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出院后3个月摄氧量情况,对包括无氧代谢阈值(AT)时的代谢当量(Mets)及摄氧量(ATVO2)、峰值摄氧量(peakVO2),计算预计值达标比。
1.3.3 血压水平
采用电子血压仪测试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出院3个月后血压情况,包括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变化。
1.3.4 依从性
通过向患者及家属发放本院自制健康知识问卷,了解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出院后3个月的康复依从性,从疾病知识、膳食搭配、康复运动治疗、合理按时用药的配合度等方面进行调查,90分以上为完全依从,70~90分为部分依从。
1.3.5 自我管理评分
采用自我管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后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该量表包括生活规律、定期复查、合理饮食、按时用药、坚持运动5个维度,各100分,评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数据录入SPSS 20.0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基线情况比较
两组冠心病类型、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及是否经PCI治疗患者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摄氧量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摄氧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ATMets、ATVO2、peakVO2、预计值达标比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联合组摄氧量各指标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 血压情况及依从性评价
干预前,两组血压指标情况、完全依从率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干预前,完全依从率占比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2.4 自我管理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自我管理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3 讨论
心脏康复的目的是让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与结构得到改善,优化患者的体力和精神状态,并且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多项研究表明,各类心脏病患者参与心脏康复的比例仅在10%~50%之间,主要原因是患者依从性差,其他原因包括患者康复意识不足、缺乏时间和动力以及交通不便,此类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复发率和再入院率较高,导致生存机会和生活质量下降。互联网+心脏康复是将心脏康复服务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心脏康复服务,干预模式主要包括在线康复评估、康复计划制定、康复教育、康复监测和康复指导等。互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康复知识普及等方式,提高患者对心脏康复的认识和重视,促进患者主动参与康复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后3个月,联合组ATMets、ATVO2、peakVO2、预计值达标比均高于常规组,提示互联网+心脏康复延续干预能够有效提升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机体摄氧能力,改善患者心肺适能。有研究显示,提升摄氧能力可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相关症状,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帮助患者预后心理及生理的恢复。陈婉萍等研究发现,心脏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完全血运重建术后患者的心肺耐力。与本研究结果类似,分析原因可能为互联网心脏康复通过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实时的心肺功能监测以及远程的专家指导,使得患者可以在家庭环境下进行有效的心脏康复治疗,通过呼吸训练,患者的呼吸肌力量得到了增强,从而提高了肺部的通气能力,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氧气。出院后3个月,联合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常规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常规组,提示互联网+心脏康复延续性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知晓度及遵医行为,王洁等研究显示,互联网+居家心脏康复模式可有助于提高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与本研究结果类似。分析原因可能是互联网+心脏康复延续性干预在患者出院后,依然能够获得与住院时相匹配的临床康复指导,医务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微信群、电话等多种手段推送与患者疾病相关的知识贴士,逐步强化患者对自身疾病及病情发展情况的认识,同时高效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及训练,提升依从性。
出院3个月后,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提示互联网+心脏康复延续性干预通过便捷、高效的互联网沟通,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院外心脏康复的延续性干预,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和进行运动康复,逐步优化躯体活动功能,帮助患者积极参与到自我康复干预措施中,从而高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出院后3个月,联合组自我管理评分情况优于常规组,提示互联网+心脏康复延续性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掌握自我干预的能力,陈佳洁等也在研究中得出类似结论,该研究认为互联网+下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冠心病支架患者心功能、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这可能是由于互联网+心脏康复延续性干预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病情的个性化干预手段,及时督促患者改善不健康的生活行为,通过微信、电话等互联网沟通方法及时提醒患者定期复查,详细解释自我干预的相关技能和方法。
综上所述,互联网+心脏康复延续性干预可控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患者血压,患者遵医行为明显提高,进而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临床可加以借鉴和推广。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针对我国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其结果是否适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患者还需进一步验证。未来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互联网+心脏康复干预模式的具体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略
作者:曲凤霞 辛越 李婧媛 郭晓 路长鸿
单位: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2024年第40卷第19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