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进食、进水困难等症状,若未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会引发窒息、肺炎、营养不良等情况,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在积极控制原发病、训练吞咽功能基础上,临床针对严重吞咽障碍患者通常会留置鼻饲管,以确保患者得到充足的营养,同时防止窒息等不良情况发生,但长期留置鼻饲管可能引起胃内反流,导致肺部感染,直接影响患者整体康复进程。因此,探究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对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减少鼻饲管留置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强化呼吸功能训练是包含缩唇呼吸、呼吸训练器、呼吸咳嗽法、腹式呼吸等多种呼吸锻炼的康复疗法,不仅能增加肌肉的反射性收缩、增强肌力,还能提高气道的异物清除能力,从而改善口腔肌肉协调性,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但临床尚未明确统一规范的呼吸训练方法,其对脑卒中后留置鼻饲管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有待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探究强化呼吸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4~74岁,平均年龄(54.26±9.58)岁;病程4~28d,平均病程(16.35±5.69)d;合并症:高血压12例,糖尿病15例。试验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3.87±9.03)岁;病程3~29d,平均病程(16.58±6.13)d;合并症:高血压14例,糖尿病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中山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符合《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中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诊断标准,且经CT或MRI检查确诊;⑵经洼田饮水试验确诊为吞咽功能障碍;⑶留置鼻饲管;⑷病情平稳,能配合康复训练。排除标准:⑴存在完全性失语或视力、听力障碍者;⑵合并精神疾病者;⑶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史者;⑷近3个月内行甲状腺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营养脑神经、降血脂、科学饮食干预,并积极控制患者血压、血糖处于正常水平。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干预: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治疗床角度>45°。⑴下颌运动训练:口尽量张大、闭合,下颌左、右来回移动并维持5s,5min/次。⑵唇运动训练:闭唇、拢唇、缩拢嘴唇互相转换,5min/次。⑶舌运动训练:舌头平伸、缩回、左右摆、上下舔牙交替运动,5min/次。⑷冰刺激训练:用冰棒前后刺激软腭、咽后壁、舌根部位5~10s,5min/次。⑸吞咽电刺激治疗:电极放置舌骨上方和甲状软骨上切迹上方,刺激强度以患者有麻木感为准,30min/次。1次/d,连续干预3周。
试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强化呼吸功能训练干预:⑴呼吸训练:患者含住呼吸训练器的咬嘴匀速吸气,使浮子保持升起状态。根据患者具体吸气状况设定目标,第1个浮子升起持续时间>2s,15min/次。⑵缩唇呼吸:重复鼻子吸气后缩起嘴慢慢呼气放松动作,5min/次。⑶腹式呼吸:患者取仰卧位并屈膝,技师两手放在患者上腹部,指导患者鼻子吸气口呼气,同时技师双手逐渐向腹部加压,患者收缩腹部肌肉,最大程度呼气后放松,5min/次。⑷呼吸咳嗽法:深吸气稍作闭气后用力咳嗽,5min/次。1次/d,连续干预3周。
1.3 观察指标
⑴吞咽功能障碍。于干预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饮水30mL,观察饮水情况。
1级:5s内1次喝完,无噎呛;2级:>1次喝完,无噎呛;3级:1次喝完,但有噎呛;4级:>1次喝完,且有噎呛;5级:常有噎呛,难以全部喝完。⑵摄食功能。于干预后,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分级评估患者摄食功能。无法经口进食为1级;依赖鼻饲管进食,可以最小量尝试进食为2级;依赖鼻饲管进食,经口进食单一质地的食物为3级;完全经口进食单一质地的食物为4级;完全经口进食多种质地的食物,但需特殊的准备或代偿为5级;完全经口进食,不需特殊的准备,但有特殊的食物限制为6级;完全经口进食且没有限制为7级。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鼻饲管留置时间。观察并记录患者干预期间吸入性肺炎、误吸、呛咳的发生情况及鼻饲管留置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描述,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均减轻,且试验组减轻程度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摄食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摄食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摄食功能均提高,且试验组提高程度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鼻饲管留置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鼻饲管留置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是引发吞咽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伴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饮食、饮水频繁呛咳可导致患者对进食产生抵触心理,造成营养不良等不良后果。康复训练是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常规康复训练主要通过下颌运动训练及电刺激治疗,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训练后,多数患者可重获吞咽能力,但通常无法正确掌握呼吸控制能力,仍存在呼吸能力下降等问题,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因此对留置鼻饲管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强化呼吸训练十分必要。有研究表明,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呼吸肌训练能显著提升康复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均减轻,且试验组减轻程度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摄食功能均提高,且试验组提高程度优于参照组。这说明强化呼吸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吞咽障碍,提高摄食功能。分析原因为,强化呼吸训练可引导患者正确深呼吸,提升患者呼吸肌力量,从而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和血液循环。此外,腹式呼吸可提升患者的呼吸控制能力,减轻其颈部、胸廓肌肉的紧张程度,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胃平滑肌收缩无力和运动不协调状况,进而改善吞咽障碍和摄食障碍。同时,强化呼吸训练可通过提升患者的呼吸肌群肌力,避免支气管塌陷和呼吸肌萎缩,增强气道的异物清除能力,提升喉抬高度,强化口腔、咽部压力,预防呛咳、误吸,从而有效改善吞咽功能和摄食能力。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试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鼻饲管留置时间短于参照组。这说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强化呼吸训练可有效缩短鼻饲管留置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为,深呼吸、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患者肺泡摄氧能力及气流控制能力、增强纤毛运动能力;呼吸咳嗽法能提升患者咳嗽反射能力和排痰能力。
综上所述,强化呼吸训练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吞咽障碍,提高摄食功能,缩短鼻饲管留置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略
作者:罗卫欢 陈焕洲 黄晓煌
单位:中山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
来源:大医生2024年第9卷第24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