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 来源:心脏康复网发布时间:2021-10-19

所谓的心力衰竭疾病是在各种心脏病的作用下,病患的心功能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导致心脏衰竭。因为临床对于心力衰竭疾病治疗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的明显,因此我国心力衰竭病患的病死率和住院率相对较高,而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疗过程又相对漫长且复杂,在病情发生迁移和治疗效果长期不明显的情况下,很多病患会失去信心,这也就直接导致后期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导致病患出现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精神,最终加重心力衰竭疾病的病死率。因此为心力衰竭疾病的病患提供有效的心脏康复治疗操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心脏康复治疗,在心力衰竭病患治疗当中的成效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人员在进行数据搜集的过程当中,从我院在 2018年8月份到2019年8月份进行医治的98名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及基本资料中进行提取,在进行该过程时,对于部分存在神经病史,严重躯体病症,对药物以及酒精存在依赖性的病人给予了排除。在进行数据解析之前,探讨人员需要判断病人的基本医治是否对最终的探讨结果产生影响,所以他们需要对其基本医治进行简单的阐述。参与本次探讨的病人,经过诊疗之后,均确诊为心力衰竭病症,从病人的年龄,性别,学历,家庭住址,患病时间等各项指数进行解析,可以发现基本资料与探讨结果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当中属于不同组别的病患使用的是不同的治疗模式,其中常规组病患使用的是常规治疗模式,而观察组病患则是进行心脏康复治疗模式。对于观察组的病患,研究人员还为其设置针对性的运动方案,并且引导病患主动配合各项运动锻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病患家属对运动功能的抑制程度,从而提高病患及病患家属的遵医嘱行为。


1.3 观察指标


观两组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


二、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评分记录结果显示 , 治疗前两组组间患者运动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数据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同常规组比较改善显著 , 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比较明显 , 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 1。


616e314ace18b.png


三、讨论


心力衰竭疾病是全球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防控内容。因此对于世界各个国家的医疗工作者而言,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对心力衰竭疾病患者的患病率进行有效控制,并且降低整体的病死率。相关学者认为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治疗方案,是使用心脏康复治疗方案,对患者的运动心肺功能可产生积极影响。心脏康复治疗模式是最近这几年在临床上得以广泛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一项人性化的治疗操作,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模式,同时也是现代化医学的创新治疗模式,它能够更好的帮助病患解除在治疗过程当中存在的焦虑不安,抑郁等消极的心理状态,让他们时刻对治疗效果充满信心。据了解心脏康复治疗的内容,包括对病患心脏有益的各种生活方式,引导病患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解决各种心血管的疾病。对于参与本次研究的心力衰竭病患而言,为了让其治疗结束之后更快的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后期护理干预工作中,引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心脏健康生活教育工作,以及进行起压力是非常必要的,其中心脏康复的内容可以有效改善病患的健康以及生活的质量,减少疾病治疗期间对疏通药物的需要。除此之外,进行有效的心脏康复治疗操作,还能够帮助病患建立起医治的信心,引导他们及时的表达自己存在的不良情绪。


在本次研究当中,使用心脏康复治疗模式的心力衰竭病患,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以及治疗之后,他们的整体医治成效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主要原因是心脏康复治疗操作能够改善病患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且从根本上提高病患治疗过程当中的各项指标,例如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脑型利钠肽子等等,这些指标的改善能够达到有效提高病患心功能的作用。所以在临床上可以将心脏康复治疗措施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资料(略)


本文作者:纪伟宁

邢台市第一医院心脏内科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21年05月(中)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