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临床康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意义研究
作者: 来源:心脏康复网发布时间:2021-11-09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的高发病 , 给我国社会和医疗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 , 药物治疗已经非常成熟 , 并且取得了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康复的核心是以心脏康复为中心 , 并且不断发展和完善 , 使心力衰竭患者受益颇多 , 能缩短住院时间 , 降低死亡率。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 , 临床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给患者带来诸多益处, 作者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在东港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就诊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 对其采取临床康复训练 , 观察患者预后。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年3月 ~2020 年4月在东港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就诊的 8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 各40例。对照组男20例 ,女20例 ;年龄52~80岁 , 平均年龄 (69.0±10.2) 岁 ;病程 3~7 年 , 平均病程 (4.0±2.2) 年 ;基础疾病 :高血压10例 , 糖尿病30例。试验组男22例 , 女18例 ;年龄 51~80 岁 , 平均年龄 (69.0±11.1) 岁 ;病程3~7年 ,平均病程 (4.0±2.1) 年 ;基础疾病 :高血压10 例 , 糖尿病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依据诊疗指南采取常规治疗 ,控制基础疾病 , 稳定病情。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 , 让患者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 , 了解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影响因素和相关的治疗方法、预后等 , 并且讲解坚持用药的必要性以及长期康复的总要性 , 规划合理的饮食 , 鼓励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 低盐低脂、规律生活。试验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使用康复训练 , 具体如下。①运动疗法。根据心力衰竭的不同时期对患者制定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计划 , 根据患者的自我感觉进行可以耐受的日常活动 , 让患者坚持运动训练 , 并且在疾病早期可以床上运动为主 , 患者病情稳定后 , 可以采取步行和体操为主 , 一定要注意不可过度劳累 , 防止发生呼吸困难事件。对运动时间段进行选择 , 在早晨时患者的血压、心率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 在 10:00左右达到高峰 , 因此这一时间段训练会导致心脑血管时间的发生 . 在下午时血压会下降 , 因此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选择在下午进行适当运动 , 可减低心脑血管风险时间的发生。②呼吸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 , 恢复心肺功能 , 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 , 扩胸运动等锻炼患者的呼吸功能 , 教会患者以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为主的呼吸操 , 在康复指导的同时讲解呼吸训练的重要性以及意义 , 让患者正确的理解呼吸运动 , 并且持之以恒 , 同时告知患者注意放松肌肉 , 控制不良情绪。③注意事项。所有的康复训练都应该在医护人员密切监测下进行 , 并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 , 当活动过程中患者出现不适 , 如心前区疼痛、大汗、心悸等应该及时的制止 , 如果出现严重的心律不齐时也要及时停止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心肺功能指标包括AT、峰值氧脉搏、峰值氧摄取量和 VE/VCO2 斜率。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 (SF-36) 进行测定 , 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 , 36 个条目 , 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 采用 χ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比较 


试验组 AT、峰值氧脉搏、峰值氧摄取量、VE/VCO2 斜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三、讨论


近几年 ,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重 , 再加上我国人口基数巨大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 目前由于医疗的局限性 , 该病不能治愈 , 只能药物控制 , 因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承重的负担。心力衰竭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 , 主要为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吸氧等引起 , 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胸痛等。


该病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目前药物治疗比较成熟 , 可以有效控制症状 , 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心理及行为进行干预 , 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理解 , 且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 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变生活方式 , 通过合理的康复运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肺功能。作者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运动疗法和呼吸训练 , 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 , 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舒适度 , 因此生活质量得到提高。通过心肺运动试验评价康复效果 ,主要是在运动状态下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无创检测 ,本量表已经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广泛认可 , 可以客观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作者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取的 SF-36 进行评定 , 可以客观的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 , 有良好的可信度和效度。临床研究显示 , 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临床康复训练 , 效果显著 , 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心率和心脑血管功能 , 并且在康复过程中由于运动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 , 迷走神经活性增加 , 并且适当的训练还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 增多心脏周围的小动脉增粗 ,心肌毛细血管增生 , 形成更多的侧支循环 , 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情况 , 减少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郅改丽的研究《康复训练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及心功能的影响》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 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降低心脑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 , 并且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效能 , 值得推广。常心聪等在《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对参与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 , 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死亡率降低 , 同时对于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康复训练 , 可以提高峰值摄氧量 , 改善患者的射血分数和心肌灌注等 , 对血液动力学及舒张压、收缩压均有改善作用。冯文贞等在《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中发现 , 康复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生活质量及心功能 , 值得推广 , 以上研究与本研究相同。


综上所述 ,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 值得在临床推广。但是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时间为 1年 , 纳入的样本较少 ,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论的推广性 , 希望广大同仁继续进行本方面的研究 , 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康复提供佐证。

参考文献(略)

本文作者:刘敏

作者单位:东港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10月第15卷第28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