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良药,尤其有氧运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心肺能力,改善体能,还能有效降低血脂、血压、多种疾病及全因死亡风险。心肺耐力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脏康复运动处方的主体部分。国内外众多指南包括《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都鼓励成年人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或每周累计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那么这个“中等强度”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何衡量呢?
“中等强度”,指的是运动时的强度,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进行判断:
1.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VO2max)是指人体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时,人体所需摄入的氧气含量,是反映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中等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摄氧量的40%-60%,但由于最大摄氧量的测量较为复杂,需要用专门仪器做气体分析得出,一般不在实践中运用。
2.心率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运动时心率会自然增加。运动强度越大,心脏跳动越快,以便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参与运动的肌肉中。中等强度运动也可以用心率来反映,相当于靶心率=(220-年龄)×(60%~80%)。现在有很多可穿戴设备,如运动手环,能较准确地反映实时心率,就会方便很多啦。
3.说话测试法
这种方法是粗略估计,但很实用,运动会使呼吸加快,如果呼吸频率明显增加,说话时感觉呼吸开始变得困难,但还能讲话,只是不能唱歌,那就很有可能代表运动量达到了中等强度,如果不得不停下来才能说几句,那很有可能是高强度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心率也可受环境条件(如湿热环境)和药物(如用于治疗偏头痛和心血管疾病的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的影响。心率值还应该与主观运动强度判断法(轻松、稍累、累)和说话测试法相结合应用。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