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双心模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焦虑患者的效果
作者: 刘晓晶 等 来源:心脏康复网发布时间:2021-12-02

冠心病是指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造成心肌细胞血液与氧气供应不足而引发的一种疾病,患者患病后常见症状包括心绞痛。患病后需要长期用药,这会导致患者出现包括焦虑、抑郁等在内的不良情绪,可对患者身体及心理造成较大负担,也会影响疾病治疗效果。近年来提出的双心模式治疗是指在考虑心血管疾病患者身体恢复情况的同时,还要关注患者心理,遵循患者主观感受并为患者提供全方面综合治疗服务。本文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并焦虑患者使用双心模式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9年3月-2021年2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并焦虑患者45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3例。观察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28~69岁,平均(50.05±8.23)岁。对照组男11例,女11例;年龄25~71岁,平均(52.45±8.4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提供常规治疗:包括指导患者接受检查并指导用药,给予患者黛力新治疗,每日早晚使用1片,症状严重者可于早上增加至2片。此外,给予患者安静环境进行休息,并在患者服药后观察患者身体变化;此外,保持室温适宜,定期通风,在夜间及清晨等心绞痛易发作时间段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并为患者提供必要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提供健康宣教。⑵观察组额外给予双心模式治疗:本疗法要充分考虑到患者身心状态,并为患者提供运动干预与心理干预,措施为通过运动疗法和冥想疗法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素质并减轻心理压力。①运动疗法具体如下:患者在院期间的每日16:00,指导患者在医院病房外的走廊接受心脏康复运动指导,播放操作视频并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不规范动作进行纠正,在锻炼过程中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胸闷、气短等症状,保证运动安全,告知患者饮食后2h不要进行该项运动,每次运动时间在20min左右,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加减时间,但每日不建议超过30min,连续7d。②冥想疗法具体方案如下:患者在院期间的每日20:30,进行冥想练习,练习时可取平坐位或盘腿位,将两手高高举过头顶并做合十手势,然后告诉患者闭上眼睛,放松身体,根据音乐指导做腹式呼吸并放空想法,根据引导关注个人身体变化,每次练习在15min左右,连续7d。


疗效观察和评价:①焦虑与抑郁情绪改善效果评价: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做评价,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越低;②心功能评价:治疗前后用彩超检查两组患者心脏情况,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③满意度评价:百分制满意度问卷让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进行填写,其中80~100分、60~79分与<60分这3个得分区间段分别对应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HAMA及HAMD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HAMD及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LVEDD、LVESD及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及LVES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价比较: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多种关联性研究认为精神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相关性,心理异常与情绪低落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患者多会出现心绞痛等症状,这与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有关。心绞痛给冠心病患者带来的剧烈痛感会对患者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可造成失眠、神经衰弱,可引发暴躁、焦虑及抑郁等情绪。传统治疗更关注患者身体恢复,在情绪改善上的治疗效果有限。区别于传统的以生物医学模式治疗为主的传统医疗手段,双心模式除对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做评估外,更加注重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并采用合适手段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的了解程度并学会以平常心态接受治疗,切实提高了治疗效果。心理干预是指以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结合治疗对象的身体特征、心理活动特点及特定心理问题为患者提供有计划的干预,引导患者心态及行为朝目标方向发展。本文结果表明,为冠心病心绞痛并焦虑患者提供基础疗法外给予双心模式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降低患者身体活动受限程度并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对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有帮助。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心绞痛并焦虑患者进行治疗时,可考虑运用双心模式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模式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降低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略)

本文作者:刘晓晶 姜双叶 李茂利

作者单位:济南市机关医院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29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