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用于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功能评估的主要方式有心输出量测定、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右心导管检查等。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需要依据患者主诉完成,缺乏客观性;而右心导管术作为肺动脉高压诊断的“金标准”,具有准确率高的优势,但该检查方式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创伤。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加安全、客观的方式来快速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6MWT于1968年在美国首次应用于肺疾病患者运动耐量的评估,此后Guyatt等用其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的活动能力。6MWT作为一种亚极量运动试验,能较好地反映患者当前生理状态下的心功能。目前,6MWT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功能评价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就6MWT在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如下探讨。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肺动脉高压,NYHA分级:Ⅱ级37例,Ⅲ级23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35~83岁,平均(62±5)岁;体质量指数(BMI)24~37kg/m2,平均(28.0±2.1)kg/m2。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平均肺动脉压力>20mmHg(1mmHg=0.133kPa);②均为世界卫生组织(WHO)肺动脉高压分类中的1、4、5大类;③患者及家属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其他类型的肺动脉高压;②患有神经肌肉疾病无法配合完成6MWT者;③入组前3个月内反复出现大咯血或晕厥的患者;④存在以下6MWT禁忌证者:1个月内有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搭桥手术史;静息时心动过速(频率>120次/min或<50次/min),血氧饱和度<90%;高血压控制不良;严重的肺部疾病、周围血管疾病以及神经疾病者。⑤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1.3 方法
1.3.1 6MWT试验
试验前向受试者介绍此次试验的目的和方法,并测量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及呼吸频率,确定无相关禁忌证后开展试验。在通风良好的病房走廊内标出30m距离,患者于安静长廊中来回行走,并嘱咐其在6min内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行走,当感觉严重不适或无力行走时可稍作休息,试验中监测患者心电图,试验过程中一旦出现心绞痛、心律异常、护理困难或晕厥等情况应立即中止试验。由试验者记录患者6min步行所走最长距离,并记录行走过程中出现的疲惫、心绞痛、头昏等症状。
1.3.2 峰值耗氧量(PVO2)测定
静息肺功能测试后使用脚踏车行最大递增运动试验,试验过程中使用测功计运动,并测量试验过程中患者气体交换量,测定时机分别为静息3min、0负荷运动3min、功率斜坡式递增以及运动停止后3min,功率递增过程控制在10min内。
1.3.3 心脏指数(CI)测定
患者仰卧位,检查前均取下颈部物品,采用飞利浦IE33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设置探头频率为3.5MHz。以肺部和心脏部位为中心进行辐射扫描,重点探查下腔静脉、右心室、主肺动脉以及左、右肺动脉以及二尖瓣狭窄程度,测量心脏每搏输出量(SV),采用Fick法计算心脏指数。比较不同NYHA分级患者6MWT、PVO2、心脏指数水平的差异性,并分析6MWT与PVO2、CI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一般线性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心功能指标比较
NYHAⅡ级患者6MWT、PVO2、CI水平均高于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6MWT与PVO2、心脏指数均呈正相关(r=0.534,0.457,P<0.05)
三、讨论
长期的肺动脉高压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大,而心脏长时间高负荷工作会增加心功能衰竭的风险,因此需积极评估该疾
病的发病原因,并根据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以便改善预后。右心室不仅需要维持体循环静脉压保持较低水平,避免相关器官水肿,还要保证肺灌注功能,因此通过有效手段评估右心功能对了解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6MWT最初用于评估肺疾病患者的运动耐力,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首次应用6MWT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之后6MWT被逐渐用于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心肺运动试验相比,6MWT属于亚极量运动试验,能更真实地反映患者日常生理状态下的心功能,因操作简便、可重复性、无创的优势被广泛用于患者心功能的测试。
PVO2是用于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无事件生存的理想预测因子,与6MWT有较好的相关性,与以往心力衰竭传统预测指标也有较好的相关性,能有效预测患者预后生存质量。PVO2可作为心功能障碍患者状态评价指标,2006年欧洲心脏病年会颁布的一项肺动脉高压心肺运动试验指南中已充分肯定6MWT在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指出如心力衰竭患者PVO2<10mL·min-1·kg-1预后较差,可作为心脏移植适应证的有效指标;如患者PVO2>18mL·min-1·kg-1则代表预后较好,通常不需要心脏移植即可获得更高的生存率。CI是用于计算心脏输出量,了解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心脏指数偏低说明每分钟心脏泵出的血容量少或心动过缓,心脏指数与心功能一般成正比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NYHAⅡ级患者6MWT、PVO2、心脏指数水平均明显高于Ⅲ级患者,且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证实,6MWT与PVO2、心脏指数均呈正相关,提示6MWT结果与PVO2、心脏指数的相关性较好,可作为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评估中的有效方式。刘姿瑶和陈韦研究显示,6min步行距离是肺动脉高压患者住院率和病情恶化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发现行走距离<300m的患者住院概率较>300m的患者更大,且心脏指数指数较低,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提示6MWT结果与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和心功能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本研究认为6MWT可作为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评估的有效方式,且该试验不需要大量时间或昂贵设备,操作简便、无创伤性,易于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6MWT结果与PVO2、心脏指数的相关性较好,可作为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评估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略)
本文作者:陈柏蓉 曾伟媚 简丽梅
作者单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来源:实用医技杂志2021年3月第28卷第3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