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CABG术后Ⅲ期心脏康复患者心理状态如何恢复
作者: 赵倩颖 等 来源:智汇 护理·常识发布时间:2022-05-12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CABG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手段。根据既往经验,CABG患者出院后,容易因担忧形成并发症、担心病情反复等,而出现恢复慢的状况。常规干预主要通过口头宣教、情绪宣泄指导,调整CABG患者的认知状态及心理状态。有研究认为,该方法的干预效果仍有一定提升空间。认知行为干预以个体的认知、行为为核心,其强调通过针对性干预解决问题。为确定其在CABG术后Ⅲ期心脏康复中的价值,本研究将83例患者纳入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4月-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CABG术后Ⅲ期心脏康复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 (41例)和认知组(42例)。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57.6±4.3)岁。认知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 (57.4±4.1)岁。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包含口头宣教、不良情绪宣泄引导等。


认知组实施认知行为干预:(1)确立干预要点。经病历、初次沟通等途径,获取CABG患者的认知信息,判断其行为偏好。与患者协商确定认知行为干预核心内容;(2)认知干预。初期阶段,借助人性化态度、频繁沟通,取得CABG患者的信任,同时引导患者了解认知行为干预方法的作用。随后按照每周2-3次、每次0.5h左右频率,以CABG患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认知干预(电话沟通教育、微信视频教育等)。干预内容以CABG术后饮食(清淡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糖分、脂肪)、运动(坚持规律运动,忌超负荷运动)、用药(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危险因素控制(戒烟、改善血糖异常、降压、调脂)、并发症预防(维持情绪稳定、遵医嘱及时复查、合理用药)等为主;(3)行为干预。①用药行为。重点干预存在不合理用药行为的CABG患者,结合既往经验向CABG患者强调不合理用药对心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待患者的不合理用药行为改善或纠正后,及时予以表扬或奖励。②饮食行为。对于饮食不合理者,仔细了解其不良饮食行为的原因,结合实际进行干预。如CABG患者因饮食结构单一而不愿遵守CABG术后饮食要求,可在取得患者家属配合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患者的食谱多样性、丰富性,进而消除其不良行为。③运动行为。在向患者强调规律运动对运动肌代谢能力、最大运动能力积极影响的基础上,指导CABG患者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培养良好运动习惯。④情绪管理行为。引导CABG患者运用腹式呼吸、家庭支持等手段,提升自我情绪稳定性。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3.0软件统计。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心理状态


干预前,心脏康复患者组间心理状态评分差异不显著;干预1周后,对照组抑郁(48.58±2.79)分、焦虑(46.14±2.68)分,均高于认知组(P<0.05)。详见表1。



2.2 心脏功能


干预前组间心脏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干预1周后,对照组SVR高于认知组(P<0.05),CO低于认知组(P<0.05)。详见表2。



三、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ABG的普及度逐渐升高。目前,该术式的作用已经得到了明确证实。但由于手术创伤较大,风险偏高,部分患者的术后Ⅲ期管理容易面临相关问题。因此,如何优化CABG术后Ⅲ期心脏康复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冠心病管理的重点。


认知行为干预要求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认知基础、行为特征,制定干预方案。在CABG术后Ⅲ期心脏康复中,该方法的应用优势在于:(1)改善生理应激。CABG患者康复管理工作的难度较高。如管理不当,患者的心脏功能可能受到会受到一定影响。常规干预对CABG患者生理应激反应的改善作用有限。而认知行为干预则可参照CABG患者术后Ⅲ期的康复需求,从认知(并发症预防知识认知、用药知识认知、危险因素认知等)、行为(不良管理行为)两方面进行干预,这一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CABG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2)提升情绪稳定性。相较于常规干预,认知行为干预更加重视CABG患者的情绪管理,该方法对患者错误认知、不恰当行为的纠正,可帮助CABG患者逐步摆脱负面情绪的干扰。本研究中:认知组干预一周后抑郁(45.35±2.37)分、焦虑(44.05±2.55)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宜于CABG术后Ⅲ期心脏康复患者的护理中,引入认知行为干预法,以利用该方法纠正手术患者的偏差认知及不良行为,缓解其生理、心理应激反应。

参考文献(略)

作者:赵倩颖[1]张振香[1]王孟杰[2]杨攀[2]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1]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外科[2]

文章来源:智汇 护理·常识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