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心脏康复在AMI患者PCI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 曲晓琳 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发布时间:2023-02-06

PCI术是治疗AMI的主要方法,能快速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细胞的血流灌注,促进心功能改善,目前已在AMI患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康复医学认为,PCI术后给予精心的心脏康复训练能进一步促进心功能改善,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心脏康复干预是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措施,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本院对AMI患者PCI术后实施心脏康复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诊治的102例AMI患者,年龄45~70岁,LVEF>50%;排除广泛性多部位梗死及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47~67岁,平均年龄(58.6±3.9)岁;心功能分级:Ⅰ级29例,Ⅱ级22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单支病变18例,双支病变24例,三支病变9例。观察组男25例,女26例;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58.3±4.1)岁;心功能分级:Ⅰ级26例,Ⅱ级25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单支病变16例,双支病变25例,三支病变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导管室的同一组医师开展PCI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康复干预,主要包括绝对卧床休息、健康宣教、康复锻炼、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干预,主要措施为:①心理康复干预:介入术结束送入病房后,床旁责任护士在床旁详细介绍术后心脏康复锻炼对于术后康复的积极意义,积极鼓励患者遵医嘱配合术后的康复锻炼。除此之外,结合患者的心理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如引导患者发泄负性情绪,邀请术后康复良好的患者到病房现身说法等,增强患者的康复自信心。②术后第1天:介入术后保持绝对卧床休息12h,并叮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同时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关节、大肌群的被动运动,以适当的力度进行腰背部按摩,增强患者的舒适感。③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的四肢主动活动,并协助患者在床上坐起,进行坐位的主动肢体运动。④术后第3~4天:指导患者坐于床边,双下肢下垂悬空,并协助患者在床边站立,进行站立位训练、步行训练,指导患者扶墙缓慢行走,10~15min/次,3次/d,在训练过程中需注意休息,有眩晕、胸前区不适感时需及时停止休息,避免过度劳累。⑤术后第5~6天:鼓励患者下床用餐,并坐在椅子上1~2h,鼓励患者自主穿衣、洗漱、大小便、进餐等,指导患者在病房内和走廊上缓慢步行,10~15min/次,3次/d。并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适当增加缓慢上下楼梯的训练,从搀扶患者上下楼梯开始,逐渐到患者能自行扶墙上下楼梯,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幅度。⑥术后第7~10天:患者的生活基本可自理,可由家属陪伴进行适量的室外散步等活动。⑦呼吸训练:从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呼吸训练,主要包括深呼吸训练、缩唇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等,从床上坐位的呼吸训练开始,5~10min/次,2次/d。两组均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指标:于干预前、随访3个月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LVEF、LVEDD、LVESD。


②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心律失常、心绞痛、再发冠状动脉狭窄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③比较两组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LVEF、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随访3个月中,观察组发生心律失常2例,心绞痛1例,再发冠状动脉狭窄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84%;对照组发生心律失常2例,心绞痛3例,再发冠状动脉狭窄3例,心力衰竭4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53%。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4.744,P=0.029<0.05)。


2.3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9.3±2.2)d短于对照组的(14.0±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37,P=0.000<0.05)。


三、讨论


AMI是心内科的急危重症,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可引发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降低,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PCI术能快速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细胞的血流灌注,促进心功能改善。但是由于引起血管狭窄的病因未彻底祛除,因此术后依然可再发冠状动脉狭窄,再次发生心肌梗死。而术后的康复锻炼则对于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具有积极意义。常规的康复工作仅开展常规简单的康复锻炼,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不高,影响其术后康复。基于此,本院特结合患者的个体化特点制定心脏康复干预方案,从心理康复干预着手,增强患者的康复自信心和积极性,使患者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康复锻炼,提高康复效果。在介入术结束后第1天开始,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康复情况等循序渐进的开始康复锻炼,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从床上运动到床下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有利于增进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回流,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而且通过心脏康复锻炼能增快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改善缺血心肌细胞的血供,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研究结果显示: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LVEF(57.6±2.3)%高于对照组的(54.2±2.0)%,LVEDD(54.6±2.6)mm、LVESD(43.1±2.0)mm小于对照组的(57.8±3.1)、(47.6±2.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7.84%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9.3±2.2)d短于对照组的14.0±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康复干预的开展利于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改善。


综上所述,心脏康复干预在AMI患者PCI术后康复中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略

作者:曲晓琳

作者单位: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医院

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年12月第16卷第24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