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冠心病中西医综合心脏康复研究概况
作者: 王莹 等 来源:心脏康复网发布时间:2023-07-06


心脏康复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可改善心肺功能、减少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中国进行心脏康复起步晚,其发展及普及率较西方有很大差距,但中医学在心脏康复中有很大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可以大力发掘。在中国中西医并存的特殊医学环境下,吸取西方心脏康复的优秀经验,结合中医关于心脏康复的理念及疗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综合心脏康复模式势在必行。


1、心脏康复概述


1.1 心脏康复的概念


西医理论:心脏康复是指运用药物、运动、营养、精神心理及行为干预(戒烟限酒)5大处方使心血管病患者获得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生活状态,尽快恢复体力和重新回归社会职位的综合治疗方法。心脏康复可以通过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通过冠心病患者坚持规律服药和维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稳定和减缓冠心病粥样硬化病程的进展。中医理论:中医康复医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但是尚未有心脏康复的明确定义,现多认为中医心脏康复主要包括中药、针灸、传统功法、中医外治法、调节饮食情志等内容。


1.2 心脏康复的分期


西医心脏康复的传统标准模式分为3个阶段,即:院内I期康复、院外早期II期康复和院外长期III期康复。I期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患者早期病情进行评估,制定干预计划,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日常生活指导并进行初步的运动康复。II期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病情评估、健康教育、综合落实5大处方、日常活动指导和心理支持,以进行药物依从性监测和在心电血压监护下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训练为重点,是心脏康复的核心阶段。III期是一个持久的不受监控的锻炼计划,主要内容是在康复人员指导或患者自我管理下,在家中或社区等非临床训练设施场所进行运动,促进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治疗


2.1 中西医综合处方


2.1.1 药物处方


冠心病心脏康复西医具体用药遵从心血管指南,循证用药,达到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目标,保护心血管。具体用药分类主要包括两大类:①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CCB等;②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ACEI、ARB。药物治疗贯彻整个心脏康复过程,既能明显减轻患者发作期不适症状,也能改善患者预后。中医认为,冠心病属“胸痹”范畴,应当根据具体证型采取不同方剂治疗。目前中药治疗主要分为三类:中医经典方(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养心汤等)、中药自拟方、中成药(速效救心丸、通脉颗粒等)。与西药相比,中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优势,在改善疾病症状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整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有研究证明中西医综合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应用西医药物治疗,在西药的基础上应用中药不仅能促进症状的改善、增强患者的体质,还能减轻西药的某些不良反应。


2.1.2 运动处方


运动训练对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有积极影响。西医心脏康复运动形式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然而不同国家指南在运动形式的选择、运动强度、训练时间和频率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尚无明确的共识。心脏康复中心的运动处方可以由临床医生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运动风险评估,根据危险分层制定适合患者的个体化运动处方,患者的运动强度,应当按照增量运动原则,科学又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既要避免过度紧张不敢运动,也要避免过量、过高强度运动。中医传统运动疗法主要包括太极拳、易筋经等,动作平稳缓和,能够改善患者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病发作频率。与西医心脏康复运动相比,中医传统运动具有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特点,可以疏经通络、调理气血,使患者达到精、气、神和谐统一的状态。并且传统功法具有保健性、趣味性等特点,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年认同度高、依从性较好。徐文君等观察八段锦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功效,指出八段锦健身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的心脏康复。中国心脏康复运动模式可以在吸收传统养生运动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西医康复运动创建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操,指导患者运动。


2.1.3 营养处方


冠心病患者的营养状态与其预后有密切的关系,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及膳食结构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营养医师根据患者的饮食文化、喜好及心血管保护性饮食的原则,开发个人营养处方。具体建议如下:每餐8分饱,每餐食物成分比例:蔬菜水果50%、蛋白质25%、主食25%。每天摄入蔬菜水果300~500g、谷类150~300g、动物蛋白125~175g、食用油<25g、饮水量≥1200ml、食盐<6g、钾盐≥4.7g。《黄帝内经·太素》就有记载:“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主要是运用性质平和、具有补益作用的药食同源物质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胸痹的发生主要是机体正气亏虚、心脉痹阻,因此应当采取扶正固本、补气活血、化痰祛瘀的治疗方法。在日常的饮食中加入部分药膳,以扶助正气、理气开郁,使患者机体气血、阴阳调和,从而达到预防胸痹反复发作和减轻发作时的症状的目的。


2.1.4 心理处方


由于冠心病急性发作期症状较为痛苦且发病后需坚持长期规律的治疗,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负面情绪,影响病情及后续治疗。有分析发现,与非抑郁症患者相比,抑郁症患者心梗风险增加了31%、冠脉死亡风险增加了36%。抑郁已经成为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实施心理康复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中医坚持形神一体观理念,认为情志太过会引起机体气血运行不畅,对脏腑产生不良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也有“喜伤心,忧伤肺,怒作肝,思伤脾,恐伤肾”的记载。通过中医情志护理,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2.1.5 戒烟限酒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心血管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血脂代谢异常,诱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促进血栓形成。戒烟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浆炎症介质、增加抗血小板药物抑制率、增加胆固醇外流、改善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其他因素。康复小组可借鉴戒烟门诊的经验,根据患者具体吸烟情况指导患者逐渐减少吸烟量,甚至戒烟。


2.2 中医特色疗法


2.2.1 针灸治疗


针灸是运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来刺激人体特定部位,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体自我修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及预防保健的目的。运用针灸治疗冠心病,不仅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且能获取非常明显的疗效。有实验研究证明电针“神门”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模型的心功能有改善作用。蔡舒航纳入116例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加硝酸甘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中医针灸联合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达到了96.55%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79.31%,明显更高。


2.2.2 穴位贴敷


治疗穴位贴敷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辨证选取穴位和药物,将中药制成膏状贴敷在所选穴位上,通过药物吸收和穴位刺激来治疗、预防疾病。有研究发现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穴位贴敷,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发作平均时间。费凯等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3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法,具有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在临床上多有运用。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可减轻胸痛症状、改善心电图的缺血表现。


3、总结与展望


综上,西医心脏康复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和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其临床应用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目前仍存在知晓率低、转诊率低、心脏康复人才培养不足和专业的心脏康复团队较少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西医心脏康复在中国的发展。中医心脏康复治疗形式多样,立足整体观念进行辨证施治,具有标本兼治、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优势,为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临床思路。但仍面临较多问题,比如中医药在心脏康复中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中医心脏康复衡量标准不明和缺乏与中医心脏康复相关的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研究等。以西医为体,中医为用,建立中西医综合心脏康复模式,丰富心脏康复的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和信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中西医综合心脏康复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今后应当加强对中西医综合心脏康复的研究,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医在心脏康复中的巨大潜力,建立有效的中西医综合心脏康复模式,积极开展临床实践,使更多患者获益。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