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中青年冠心病病人情绪障碍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策略研究进展
作者: 曹钰 等 来源:心脏康复网发布时间:2023-08-28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病人累计3.3亿例,其中约1139万例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病人,且中青年(年龄18~59岁)群体的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青年群体作为创造社会价值的中流砥柱和家庭责任的主要承担者,一旦患病,自我价值的实现被迫中断,会因身体、家庭、社会等多重压力而极易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出现情绪障碍。情绪障碍是以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伴有相应的行为认知、人际关系、躯体症状等方面改变为特征疾病的统称。中青年冠心病病人情绪障碍常表现为抑郁、焦虑、愤怒、敌意、自我感受负担和疾病不确定感等。情绪障碍是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病人的预后及远期生活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及时识别中青年冠心病病人的情绪障碍并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个体的功能结局与生活质量。现对中青年冠心病病人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不良结局及心理干预策略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中青年冠心病病人构建更为完备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1、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


1.1 个体因素


1)年龄。吕建峰对中青年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研究发现,30~40岁年龄段病人更易发生情绪障碍。这可能是由于该人群处于事业上升期,自视身体机能旺盛,未对预警信号给予重视,而当疾病进展超出预期,前期准备不充分会致使病人出现强烈的心理冲击,罹患心理疾病的风险更高。2)性别。Aburuz等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焦虑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性有更高水平的焦虑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女性偏于内敛情绪化,心理防线较弱,且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削弱了其社会属性,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社会支持度较低,面对变故时更易出现情绪障碍。申梅岭等研究还发现,女性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明显高于男性。3)体质指数(BMI)。研究显示,良好的BMI管理可以降低病人的心肺负荷,减轻疾病不良体验,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故BMI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有一定影响。4)文化程度。Wang等对190例冠心病病人调查发现,低文化程度与高负性情绪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张慧也发现,高文化程度个体对疾病认知更为全面,心理资本力更为强大,因此更懂得如何管理疾病和应对负面情绪。5)吸烟。吸烟是青年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Schlyter等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访时发现,吸烟者的抑郁得分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更易表现出敌对、对抗等不良情绪,这可能与长期吸入尼古丁致神经和内分泌紊乱、神经递质活性异常有关。6)社会支持。有效调配社会支持利用度是病人应对疾病最具潜力的方法之一,可影响个体的负性情绪。Albus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作为情绪障碍的调节器并加强疾病应对,因此,社会疏离者更易伴发情绪障碍。7)应对方式。研究表明,中青年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心理资本水平较低并倾向于采用屈服、回避的消极应对方式,且负性情绪评分、心理社会适应水平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8)D型人格。D型人格是运动能力和活动动机下降的独立预测因素,包含消极情感倾向和社会抑制特征,是病人出现情绪障碍的脆弱性因素。


1.2 疾病相关因素


1)合并疾病。合并基础疾病的中青年冠心病病人更易发生情绪障碍。Nichols等发现,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伴发抑郁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两倍。Kahl等在对病人进行糖尿病风险筛查时发现,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与抑郁、焦虑呈显著正相关。这可能与该人群长期遭受慢性病侵袭致使多维负担加重有关。有研究显示合并脑血管病与冠心病伴发情绪障碍显著相关,但此类因素的研究较为匮乏,需进行广泛的综合性实证研究。2)冠心病分型。王志军等研究发现,抑郁状态与疾病分型密切相关,心肌梗死亚组情绪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这是由于突发疾病伴强烈的恐惧与濒死感,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冲击,且一系列临床急救活动也会给病人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3)疾病病程。张慧调查中青年冠心病病人时发现,病程>5年可独立预测病人术后的自我感受负担。马会勤等研究发现,病人病程越长,经年累月遭受疾病侵扰致使痛苦体验增多及多维负担加重,更易出现负性情绪。


中青年群体自觉身心健康意识较为淡薄,发病后难以迅速调适并调动积极的心理应激资源。因此,医务人员要注重对该群体的心理资本进行正向调节指导,尤其要重视青年、女性、BMI自我管理不善、文化程度较低、吸烟、领悟社会支持度不高、应对方式消极、D型人格、合并慢性病、发病急骤和病程较长的病人。


2、情绪障碍的不良结局


情绪障碍是冠心病病人死亡率和复发率的重要预测因子,其不良结局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风险增加:不良的情绪刺激会影响心脏的传导速度,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导致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引发心律失常。据估计,冠心病并发抑郁症病人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了1.5~2.0倍。2)对术后康复产生不良影响:研究报道,抑郁病人拒绝或退出心脏康复的可能性是非抑郁病人的7倍,情绪障碍的伴发会影响病人对医疗处方的认知、接受与执行,继而极大降低心脏康复依从性与配合度。3)阻碍病人重返社会与家庭:情绪障碍的叠加会使该群体消极回避周围环境,继而难以重返社会活动,无法顺利回归社会与家庭角色。4)身体功能水平下降:相关研究显示,抑郁、焦虑和感知压力作为情绪障碍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独立预测冠心病病人1年内的身体功能水平。情绪障碍会使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弱化,继而加重病情。


3、中青年冠心病病人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


3.1 放松疗法


3.1.1正念疗法(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MBIs)


正念疗法包括系统冥想训练、瑜伽练习、个人和团体对话等。王丽对65例干预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正念减压疗法实施干预,先理论后实操并鼓励分享感受,以增强病人应对心境变化的能力,结果表明,病人疲劳状况明显缓解,睡眠和生活质量提高。Zou等一项Meta分析表明,基于正念的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抑郁和压力的发生率。该疗法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强化病人脑区调节情绪的信号,继而影响内分泌系统,强调专注当下感受,从而疏解病人的负性情绪,适应疾病带来的身体及心理改变。


3.1.2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医学、心理学与音乐美学的多学科交叉产物,花费少、易获得,融入心脏康复可引发多种认知过程,使病人获得积极的主观体验。宋莉萍等对36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音乐治疗,病人参与决定音乐类型和倾听时间,一般选用50~60dB、节奏舒缓、无歌词的轻音乐或古典乐,在固定时间静卧聆听,每天2次,每次30min,结果显示病人的心理健康评分显著提高。Bradt等的Meta分析证明,音乐疗法可有效缓解冠心病病人的压力和焦虑。该疗法最大优势在于它可行性强,并且可以显著提高痛阈,因而尤其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人群情绪障碍的疏解。


3.2 认知行为干预


3.2.1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短程、高效的心理疗法,其是基于认知理论原则实行以问题为导向的干预策略。吕建峰对45例支架植入术后伴情绪障碍的中青年病人实施认知行为疗法,每次60min,共进行6次,第1次干预为术后5d,第2次为出院后半个月至1个月,此后每次干预间隔1个月,内容包括:1)缓解控制疾病应激原;2)巩固增强社会支持,3)提高支持利用度;4)指导应对方式;5)识别重建及追踪反馈。结果表明,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下降,生存质量评分升高,随访1年MACE发生率下降。认知行为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和特异性恐惧症等,其优势在于能够帮助病人在面临突发应激事件时掌握应对机制和处理办法,并且当下应用热点以基于现代技术开发利用的移动医疗为主,但实施的最佳持续时间和频率尚无统一标准。


3.2.2 阶段性改变(the stages of change,SOC)模型


SOC模型最初由Prochaska等开发,是跨理论模型(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的重要分支,并已广泛应用于压力管理、药物依从性及医疗筛查等预防措施。沈超给予62例中青年冠心病病人常规临床护理结合SOC模型,前意向阶段侧重唤醒病人意识;意向阶段旨在强化健康行为改变的意识;准备阶段意在夯实其行为转变的决心并促进自我释放;行动阶段旨为调动社会支持以增强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维持阶段侧重自我管理、刺激控制和预防退回。结果表明,病人焦虑水平和疾病不确定感降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高。亦有研究显示,SOC模型与家庭赋权的联合使用在降低中青年群体的焦虑水平及提高康复自主性方面效果显著。SOC模型以流畅性和动态变化为特征,且可以根据病人所处不同阶段确定个体化的治疗类型、持续时间和强度,从而更好地帮助病人修正不良行为,继而改善病人情绪障碍。


3.3 心理社会干预


3.3.1 叙事疗法


叙事疗法于1980年开创,已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恶性肿瘤及精神疾病病人的心理调适中,它旨在引导病人叙说故事,将问题外化以便显现病人体验中的闪光之处,从而唤醒寻求改变的内在动力。李佳选取20例介入术后的青年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记录叙事护理过程,撰写反思日记并分析,包括3个核心要素:解构问题饱和,构建替代故事,增厚替代故事。结果表明,病人焦虑情绪改善,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并加速了青年回归社会的进程。叙事疗法的优势在于该疗法使用隐喻的实用框架而非医学话语来满足病人及照顾者的心理、社会、精神需求。


3.3.2 “双心”医疗模式


“双心”理念最初由胡大一教授开创,指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的精神心理障碍,“双心疾病”是我国现存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庄晓赛等纳入青年冠心病病人90例,给予观察组病人一般治疗辅以心理疏解、支持性心理干预、放松训练等,必要时加用帕罗西汀。结果表明,病人的心理障碍明显改善,MACE发生率下降。“双心”模式优势在于以人为本和整体施治,尊重病人主体感受,重视人文关怀,多途径改善病人的身心健康,并提高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实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但我国尚无系统完备、科学可行的双心护理方案。


3.4 其他心理干预方法


其他心理干预方法包括同伴支持教育、二元应对、聚焦解决模式以及延续性健康教育(进行有效风险因素沟通)等,结果均显示病人的情绪障碍得到有效疏解,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水平显著提高。


4、小结


随着身心医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冠心病伴发情绪障碍病人的心理健康备受关注,而中青年群体因其社会属性的特殊性,相较老年群体而言,其情绪障碍的疏解亟待进行。本研究仅对中青年冠心病病人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不良结局及心理干预策略进行综述,未对与情绪障碍相关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如情绪能力和心率变异性)进行综合分析。未来临床实践建议:1)病人的心理需求受情绪障碍类型、分级和疾病病程等因素影响,个体差异大,要注重个性、共性一体化的系统方案构建,引导病人主动参与疾病认知重建及慢性病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并综合运用时机理论、SOC模式,以时间节点为突破口满足病人在康复过程中持续变化的需求和体验。2)“互联网+医疗健康”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而中青年慢性病病人将是最大的获益群体。基于远程医疗和电子化心脏康复实施多样化情绪障碍治疗能提高年轻群体的依从性和健康素养,包括鼓励病人通过在线论坛和支持小组交流减压方法与技巧,加入心理教育与策略在线培训课程等。3)增加长期纵向研究,探讨心理干预策略长期效果。4)我国在风险沟通领域起步较晚,管理者要加强风险因素沟通培训,同时借鉴国外经验,制定符合国情的本土化沟通策略。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