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运动康复保护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的价值探讨
作者: 田 斌 来源:临床荟萃发布时间:2024-01-22

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血管疾病,临床发生率较高,该病也是心脏重塑以及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原因,对人们健康危害较大。该病主要为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最终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性坏死以及凋亡,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心脏病理性重构。该病常通过PCI术进行治疗,通过治疗能够使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挽救其生命,但是对于患者而言,该治疗方式无法改变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的进展,患者治疗后依然存在再狭窄甚至闭塞的可能,对其心功能影响较大。对于患者而言,其必须通过长时间的康复功能锻炼,促进心功能以及体力的恢复。有研究表明,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能够使内皮功能以及运动容量得以改变,减少或预防相关危险因素的出现,促进患者预后改善。本研究选取我院心肌梗死患者 72 例,观察运动康复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临床心肌梗死患者72例(2021年3月—2022年9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53~74(63.92±2.91)岁;观察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54~73(62.88±2.63)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大,P>0.05。纳入标准:意识及认知障碍;临床资料完整;能正常交流。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变;脑出血、脑梗死;恶性肿瘤;存在药物或酒精依赖史。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康复。开展对症治疗,观察病情变化情况,叮嘱注意事项等。


1.2.2 观察组:运动康复。


①在患者住院期间需要在他人的协助下开展被动运动,如翻身、坐起训练等。随着病情恢复可以鼓励患者开展主动训练,主要进行床边坐起、床旁踏步走等,之后可以过渡到缓慢步行,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可以增加步数,并且指导开展爬楼梯训练等。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心电监护进行重视,如果训练期间患者出现不适感,应该立刻停止并且休息,同时对运动量进行合理的调整。


②在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可以进行各项热身运动,如肌肉拉伸、关节活动、八段锦等,并且开展哑铃、弹力带、俯卧撑等抗阻运动。有氧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太极拳、跑步、快走等。在此期间还应该对柔韧运动进行重视,主要包含腰部、腿部、肩部等部位的拉伸。


③患者出院1~6个月可以进行步行与慢跑交替运动,在此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患者之间的差异,选择相应的运动康复方式。如果患者体力耐受力较差,其训练过程中就应该以低强度的训练为主,如果患者耐力较好,就可以中高强度的训练方式为主,同时患者应该按时到院复查。


④患者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较多,其需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药物,合理安排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如果发生胸闷、胸痛等症状,应该立刻停止并且服用药物,如果运动期间存在饥饿、乏力、冷汗等症状,可以适当进食。


1.3 观察指标 心功能;


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GQOL-74量表;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1。


65bc4d1373850.png

 

2.2 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2。

 

65bc4d54e0fad.png


2.3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对比

 

对照组生命活力评分为(72.84±2.94)分,观察组生命活力评分为(78.64±3.27) 分,t=7.9138,P=0.0000;对照组生理职能评分为(71.72±2.61)分,观察组生理职能评分为(76.05±1.36) 分,t=8.8274,P=0.0000;对照组生理功能评分为(73.28±2.63)分, 观察组生理功能评分为(78.72±2.84)分,t=7.2079,P=0.0000;对照组情感职能评分为(72.93±2.35) 分, 观察组情感 职能评分为(77.93±3.28) 分,t=7.4350,P=0.0000;对照组社会功能评分为(71.63±2.36)分,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为(79.63±2.74) 分,t=13.2734,P=0.0000;对照组心理健康评分为(73.19±2.13)分,观察组心理健康评分为(77.62±2.29)分,t=8.4989,P=0.0000; 对照组总体健康评分为(71.84±2.48)分,观察组总体健康评分为(77.62±2.74) 分,t=9.3839,P=0.0000; 对照组躯体疼痛评分为(73.16±2.65)分,观察组躯体疼痛评分为(79.63±3.72) 分,t=8.4994,P=0.0000。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治疗后心理健康水平对比

 

对照组恐怖评分为(15.67±2.36)分,观察组恐怖评分为(12.04±1.73)分,t=7.4431,P=0.0000; 对 照 组躯体化评分为(33.82±5.82)分,观察组躯体化评分为(22.61±4.29) 分,t=9.3025,P=0.0000; 对照组强迫评分为(18.62±2.65)分,观察组强迫评分 为(16.11±1.28) 分,t=5.1173,P=0.0000; 对照组饮食及睡眠评分为(17.49±1.64)分,观察组饮食及睡眠评分为(11.29±0.76)分,t=20.5804,P=0.0000;对照组焦虑评分为(26.17±2.63)分,观察组焦虑评分为(15.77±2.61)分,t=16.8408,P=0.0000;对照组精神病性评分为(16.85±1.56)分, 观察组精神病性评分为(14.18±1.74)分,t=6.8551,P=0.0000; 对照组抑郁评分为(36.93±5.28)分,观察组抑郁评分为(20.37±2.39)分,t=17.1436,P=0.0000。观察组治疗后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心肌梗死对人们健康危害较大,患者发病急且病情严重,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危及生命安全。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其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PCI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狭窄的冠状动脉再次通畅,有效恢复心肌组织血供,使得患者缺血情况得以减轻,但是临床发现通过治疗并不能使疾病危险因素得以消除,而且在卧床休养的过程中患者不能进行相关活动,不利于身体康复。


运动康复应用效果较好,能够考虑到患者年龄、心肺功能状态等情况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运动方案,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运动训练方式促进身体恢复。近年来,人们对运动康复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并且相应的运动方案也有了更大的优化以及完善,将其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中,可采用的运动方式较多。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心肌细胞凋亡是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在患者身体康复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运动能够对心肌细胞凋亡起到抑制作用。在疾病发展中,心肌纤维化是一个主要的病理过程,在患者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下,会使得各炎性因子进一步激活,对细胞外基质稳定性形成破坏,进而促进纤维化进程的加快,最终导致心脏病理重构,而有效的运动康复能够使炎性因子的激活得以减少,同时对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具有调节作用,有利于弹性纤维含量的选择性提升,对心脏重构具有抑制效果。患者发病后会使氧化应激得以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导致心脏不良重构,通过有效的运动康复,能够使得氧化应激进一步减少,而且能够改变氧化酶活性,进一步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促进心脏功能的改善。


有研究表明,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运动康复能够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得以增加,有利于外周血管阻力的减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患者再次由于心肌缺血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时运动对血压也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有利于细胞摄氧以及利用氧的能力的提升,促进血液粘稠度的降低,同时对患者心理状态也发挥了明显的改善效果。运动康复主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快机体功能恢复速度,促进冠脉血流速度的提升,在短时间内使缺血心肌血供得以恢复,最终改善血流动力学,同时,有效的运动还能促进患者身体抵抗力的提升,使得心脏不良事件风险明显降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所以,运动康复用于心肌梗死患者中能促进心功能的改善,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略

作者:田 斌

单位:曹县人民医院

来源:临床荟萃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