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所以能建立世界上最好的心脏康复体系,是因为心脏康复有立法保障和医疗保险。每一个心血管病患者在其疾病急性期后,都可接受3~4周心脏康复,由医保支付费用。
正因为在德国心脏康复有立法,所以无法做有关心脏康复的随机对照研究。大约30%的患者因为个人原因,不愿意接受康复服务,这一比例实际上无法准确获取。
住院心脏康复 I I期:医保每天支付 90~120欧元,共 21天;门诊心脏康复 II期,医保每天支付费用 75~87欧元,共 15~18天。
III期心脏康复(INA,Intensiveaftercare):医保每天支付 56欧元,每天 4小时,每周 2次,不超过 3个月。
IRENA(Intensiverehabilitation aftercare):医保每天支付 25欧元,每天 2小时,每周 1~2次,不超过 8周
心脏俱乐部:每次治疗医保支付6欧元,每个俱乐部最多不超过15人。接受小组集体康复治疗,每次 >60分钟,共 90次。心脏俱乐部为会员制,患者除医保的 6欧元外,自己还要付一定费用。
心脏康复中心晚上和周末为俱乐部提供场地和服务。
德国科隆市有 100多个心脏康复俱乐部,共 1500个患者会员。全德国有 6600多个心脏俱乐部,大约有 120000个患者会员,这仍远不能满足心脏病患者的需求。目前仅25%~40%的心脏病患者,可获得心脏俱乐部服务。
全德国有 165个心脏康复医院,康复床位 12000张,11000张床位用于住院康复,1000张床位用于门诊康复。
即使在德国的医疗体制下,医疗资源主要也用于治疗。2002年 180亿欧元用于治疗,但不到 10亿欧元用于预防和康复。
德国心脏康复协会前任主席 Martin Karoff教授是心脏专科医生,又是心脏康复领域的专家。在与我们的座谈中,他强调在德国支架过度使用情况也十分严重,稳定的患者做的过多,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应搭桥的也做了多个支架。在德国,有法律与医保付费机制限制,也难免支架的过度使用,这也是件世界性问题。
德国的心脏康复充分体现心理 -生物 -社会的综合医疗服务模式,强调一定要以心脏专科医生领导下的团队,包括护士、运动治疗师、心理治疗师、戒烟指导、营养师和社会工作者,对患者提供全面和全程服务。
我们在科隆看了两家心脏康复医院,都建在风景秀美的郊区。一家以住院康复为主兼有门诊康复服务,另一家以门诊康复为主,也有住院康复设施。两家医院除以心脏康复为主外,也有一部分骨科康复。住院康复有单人间和双人间病房,住双人间,由医保全部支付;住单人间,患者个人付差价。
德国的体育大学培养大量运动康复治疗师。
我们在科隆体育大学参加了两天半培训。既有系统讲课,也有实操体验;期间参加半天的北欧行走,大家感觉很好,认为应把北欧行走整合入中国心脏康复。
德国心脏康复十分重视帮助患者回归社会,恢复工作,尤其对中青年患者,这不仅仅是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II期康复后,参加心脏俱乐部的患者比对照组的运动能力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所需药物显著减少,心脏并发症减少54%,医疗费用减少47%。
本文节选自《医学评论.人文随笔》
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心脏康复网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分享更多学术内容的目的,转载仅做学术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