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通常无法通过独立判断来评估运动的全部风险。所以,心血管疾病的医生应对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推荐合理的运动方式,避免高风险运动项目,使患者即可通过运动增加体质,又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减少运动相关的猝死发生率,一旦决定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首先应对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再次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与危险分层,掌握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这对实施个体化的心脏康复二级预防计划具有重大意义。
一、运动风险相关因素
首先需要判断对预后有重要影响的三个因素:缺血心肌的数量、左室功能受损的程度和基础心脏病致心律失常的危险性。
对患者的初始评估应包括:既往和目前与心血管病疾病相关的诊断、症状与危险因素、并发症与合并症状、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情况,以及必要的心血管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包括标准12导联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超声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等。
各种检查技术对评估心血管事件后心脏危险性的相对价值见表1。
表1:
二、冠心病患者运动风险分层、运动风险相关因素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在美国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指南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分级及美国医师学会卫生及公共政策委员会提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危险性分级方法基础上结合我国的资料,提出了我国主要用于心脏康复的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分层法(表2)。
低危患者可以像大多数成年人一样在无监护条件下锻炼,而中、高危患者则需要延迟运动或在医生/康复治疗师监护下进行锻炼。
表2:
三、运动风险预防策略
(一)运动前评估
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前,患者应接受详细的医学评估,包括心电图、血压测量等,以确定运动是否适合及能承受的强度。确认是否有运动禁忌症,如急性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二)个体化运动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健康状况、心血管病类型和体能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运动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应逐渐增加,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加大运动量。
(图3)
(三)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骑车等)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最推荐的运动方式(图4),因为它能够提高心脏的耐力和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避免剧烈或高强度的运动,如举重、高强度的间歇性训练等,因其可能引发心脏负担。
运动强度应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极低强度或低强度),建议使用最大心率的50%-70%作为运动强度的参考(图5)。可通过心率监测、呼吸频率等指标来评估运动强度。
(五)监测身体反应
运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身体反应,出现不适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尤其是胸痛、气短、头晕等症状(图6)。可以使用心率监测仪器或其他设备实时跟踪运动时的心率和运动负荷。
对于长期不运动或恢复期的患者,运动应从低强度开始,并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初期运动时间不宜超过10-15分钟,可根据耐受情况逐步增加。
(七)运动后恢复
运动后要进行适当的放松和恢复,缓慢降低运动强度,帮助心血管系统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图7)。保持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营养,避免运动后的过度疲劳。
(八)生活方式管理
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图8)。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等生理指标,保持良好的健康管理。
四、小结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运动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来确保运动安全,以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运动中的风险,提高运动的安全性,促进其健康水平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吴永健, 赵丽娟. (2020).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管理: 安全性和有效性[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36(2), 25-28.
[2] 王林, 李刚. (2019).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个体化运动方案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39(11), 2934-2938.
[3] Benjamin, E. J., Muntner, P., Alonso, A., et al. (2019).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9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139(10), e56-e528.
[4] Lavie, C. J., Arena, R., Swift, D. L., et al. (2015). Exercise and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Clinical science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Circulation Research, 117(2), 207-219.
[5] Kokkinos, P., & Myers, J. (2010).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Clinical outcomes and applications. Circulation, 122(16), 1637-1648.
[6] 李军, 王芳. (2018). 慢性病患者运动康复的安全性探讨[J]. 现代预防医学, 45(9), 1392-1395.
[7] 郭兰. (2010). 心脏康复与运动风险评估. (eds.) 中国(江门)国际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pp.43-45). 广东省人民医院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