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老年人行为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研究
作者: 陈娟 马晓峰 王红 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5年第36卷第1发布时间:2025-04-28

老年人慢性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管理是当前中国基层卫生防治工作的重点。既往研究表明当前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呈上升态势,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有效预防并控制心血管疾病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而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是诱发心血疾病发病的关键一环,如不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均可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目前关于全面细致的生活行为方式与老年人心血管患病情况关联性研究相对较少。通过调查西宁市某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生00活行为方式及其心血管病患病情况,以期更加全面细致地探索常见生活行为与老年心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


对象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宁市某社区60岁老年人,并根据如下标准纳入研究。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知悉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能够独立完成问卷调查填写。排除标准:(1)既往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或因呼吸衰竭、严重肾功能不全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病史者;(2)既往患有精神类疾病,可能影响问卷填写真实性者。此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内容并经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观察指标及其收集方法


1.2.1 心血管疾病判定


根据研究对象既往在正规医院诊疗材料判定心血管疾病患病情况。根据有无心血管疾病将研究对象分为患病组和未患病组。


1.2.2 一般人口学特征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


1.2.3 关联疾病判定


根据研究对象既往在正规医院诊疗材料判定关联疾病患病情况。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


1.2.4 生活及运动习惯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生活及运动习惯,包括(1)饮食习惯方面:新鲜蔬果摄入频次;(2)个人嗜好方面:吸烟量、饮酒量;(3)运动习惯方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老年人活动量建议标准,判断是否进行有氧运动。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单向有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研究对象心血管疾病患病情况


研究共纳入784例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60~81岁,男性434例(55.36%),女性350例(44.64%);259例(33.04%)患有心血管疾病,其中83例(10.59%)单独患有冠心病、72例(9.18%)单独患有高血压、32例(4.08%)单独患有脑卒中、(2.17%)单独患有心率失常17例、55例(7.02%)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及高血压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两种心血管疾病。


2.2 两组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关联疾病比较


患病组与未患病组在年龄、合并高脂血症或其他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组中男性、无收入、接受健康教育/科普频率较少、合并糖尿病、肥胖症比例高于未患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图片


2.3 两组生活及运动习惯比较


饮食习惯及个人嗜好方面:相较于未患病组,每周新鲜蔬菜摄入频次更低、吸烟量以及饮酒量更大(P<0.05);运动习惯方面:相较于未患病组,患病组有氧运动达标比例更低(P<0.05)(表2)。


2.4 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血管疾病患病的影响因素


以是否患病为因变量上还存在差异的因素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合并糖尿病或肥胖症群体患病风险,新鲜蔬果摄入频次≤3次/周,吸烟量≥30支/月,饮酒量≥2两白酒或500mL啤酒/天,有氧运动未达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表3)。


图片


图片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慢性病。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诱发作用。不良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存在者地区差异如不良饮食和空气污染等因素对心血管疾病患病的影响因国家经济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


代谢性疾病被认为是患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或肥胖症可增加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既往研究结果,针对代谢性疾病群体的早期干预对有效降低其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具有积极作用。


吸烟、酗酒也被认为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如二手烟可增加不吸烟女性群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以烟尘、雾霾为代表的空气小颗粒污染对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影响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一项荟萃分析指出过度饮酒可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


高钠饮食是增加中国心血管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发现除口味喜咸鲜外,新鲜蔬果摄入相对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


良好的保健习惯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价值。无定期体检习惯也可影响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可能与其早期发现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有关。运动是促进心血管健康的有效方式,其通过改善心血管系统结构、心脏功能等方式延缓心血管衰老,养成有效有氧运动习惯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但养成有效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习惯似乎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病暂无类似保护作用。


综上,生活行为方式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病之间存在关联,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并倡导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是开展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有效途径。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