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早期阻力训练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机械通气脱机效果的影响
作者: 吴瑞娟 袁丽 刘琳琳 王莹 姚丹 来源: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发布时间:2025-06-30

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有效手段,尤其在处理复杂病变如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时疗效显著。 术后康复至关重要,康复不仅关乎患者的恢复速度和效果,还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在CABG后,患者常面临心功能下降、运动耐量降低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等问题。 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对其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寻找有效的康复手段,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成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重要任务。 阻力训练通过锻炼肌肉,提高心肌的泵血功能,改善组织微循环状态,从而提高组织细胞对营养物质的交换水平。 研究表明早期阻力训练能够显著改善CABG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运动耐量,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机械通气是CABG术后重症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但脱机困难是术后常见的问题之一。 目前关于早期阻力训练对CABG术后患者机械通气脱机应用效果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旨在探讨CABG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早期阻力训练对机械通气脱机应用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306例CABG术后心脏康复患者,均符合《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有关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行CABG术治疗;开展机械通气;能理解并且完成干预训练。排除标准:颅脑以及神经系统疾病者;肝肾肺功能存在严重异常者;关节损伤以及骨折者;发生感染者;存在重度营养不良。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3,给予常规心脏康复护理) 和研究组( n=153,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阻力训练),两组在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心功能分级以及伴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686254b27284e.png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脏康复护理:

①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定时记录以捕捉异常,及时处理。 体温升高显示感染风险,脉搏血压变化反映心脏状态,呼吸异常或与肺部并发症相关。

②强化伤口护理,确保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以防感染。 注意检查伤口红肿、渗液、出血等,异常情况即刻通报医生。 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③饮食管理循序渐进,术后初期以易消化食物为主,逐步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蔬果。 避免高脂、高胆固醇及辛辣食物,减轻心脏负担。

④药物护理方面,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服药,包括抗凝、降脂、降压等,并留意药物副作用及相互作用,不适即就医。

⑤医护人员及家属应提供情感支持,鼓励患者表达,对心理负担重者进行心理疏导,树立信心,促进康复。

⑥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观察心脏功能恢复情况,留意自身症状变化,及时就医。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阻力训练,具体训练方法:

(1)床上阻力训练:

①踝泵运动:患者躺或坐于床上,下肢伸展,通过踝关节主动伸屈,增加下肢血流,预防深静脉血栓。 动作包括缓缓勾起脚尖并保持10s,再缓缓下压并保持10s,可循环进行,亦可做360度绕环。

②上肢阻力训练:病情允许时,使用握力球或哑铃进行轻度屈伸,注意强度和幅度,避免影响胸骨稳定性和伤口愈合,桡动脉取血管者需特别小心。

(2)床边阻力训练:

①站位训练:患者床旁站立,手握轻重量哑铃进行上肢屈伸、扩胸等,避免提拉重物。

②行走训练:在床旁行走,增强下肢肌力,促进心肺功能恢复,行走距离和时间逐步增加。

(3)器械阻力训练:病情稳定、体力恢复后,在专业指导下使用器械训练,模拟日常活动,加速功能恢复。 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器械和强度,确保安全。 训练中的注意事项:训练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出现胸闷、胸痛、头晕等症状立即停止训练并报告医生。 初期减少频率和时间,逐步增加强度,依据患者身体状况调整。 训练后充分休息,避免高强度频繁训练,以免身体负担过重。

(4) 训练后的监测与评估:定期监测心率、血压、呼吸,确保训练安全;定期评估肌力、耐力等指标,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计划,优化康复效果。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机械通气、入住ICU、肠鸣音恢复、肠蠕动、住院时间及一次性成功撤机率)与不良事件状况[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呼吸相关性肺炎(VAP)。

运动耐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使用6min步行实验(6MWT)、Barthel自理能力指数评估。6MWT:在平地划出一 30.5m直线,行往返运动,按自身体能决定步行速度。 治疗师报时2min/ 次,若体力不支,可暂时休息,休息时间记录在内,6min后统计步行距离。Barthel评分包含大便、小便、进食、转移、平地步行等10项,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心功能:干预前、干预 3个月后,使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测量每搏输出量(SV)、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心排血量(CO)、心排血量指数(CI)。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为( n,%),开展χ2检验;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开展独立样本t检验,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开展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肠蠕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一次性成功撤机率更高(P<0.05),见表2。

686254d1e6d2f.png


2.2 心功能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 SV、SVI、CO、CI 均显著升高(P<0.05),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V、SVI、CO、CI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686254eb3d4ed.png


2.3 运动耐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 6MWT、Barthel 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6MWT、Barthel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0.05),见表4。


6862551324b7e.png


2.4 不良事件比较 


研究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更低(χ2 =4.791,P<0.05),见表5。


686255282951a.png


3 讨论


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然而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其康复进程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早期阻力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肌肉锻炼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脏康复中。 通过增加肌肉负荷,刺激肌肉收缩和增长,阻力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运动耐量, 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此外,在机械通气期间或脱机前进行阻力训练,可以增强呼吸肌(尤其是膈肌) 的肌力和耐力。这种训练通过增加呼吸负荷,刺激呼吸肌纤维的生长,从而逆转因疾病或长期机械通气导致的呼吸肌萎缩和肌力下降。 阻力训练还能改善呼吸模式,促进患者形成更加有效的自主呼吸,减少呼吸肌的疲劳和耗氧量。 这些变化有助于患者在脱机后能够维持稳定的呼吸状态,减少再插管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机械通气、入住ICU、肠鸣音恢复、肠蠕动、住院时间更短,研究组一次性成功撤机率更高(P<0.05)。 分析原因为:首先,阻力训练能够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包括心肌收缩力和肺活量,从而提高患者的呼吸和循环效率。 这有助于患者在术后更快地适应和脱离呼吸机,减少机械通气时间。 其次,CABG术后患者常因手术和长时间卧床而导致肌肉力量减弱。 早期阻力训练可以刺激肌肉收缩,加速肌肉力量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从而缩短入住ICU的时间。 此外,阻力训练还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加速肠鸣音的恢复和肠道功能的改善,有助于患者更早地开始进食,补充营养,促进术后恢复。 最后,通过阻力训练,患者可以更早地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站立、行走等日常活动,从而提升整体康复效果。 研究也表明与常规运动康复护理干预相比,给予早期抗阻力训练干预的患者在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等方面均表现出更优的恢复效果。 同时,其心功能指标、机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这进一步证实了早期阻力训练在CABG术后心脏康复中的积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3个月后SV、SVI、CO、CI更高(P<0.05)。 表明早期阻力训练应用于CABG术后心脏康复患者,可改善心功能,这与刘慧杰等研究结果相符。 原因可能是:阻力训练能够刺激肌肉产生适应性变化,心脏肌肉可以得到增强,从而提高心脏的泵血功能,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脏的整体功能。 其次,CABG术后患者常面临运动耐力下降的问题。 阻力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运动能力,提高运动耐力。 最后,阻力训练还可以帮助患者控制体质量、降低血脂和血糖等冠心病危险因素,进一步减轻心脏负担,保护心脏健康。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 早期阻力训练应用于CABG术后心脏康复患者,干预3个月后6MWT、Barthel评分更高,表明其可提高运动耐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程珺瑶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究其原因,阻力训练能够增强肌肉力量。 在训练过程中,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得到锻炼,心肺功能得到增强,从而提高了身体的耐力和适应性。 此外,阻力训练还能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和重塑。 这对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至关重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减少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早期阻力训练应用于CABG术后心脏康复患者,可提高一次性脱机成功率,促进患者更快康复,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不良事件。 但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等,未来研究可以通过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等进行改进,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资料。

参考文献:略

作者:吴瑞娟 袁丽 刘琳琳 王莹 姚丹

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来源: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第2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