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类型心脏疾病发展到中晚期均会引发心衰,其中冠心病是主要因素,主要是指心室重塑导致心肌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心脏的正常射血功能,无法为器官和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液。另外,心肌缺血、供氧量减少还可导致患者出现气短、疲劳等症状,影响其运动耐力。因此,在用药治疗的同时,需给予患者运动康复护理干预,通过灵活性训练、力量训练、有氧运动等,提高其身体适应能力,改善其预后。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冠心病心衰患者应用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LVEF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至2025年3月淳安县威坪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衰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常规组女20例,男20例;年龄51~77岁,平均(60.52±5.37)岁;病程1~10年,平均(5.03±1.25)年。干预组女19例,男21例;年龄52~76岁,平均(60.31±5.28)岁;病程1~10年,平均(5.18±1.15)年。上述资料两组间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冠状动脉造影、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诊断;(2)心功能分级:Ⅱ~Ⅳ级;(3)可正常进行语言沟通;(4)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主动脉瓣狭窄;(2)合并慢性或急性感染性疾病;(3)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4)先天性心脏病。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基础性护理干预:为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发生机制、症状、注意事项、治疗方法等。评估患者心功能,指导其合理进行活动和休息。针对呼吸困难严重患者,让其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关注患者呼吸深度、节律、频率及心率变化,及时纠正异常症状。嘱患者保持低胆固醇、低脂、低盐饮食,多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不可每餐过饱。根据患者身体状态,指导其做适量的运动,但不可过量,以保证安全。 干预组在患者病情平稳后,以常规组为基础进行运动康复护理干预:(1)平稳第1~2天:指导患者在床上做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护理人员现场示范,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方法。①缩唇呼吸:正常吸气,经口呼气,并在呼吸过程中将嘴唇缩在一起,缓慢呼出。②腹式呼吸:患者呈坐位或仰卧位,身体保持放松状态,一侧手掌向下覆盖在腹部,在吸气的同时鼓起腹部,保证空气到达肺底部;在呼气的同时回缩腹部,将空气慢慢排出。除了上述运动,鼓励患者进行床边活动,自行解决大小便、洗漱、上下床等问题。(2)平稳第3~4天:延长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练习时长,并指导患者在病区缓慢行走,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其做简单的有氧运动。(3)平稳第5天到出院:对患者运动耐量、体力、心肺功能做全面评估,无异常后,可展开间歇性中等强度训练。让患者穿着安全舒适的衣物和鞋子,在运动前进行热身。①有氧运动:包括骑自行车、慢跑、步行等,控制好运动强度,以轻微出汗、心率稍微加速为宜。②间歇性训练:低强度运动和高强度运动交替进行,如高强度运动和休息交替、慢跑和快走交替等。宜选择健身房、公园等运动场所。 1.3 观察指标 (1)分别于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进行超声心动图、心肺系统测试仪检查,评估LVEF、峰值代谢当量(peakMets)、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O2peak%Pred)、峰值摄氧量(VO2peak)。(2)观察两组治疗后3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对比心功能指标 两组干预前LVEF、peakMets、VO2peak/Pred与VO2peak对比,P>0.05;3个月后,干预组LVEF、peakMets、VO2peak/Pred与VO2peak均比常规组更高,P<0.05。见表1。
2.2 对比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干预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常规组更低,P<0.05。见表2。
讨论
冠心病患者一旦发生心衰,将严重影响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等,从而诱发多种不良事件,如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肺水肿等,进一步威胁生命安全。通过手术、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可控制病情发展,但无法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导致其生活参与度低,无法提升其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是一种专业的运动护理模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执行针对性运动策略,逐渐增强患者运动耐力和肌肉力量,改善心肺功能,加快康复进程。本次研究中,3个月后,干预组LVEF、peakMets、VO2peak/Pred与VO2peak均比常规组更高,P<0.05。说明,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循序渐进地展开运动康复护理,可更好地促进其心脏功能恢复,还可有效改善其呼吸系统功能。这是因为,通过有氧运动、呼吸功能训练等,可提高患者心肌收缩能力,增加泵血量,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肌功能恢复。同时,坚持运动还有利于重建心脏侧支循环,增强缺血耐受性,减轻心脏负荷。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提高呼吸肌、心肌力量及肢体肌肉力量、肢体协调性,可增强运动耐力,有效改善心肺功能。本研究中,干预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常规组更低,P<0.05。这是因为,长期坚持运动可增加心室壁厚度,提高LVEF与心肌力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机体组织对氧的利用率;同时还可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性,避免过度激活神经激素,进一步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LVEF及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略 作者:张红梅 巨丽娜 单位:淳安县威坪镇中心卫生院 杭州市建德市妇幼保健院 来源:生命科学仪器2025年第23卷/第5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