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卫生与健康事业最根本的指导方针,就是要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伟大转折。
健康已成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题词”。人民的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与未被满足的巨大需求。实现健康中国梦,是党和国家的责任担当与历史使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动健康促进,创建人人享有健康的社会环境。
同时,实现健康中国梦需要广泛发动社会和广大民众的参与,推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共建共享,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人人都应意识到并认真学会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当前疫情背景下,国民对于健康的关注度大大提升。
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
近10年来,我国慢性病综合防控形势依旧严峻,由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更重要的是这些疾病导致过早死亡,并且快速地向农村、贫困地区流行蔓延。胡大一教授表示:“推动慢性病防治已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中之重。”
弥合裂痕,应对挑战
在20世纪初人类面对传染病挑战的时候,出现了临床治疗与疾病预防的分道扬镳,医学教育也出现了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泾渭分界。我们有巨大体能的医疗机构,医学教育如果不将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那么每年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大量医学生仍然是习惯于一种传统落后的行医模式——“坐堂行医,等人得病,没病的等得病,得病的等复发的循环里”。
胡教授在谈及目前医疗现状时表示:“你若没有得病或者疾病没有复发,跟医生、医院就没有关系,当前的医疗模式还是前不防、后不管,火烧中段,首尾不顾。因此,我觉得面对慢性病防治的挑战,医疗机构和临床医生应发挥主导作用,及时改变理念、机制、模式以及医生的执业内涵。临床医生必须重视临床预防,在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必须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密结合,成为同壕战友,如果彼此割裂开来,靠任何一方单打独斗都将事倍功半,慢性病防控将毫无希望。所以我非常迫切地希望,从我们的医学教育到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模式多方面进行改变,弥合裂痕、应对挑战。”
“互联网+健康”开启全新健康服务模式
“互联网+健康”的发展将为现有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医疗健康体系带来从内到外的全新改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实现医生多点执业,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让健康服务网络更加便利、高效、智能。
胡教授表示,“人的身体就像汽车一样,要在‘4S店’里进行定期保养,才能确保身心健康。”而在现实中恰恰相反,多数人往往是等到身体健康“亮起红灯”时,才会选择就医,对身体进行“大修”,而此时进行的手术也会更加复杂,治疗疾病的同时对身体的损害也会更大。因此,胡教授提倡建立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与预防的“4S店”,即一体化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针对一体化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胡教授认为,主要包括3个脏器、3类人群和5个处方。3个脏器即心、肺、肾;3类人群即高危人群、肥胖人群、老年人群;而5个处方则指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是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康复解决方案。只有这种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的健康问题,或者说才能保障居民的健康。
只有通过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助力基层医生提高服务能力,才能提高其主动管理、主动服务的意识,让患者得到最好的医疗体验,充分调动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和慢性病防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做到全民健康,从而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