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吴镜教授专访 | 探索心衰患者社群管理之路,打造三维一体体系
作者: 来源:心血管健康联盟信息平台发布时间:2020-12-24

为紧密配合健康中国行动方针,构筑全民预防体系,2020年8月,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发起了“学科中心院内外一体化建设—心脏健康关爱计划”,来自全国各地的诸多心血管专家学者纷纷参与了这一体系建设。

至今已开展了三个多月,在各医疗单位学科带头人的专业领导下,不少单位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成效。

以下是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的吴镜主任,为我们做心衰患者社群管理的经验分享。


问:部分患者认为做完手术就康复了,并不重视预后。社群的存在,会对这类患者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病人对心血管疾病手术的认识,可能存在误区,认为做完手术就万事大吉。在心衰人群中,由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导致的心衰,占据50%以上,对这部分病人的术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80%以上的心衰手术患者,都会主动参与到我们负责的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临床管理中。

5fe463aecda84.png 

图片:吴镜主任团队精细化管理临床患者

 这其中,社群的规范化管理、智能化小助手的人力协助、定期的图文直播宣教科普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带动并监督提醒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之中。

在社群中,患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得到医生护士们的关心,获得更强的归宿感,找到一种家的温暖感觉,患者也更愿意参与到术后的健康管理中。这对于当代许多孤独感强烈的老年患者来说,也是一种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改善患者心态,有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

从医生角度来看,社群的长期存在,能够提升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加强医生的责任感。其实也能够帮助医生减负,用更少的时间、更便捷的方式,及时提醒并帮助更多的病人,从长远角度来讲,对医患双方都是十分有益的。

 

问:在社群管理中,医护们的分工是怎样的?

答:在每个社群中,除了小助手的协助,都有两位医生、两位护士共同分工负责管理。大家在查完房、中午或其他休息时间,可以查看浏览社群信息,解答患者的常见问题。

 5fe4643841bab.png

图片:吴镜主任开展线上社群讲座

在讲座方面,大家轮流直播宣教。首先科室主任、护士长牵头直播教,后续其他医生护士也会陆续参与到直播科普中。

 同时,当社群患者想要联系个人的主诊医生,其他医护看到时,也会帮忙提醒主诊医生,并给予患者适当的解答,提供一定的帮助。


 问:如何将“心衰”等医学名词讲得更通俗易懂?

答:当医生告诉患者尿毒症、脑血栓、偏瘫等医学名词时,病人听到后往往会很重视,服药、复查的依从性会很高。而提到心衰,可能很多病人会因为认知理解上的困难,不会认真对待。这种情况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病人解释心衰的含义就很重要了。

医生首先会向患者解释心脏作为人体的发动机,会将血液泵出,通过血液循环的方式对全身各个部位进行营养、能量等的供应。而心衰,就是指心脏“”到了,这里的“累”可能是随年龄的增加而引起的器官老化。心脏的“累”就像跑得太快的马,容易乏力,导致泵出的血液供应不足。 

5fe46537d3cf7.png

心脏的代偿功能特别强大,在量变阶段,可能没有感觉,但是一旦到质变,想要挽回就比较困难。提到心脏衰竭,可以想象女孩儿扎头发用的弹性橡皮筋,一张一收。

当机体没病时,橡皮筋可以持续使用。橡皮筋老化或受到损害时,弹性变弱或失去弹性,影响使用。心力衰竭也是如此,心脏不能正常地一张一收,泵出的血自然就难以满足身体的每一处组织细胞。

  

问:对于不同类型的心衰患者,是否有必要分类管理?

答:目前,社群开展不到两个月,暂不考虑将心衰患者分得很细,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实际操作角度,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规模,初期并不太合适;

第二,心衰是全程管理,在社群中融入不同病情的患者,有利于不同层次病人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可以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比如心功能不同分级的心衰患者,病情较重的病人可以现身说法,使得病情较轻的患者更加重视对自身危险因素的管理。

 

问:临床研究论文中的证据,如何告知社群患者?

答:对于临床研究中的证据结论,更多的是在直播讲座中或回答问题时告知患者。

5fe464b270e9b.png 

图片:吴镜主任、曾健医生为社群患者答疑解惑

 当患者需要长期定量吃某一类药物,会担心药物的毒副作用,想要少吃药,甚至不吃药。这种情况下,医生会将临床经验结合权威的国内国际研究证据一同告知患者,比如1万个人中只有5个人会发生不良反应,让患者更放心地服药。

 当社群患者了解到其他患者的用药不同而产生疑问时,医生结合指导性文件,有理有据有原则地向患者分析情况,比如其他患者有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或年龄过高等特殊因素时,使用其他类型的药物更合适,医生并不会因为个人的习惯喜好选择性用药。

 患者会在用药期间往往会有很多为什么,医生要有耐心地向患者讲解用药依据,社群在这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虽然患者不一定完全听得懂,但只要能听懂50%以上,医生的讲述也是自信、有充足依据的,将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依从性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