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中晚期的主要表现,即患者心脏射血分数降低,无法向外周组织泵出血液,致使组织器官的供血不充足。而且,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薄弱,运动耐量降低,生活质量也受到直接影响。基于此,文章将充血性心衰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分级运动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增强其运动耐量。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自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冠心病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60 例,进行对照研究,入选患者的平均 LVEF 为 45%,NYHA Ⅱ~Ⅲ级,利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3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 15 例,女 15 例,平均年龄(66.93±5.54)岁;实验组患者男 16 例,女 14 例,平均年龄(66.75±5.6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统计无差异性。实验组在病因、药物治疗后心衰症状稳定至少 4 周后,进行规律的运动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后根据其病情与病因等实施利尿、强心、吸氧等常规性的心内科治疗措施并给予健康教育。 实验组应用常规治疗 + 分级运动治疗,常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在心衰症状稳定 4 周后联合应用分级运动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其一,Ⅰ级活动级别。待患者病情稳定以后即可进行被动运动,使其肩肘以及膝关节处于活动状态,每天进行 1-2 次运动,每次时间控制在 5-10 分钟。给予患者必要帮助,使其能够下床坐在沙发上亦或是坐在直背椅上,每天 1-2 次,最初时间控制在 10-30 分钟,随后逐渐增加。患者在帮助下吃饭和洗脸。为期 3 周,每周 5 次。 其二,Ⅱ级活动级别。患者在床边站立并且在病房内缓慢地步行。每次步行的距离为 100 米,每天步行 2 次,可自己更衣和洗温水澡。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每周 3次,持续 4 周。其三,Ⅲ级活动级别。每天在走廊边步行 2 次,每次距离为 500 米,每天上楼梯两次,每次上一层。患者每天步行 2 次,每次距离为 1000 米,也可骑自行车 15 分钟,每天两次。此外,患者可以练习太极拳等活动。每周 5 次,持续 4 周。 1.3 评价指标 系统分析实验组、对照组身体运动能级、血压水平、心率、EF水平等一系列临床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的形式进行表达,在数据比较呈现差异性时,通过 P<0.05的形式表示。 二、结果 经对比分析,实验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见表 1。 三、讨论 充血性心衰属于器质性心脏病发展的表现,而病理与生理方面的改变原因就是心肌收缩力下降且舒张力异常。在临床治疗期间,最常使用的治疗方式就是卧床休息,对其身体活动能力加以限制,最终使患者的运动耐力下降,生活质量受到不利影响,甚至会出现骨骼肌内萎缩的情况 。另外,患者肺部还会发生变化,容易出现气促以及呼吸困难等情况。为此,在临床中将分级运动方案引入其中,对患者呼吸肌功能进行训练,使其运动耐量得以增加,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在以上项目研究中了解到,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与分级运动治疗方案配合,较之于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也就是说,分级运动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使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自身身体活动能力与运动耐量也随之提升。与此同时,临床治疗与康复期间,通过分级运动治疗,充血性心衰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得到训练,运动耐量提高,心脏功能显著改善,临床价值突出。 总体来讲,在充血性心衰患者进行心脏康复的过程中,将常规治疗和分级运动联合应用,不仅能够加快其心功能的康复速度,也能使患者临床表现得以缓解,运动耐量增加,个人的生活质量与身体活动能力明显改善,并发症不多。也正是因为分级运动康复方案简单且容易实现,所以临床推广效果也相对显著,能够使充血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略) 本文作者:闫少颖 金鑫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 本文来源:《健康大视野》2021年2月第四期 本文由小编选自学术期刊,并整理编排分享,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并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