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中等强度持续训练与高强度间歇训练改善心脏术后人群心肺功能有效性的荟萃分析
作者: 来源:心脏康复网发布时间:2021-06-03

对行手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 较之于卧床静养, 予以科学、规律的康复训练, 能提高患者心肌收缩能力, 增加肌肉力量, 不仅对术后心脏恢复更为有益, 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但对于心脏手术后康复运动的强度与方法, 临床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以往研究认为, 长期规律的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然而也有研究提出, 高强度间歇运动更能提高有氧适应能力, 对改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的效果更佳。因此, 本研究根据目前可获得的相关文献, 系统评估比较中等强度持续训练与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改善心脏术后人群心肺功能的效果。


一、对象和方法


1.1 文献检索


本研究主要纳入公开发表且语种仅限于中文与英文的研究。应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设置为:2010—2020 年。中文以“中等强度持续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手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肺功能、 氧耗峰值” 等为关键词; 英 文 以“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 high-intensityinterval training,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pectoris,myocardial infarction, cardiac surgery,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ardiopulmonaryfunction, VO2 peak”等为关键词。检索策略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形式, 并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二次检索, 以获取数据库检索未发现的文献。


纳入标准: (1) 研究类型:随机对照实验;(2)研究对象:确诊的心脏疾病患者;(3) 干预方法:中等强度持续训练或高强度间歇训练;(4)观察指标:运动训练持续时间不少于 4 周, 有训练前后完整的临床检测数据。


 排除标准:(1)基线资料不全;(2)会议论文、综述、动物实验、理论探讨、临床经验体会等;(3)数据重复不可靠等;(4)结局指标不全面。


1.2 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


所有数据均由一位研究人员使用标准化表格进行记录, 并由另一位研究人员进行核对。提取数据包括:(1)文献第一作者、文献发表时间;(2)受试对象的样本量、分组及人数;(3)干预措施, 如中等强度持续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等;(4) 数据结果,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峰值氧耗量等。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献的质量评价。依据 Jadad 评价标准分别完成, 有分歧的文献则通过第三方协助评价。


1.3 文献偏倚风险评价


由两位研究人员基于 Cochrane 工具对文献偏倚风险进行评价, 包括随机分组、分配隐藏、研究人员设盲、评估结局人员设盲、退出及失访、选择性报告和其他偏倚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Revman5.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 Meta 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分析,计数资料以比值比(odds ratio, OR)分析, 合并效应量大小以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表述;使用 P 值与 I2 值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评价,P<0. 1 且 I2>50%时,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P>0. 1且I2<50%时,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检索结果


本次研究共检索到有关心脏术后训练干预的文献7020 篇, 包括英文文献4239篇, 中文文献2781 篇。逐步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后, 最终有10 篇文献被纳入本次研究当中。纳入文献均采用随机分组、盲法, 所有文献的重要数据与实验结果均有完整记录;经 Jadad 质量评价, 本次纳入的10 篇文献总体质量较高, 其中高质量文献 7 篇, 低质量文献3篇。


2.2 文献偏倚风险评价


纳入的10篇临床研究文献中, 均为随机分组、分配隐藏;其中 3 篇文献为双盲, 1篇为单盲,其余6篇不清楚评估结局人员是否设盲;有7篇文献详细描述了退出及失访病例, 所有文献均未出现选择性报告结果。


2.3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分析


分析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表 1) , 文献纳入心脏 疾 病 患 者 共 计 479 例, 其中男性374 例(78. 18%) , 多数为冠心病( 64. 9%) 。全部文献对两种运动训练强度及方式均采用了相同或者相似的定义, 即:中等强度训练为运动时氧耗量为氧耗峰值的 50% ~ 75% , 或心率为心率峰值的50% ~ 80% ;高强度运动为运动时氧耗量为氧耗峰值的 85%及以上, 或心率为心率峰值的90%及以上。


60b837986e60d.png


2.4 训练前后心肺功能分析


均以峰值摄氧量(VO2 peak)为指标评估了运动训练前后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结果显示, 无论是中等强度持续运动训练, 还是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较之运动前, 运动后患者 VO2 peak 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且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实验组 VO2 peak 均优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的对照组。见表2。


60b837acc4718.png


2.5 运动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


共有6篇文献报道了运动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其中有 5 篇文献报道在运动训练干预期间患者均未出现心血管不良反应等明显的不适症状, 且无明显威胁患者生命的情况;只有谷磊的1篇文献中报道了干预期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腿部疲劳不良事件, 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组与高强度间歇训练组不良事件均为5例。


2.6 两组运动后 VO2 peak的 Meta分析


经Meta分析, 显示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实验组 VO2 peak 明显提高, 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OR = 1. 32,95%CI:0. 85 ~ 1. 78, P<0. 001)。


2.7 两组运动后氧耗量峰值变化的Meta分析


经 Meta 分析, 显示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实验组氧耗量峰值变化明显提高, 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 = 0. 84,95%CI:0. 79 ~ 0. 89, P<0. 001)。


三、讨论


有氧适能是预测心血管等疾病死亡率的可靠指标之一, 临床常通过心肺运动测试衡量有氧适能, 并将 VO2 peak指标作为有氧适能评估的金标准。VO2 peak升高与死亡风险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性, 通过运动训练来提高有氧适能水平, 能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 降低死亡风险。但既往研究中多建议患者采用中等强度的持续性有氧运动方式训练, 例如骑自行车、步行等, 而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认为, 高强度间歇训练较中等强度持续训练更能提高患者的有氧适应能力。


本次研究发现心脏疾病患者在术后接受 8 ~ 16周的运动训练, 相较于运动前 VO2 peak 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提示对患者采取有氧运动训练, 可改善心肺功能。进一步 Meta 分析显示,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患者各方面的整体改善效果更优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 且国内报道结果与国外相比并无明显差异, 提示高强度间歇训练的效果并不受人种、地域等因素的限制。Ribeiro 等的研究,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阻力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 发现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相比, 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疾病的改善效果更优越。在Normandin 等的研究中, 分析了心力衰竭患者对间歇性和持续性运动的效果, 结果显示, 与持续性有氧运动相比, 间歇性有氧运动的 VO2 peak 明显升高。因此,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增强运动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较好。


总而言之, 高强度间歇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心脏术后患者心功能, 增强运动耐力。但由于目前关于此方面的临床研究文献较少, Meta 分析时仍存在病例数少、缺乏长期随访等问题。因此, 后期还需做更多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略)

本文作者:张萍 赵振刚 杨雪梅 杨露 丁杰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疾病综合病房

来源: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4月第26卷第2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