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指在原有慢性心脏疾病的基础上,心脏泵血功能逐渐减弱,心脏在足够静脉回流条件下,心搏出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所需,需要依靠充盈升高得到补偿的病理情况。慢性心力衰竭本质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心脏搏动障碍,老年人群为多发人群,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4S呼吸肌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肺部通气功能,提高呼吸效率。本研究从我院选取适量病例为调研对象,详细研究内容如下文所述。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选取 2019 年 5 月到 2021 年 5 月调研对象 80 例,根据护理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7例、13例,年 龄 52~77 岁,平 均(67.12±2.77)岁;观 察 组 男、女分别为26例、14 例,年 龄 53~78 岁,平均(67.11±2.75)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对比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实验对比。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 中慢性心力衰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②所有的患者参加本次实验都是出于自愿,且愿意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合作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拒绝实验;②思维逻辑异常。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包括指导饮食、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展开4S呼吸肌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建立呼吸康复档案:为每位患者建立一个呼吸康复档案,将6 min 步行实验、生活能力评定等记录进档案,便于后续分析。(2)缩唇呼吸:指导坐位、半坐位,告知患者闭唇,用鼻子快深吸。紧接着将唇部收缩,做出口哨状,慢呼吸,呼吸比例1:2,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缩唇大小。呼气需保证呼出的气体可使放置在唇部前方 15~20cm 处蜡烛火焰发生倾斜,不熄灭,15~25min/次,2~3次/d。(3)膈式呼吸:选坐位、立位、卧位等,将患者一只手放在胸前,另外一只手放在腹部。胸部需尽量保持稳定,呼气时收腹,以手按压腹部,注意控制力度,使腹部尽力回缩。吸气时腹部鼓起,对抗手部压力。使用鼻子在吸气过程中进行深呼吸,呼气时缩唇缓慢呼气,保证呼气时长比吸气时长长2~3倍。首次训练5min/次,而后逐渐增加时长至10~15min/次,2~3次/d。(4)深呼吸:取坐位,身体尽量前倾,缓慢进行深呼吸,10 min/次,2~4 次/d,干预时长 1 个月。(5)锻炼呼吸肌肉:使用鼓腹方式锻炼膈肌(吸气肌肉);快速吸鼻、耸肩锻炼胸锁乳突肌(吸气肌肉);缩腹锻炼腹横肌(呼气肌肉)。(6)吞咽:选择可激活患者食欲的食物、合适的喂食工具进行吞咽训练,促进主动吞咽。告知患者咽的时候将脖子往前伸,低头吞咽(低头式吞咽),减少呛咳。(7)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协助患者更换体位、进行下肢被动运动。观察双下肢颜色、大小等情况,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1.4 临床评价
1个月后追踪评价心肺 功 能、呛咳率、6 min步行试验(6MWT)、生活质量等。
通过用力肺活量(FVC)/ 预计值、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预计值、呼气峰流量、氧分压等判断心肺功能。生活质量使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从心理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等多方面评价,总分 100 分,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二、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呛咳率对比
观察组呛咳1例,呛咳发生率 2.50%(1/40),对照组呛咳8例,呛咳发生率 20.00%(8/40),观察组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135,P=0.01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 1 个月后观察组心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1。
2.2 两组患者 6MWT、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6MWT、生活质量评分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 6MWT 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 2。
三、讨论
高血压、冠心病、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等为老年心衰患者的主要病因,急性重症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等为年轻心衰患者的主要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为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稳定、恶化、代偿。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排血量不充足、组织灌注量降低、肺循环瘀血等,对生命健康造成影响。4S呼吸肌康复训练方式可促进肺泡排出,达到锻炼膈肌的效果。
本研究观察组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心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6MWT大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 4S 呼吸肌康复训练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心肺、运动功能,提高呛咳技术。胡丽玲通过 84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4S 呼吸肌康复训练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指出 4S 呼吸肌康复训练通过缩唇呼吸、膈式呼吸、深呼吸等锻炼方式,改善换气功能,减轻呼吸肌疲劳,可有效提高心肺功能。4S呼吸肌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茅溢恒等对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展开研究后发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行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强心肌功能,减少死亡率、再入院率。本研究中还发现呼吸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进行性气流受限情况,缓解严重呼吸困难,对提高远期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等具有积极作用。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4S呼吸肌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肺功能。建立患者呼吸康复档案便于后续制定康复措施,了解情况。缩唇呼吸有助于延缓呼气流速、增高呼吸道内压,对预防外周小气道过早陷闭具有良好作用。膈式呼吸可增大膈肌移动度,改善呼吸方式,降低功能残气量、呼吸频率。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吞咽训练,促进患者主动吞咽。4S呼吸肌康复训练可使膈肌上下移动幅度增大,增加呼吸肌力,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4S呼吸肌康复训练效果确切明显,强化吞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6 min最长步行长度,缩减心率减慢、浮肿消退等症状缓解时间,促进患者康复,适用于临床护理大量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略)
本文作者:唐雪杰
河北省玉田县中医医院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年第21卷第77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