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 (heart rate) 是每一分钟心脏跳动挤出血液的次数。从健康维护的观点,安静心率具特殊意义,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心率起源于心脏窦房结与房室结,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影响,当然与大脑中枢有关。
一、安静心率
身体器官接受神经的支配,通常身体要动员时,如运动,交感神经亢进,身体休息时,或摄食后消化之需,副交感神经亢进。交感与副交感两种自律神经系统,在身体动员与休息两种状态下,处于相互拔河角力的状态。
安静心率跟一天的时间有关,如中午高于凌晨,也跟环境温湿度、摄食、吵杂声干扰等有关,这些因素会增加心跳率。相反的,低氧与低体温时,心率下降。
除使用心电图,或配戴心率表外,许多量测血压的器具,也同时显示出心率。不用任何仪器,心率可从手掌贴在心脏上方之胸部量测。另一种方式是从脉搏 (pulse) 量测。譬如:心脏每跳一下,一波血液往血管传递,从颈部两侧的颈动脉可以触诊计算出。值得注意的是,此处量测时,如果按压过度用力,可能诱发迷走神经紧张,而让心跳率变少。更多人可能会以一只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触另一只手手腕内侧之桡动脉上,以把脉方式,从脉波加以量测。
由于安静心率测量容易,它算是相当轻易就能得到,可以反应出身体状况的有益指标。无论测量部位在哪里,安静心率量测30秒再乘以2或直接量60秒钟皆可。量测安静心率前,身体应有至少10分钟的安静休息。
一个人安静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搏过慢或徐脉 (Bradycardia)。如心肌坏死,心脏收缩时,电气传导路径发生传导阻滞延迟的情形时,延长一次心跳时间,一分钟的心率变低。但是晚上睡觉时心低于40-50次相当普遍,算是正常现象。相反的,每分钟心率高于100次,称心搏过速或频脉(tachycardia),譬如心中膈缺损或心瓣膜闭锁不全或瓣膜开启时阻力增加,心脏必须代偿做功,导致心率不正常的增加。
安静心率常跟死亡率相关,有研究发现,每分钟心率高于90时,全因死亡率 (all-cause mortality) 的风险比 (hazard ratio) 为1.22倍 。
除心率的高低外,规律性也是衡量心脏健康的指标,不规律的节奏,称为心律不整 (arrhythmia)。不正常的心率,可能暗示心脏的某些健康问题亮起红灯,应该找医师,检查问题所在。
安静心率也受情绪反应的影响,如在遭受威胁或惊吓时,身体会释放出一种荷尔蒙,称为肾上腺素,结果心率增加,好让身体可以准备利用更多的氧气与能量,以便对抗或脱离潜在的危险。
安静状态下,所量出的心率,跟身体测量时的姿势,如躺、坐与站着相互比较时,躺着最低,坐着次之,站着最高。身体姿势增高,心脏需要克服更高的血流阻力,耗费更大的力气,将血液送至身体各个部位,差异分别在两三下之间。
二、双重乘积
心率与心缩压的乘积,称为双重乘积 (double product)。如心跳率80次/分,心缩压130 mmHg,双乘积等于10,400。双乘积反应出心脏的压力程度,是一个代表心肌氧气消耗量很好的指标。如果一个人,心率与血压都偏高,表示此人的心脏比较辛苦,心脏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较高。
长期运动训练,尤其是有氧性训练,或称耐力性训练,会降低安静时的心率,安静时血压也会降低。如果心率与血压都因为长期的训练而分别下降10次/分与10 mmHg,双乘积降到8400,双乘积下降了接近19%,降低心脏压力的效果相当显著。瑞典运动生理学家Åstrand曾经说过「每天多花2000次心跳率反应去做运动训练,就能让人的心脏每天少跳动10000~20000次」。
健康的心率对保护心脏健康相当重要。运动训练可降低安静心率,维护健康的心脏。现代人,除规律运动,顾好心脏健康外,也要设法让心脏多多休息。如降低压力、避免吸烟、减轻体重等,或学习打太极,做呼吸运动、学习瑜珈、冥想之类的心理技巧,这些都有助于降低安静心率。
本文作者:丁荣晶教授团队
来源于北医人民心脏康复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