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是指通过积极的身体锻炼、心理干预、行为及社会活动训练等方式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功能及躯体症状,预防不良心血管疾病发生,促使患者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的系统性治疗。根据心血管患者不同心脏康复时段可分为院内康复期(I期康复)、门诊康复期(II期康复)、院外长期康复(皿期康复)。I期康复是建立康复意识,维护心脏功能,实施健康宣教的关键时期,在心血管疾病患者I期康复期间了解其护理需求并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帮助其建立建立的康复意识,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本文将应用心脏康复评估量表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脏康复护理干预,从而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对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80例冠脉搭桥术后I期康复患者为调査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对冠心病的诊断;②首次行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择期手术;③美国纽约心脏病(NY-HA)心功能分级为H~ID级;④患者知情同意,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②合并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沟通障碍等影响;③合并认知障碍、精神障碍或老年痴呆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38-72岁,平均(48.6±4.5)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4.52±1,02)年;体质量指数(BMI)25.12~29.63kg/m,平均(27.52±2.02)kg/m2;NYHA心功能分级:II级18例,HI级12例,IV级10例;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36-72岁,平均(48.2±4.7)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4.59±1.12)年;BMI25.78-29.75kg/m2,平均(27.63±2.11)kg/m2;NYHA心功能分级:U级17例,HI级13例,N级1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性健康指导,护士通过口头宣教的方式向患者讲解冠心病发病机制、冠脉搭桥术、术后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并向患者发放《冠脉搭桥术术后健康手册》,手册内容包括冠脉搭桥术后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功能锻炼指导,患者阅读手册,并提出存在的疑惑。
观察组:①入院后:①由责任护士釆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向患者介绍心外科科室环境、仪器设备、手术医师及相关人员,让患者能全面了解疾病,增强患者治疗信心,采用交谈、分析、讨论的方式寻找患者错误认知与实际情况的差距,并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认识,从而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自主性。同时护士结合应用心脏康复信息需求量表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评估。②术前1d可组织患者进行冠脉搭桥术健康宣教及培训,选择科室示教室为患者培训地点,健康宣教形式包括组织患者观看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视频(包括呼吸功能训练、手术切口的保护方式、术后阶段性的运动训练等),必要时护士分角色进行冠脉搭桥术后康复情景模拟演练,通过术前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自主性。②术后:①由专科护士联合主管医生应用心脏康复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系统性评估,明确患者心肺功能状况,以判定患者是否可行I期心脏康复训练。通过评定,专科护士向患者发放《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健康手册》,并主动宣讲冠心病发病原因、冠脉搭桥术原理、方法、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术后心脏康复锻炼内容。同时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鼓励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增强患者治疗信心。②专科护士根据量表评估结果对术后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I期心脏康复,以确保康复训练的安全性。主要以运动康复为主。利用康复器材如呼吸训练仪、弹力球、弹力带、脚踏车对康复中不同阶段的患者实施不同的运动康复,主要以抗阻运动、有氧运动为主。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由低至高逐渐增加运动量(采用心率储备法计算运动强度),直至达最大运动量强度60%-80%,以患者自觉无胸痛、乏力、气促为前提。在完成阶段性康复训练后再次通过应用心脏评估量表对比心肺功能和身体活动状况的康复程度。③患者由于对心脏康复预后存在不确定感,导致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情绪,应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可指导患者釆用音乐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呼吸训练等方式有效转移患者注意力,也可组织同一病区患者观看心脏康复锻炼视频,提高患者对心脏康复疾病的认识,并邀请同一病区预后效果理想的患者分享治疗心脏康复锻炼心得体会,以提高患者对心脏康复锻炼的认识。③出院前指导患者可釆取柔韧性训练,如呼吸操、八段锦等,进行居家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干预前后心脏康复需求、心功能、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①心功能:记录患者干预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②不良情绪:釆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不良情绪进行评价.HAMA量表共14条目,每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评分14-56分;HAMD量表共17个条目,每个条目釆用1~4级评分,总评分17-68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越高。③生活质量:釆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量表包括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知程度、心绞痛稳定情况、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等维度,每个维度采用标准化评价,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分析,两组心脏康复需求、心功能、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两组千预前后心脏康复需求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自主性评分、过程焦虑评分及结果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主性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过程焦虑评分、结果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及负性情绪比较
两组干预前HAMA评分、HAMD评分、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而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知程度、心绞痛稳定情况、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三、讨论
3.1 基于心脏康复评估量表的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护理需求的影响
心脏康复评估量表是根据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需求为患者制定护理评估工具,通过应用心脏康复评估量表对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实施I期心脏康复前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主性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过程焦虑评分、结果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于心脏康复评估量表能有效满足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护理需求。这是由于基于心脏康复评估量表的护理干预既关注患者心脏康复不同层面知识需求,同时也提升患者健康行为能力,提高患者对心脏康复项目的认可度及自主性,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
3.2 基于心脏康复评估量表的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基于心脏康复评估量表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心脏功能。应用心脏康复评估量表对患者康复需求进行评价,有助于责任护士尽早识别低自主性、高过程焦虑、高结果焦虑的患者,并对低自主性患者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自主性,从而提高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心脏维护能力,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3.3 基于心脏康复评估量表的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冠脉搭桥手术治疗费用昂贵容易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惧、焦虑情绪。此外,尽管冠脉搭桥术能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但患者术后仍可能出现不良心脏事件,增加患者对手术预后不确定感,加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本硏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于心脏康复评估量表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冠脉搭桥术患者过程焦虑说明其对心脏康复过程不了解,因此通过向患者发放《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健康手册》,组织患者观看视频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心脏康复知识的认识,从而减轻患者对过程焦虑。对于结果焦虑说明患者对心脏康复结果过度担心,指导患者采用音乐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呼吸训练等方式可有效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3.4 基于心脏康复评估量表的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知程度、心绞痛稳定情况、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疔满意度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于心脏康复评估量表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这可能由于心脏康复评估量表除了注重患者躯体症状改善外,还通过认知干预、健康教育、视频宣教等方式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从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心脏康复评估量表评估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身体活动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来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满足患者康复需求,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略)
本文作者:赖杏,朱燕梅,何清秀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内外一区
来源:吉林医学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