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社会节奏变快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当前影响人们健康生活的重大疾病之一。提高心脏康复治疗效果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环节,需要临床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将其应用于心脏康复中有望获得一定的康复效果。本次研究即对中西医结合发展现状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介绍
进入21世纪以来,受生活环境改变、生活节奏加快、人口结构偏向老龄化、饮食文化异常等多种因素影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有明显增加,且相关报告指出,在今后10年中罹患人数仍将持续快速增长。该疾病会给患者本人及家庭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患者需要服用药物来控制疾病进展。尽管PCI、射频消融术等相关手术日渐成熟,但术后患者仍需继续服药来稳定病情。心脏康复是近几年来重要的研究项目,能够改善病人相关症状,提高患者心功能,避免病情加重影响患者预后生存,可见提高心脏康复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在周召锋等人的研究报告中提到,在PCI术后开展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与常规二级预防治疗效果,患者不仅焦虑评分有明显下降,且6MWT距离有显著增加,NT-proBNP水平下降,再入院率低。这表明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发展现状
心血管疾病罹患率近年明显增加,且有年轻化的倾向,疾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患者需要长时间用药维持心脏功能,疾病负担绝对值一直处于增长状态。患者还会因躯体不适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加重疾病,降低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开展针对有效的心脏康复治疗方案具有积极意义。
心脏康复主要通过多种综合医疗手段来帮助患者缓解相关临床症状,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避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让其能够尽快回归社会与家庭,还能降低再入院率。相比于国外,国内心脏康复的起步相对较晚,且还存在医保政策不够完善、心脏康复体系局限于三甲医院以及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等问题,因此,我国心脏康复治疗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各类疾病治疗方面有独特认知。中草药、推拿、针灸、五行音乐、八段锦等均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在心脏保健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开展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将二者理论与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系统,有望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三、临床研究
3.1 医药
慢性心力衰竭西医治疗主要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但对年纪较大的患者来说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王瑛璞等人的研究结果表示,在西医用药治疗上配合温阳利水活血汤以及清晨八段锦或五禽戏健身功法训练,3个疗程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且患者经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有得到明显改善。在西医治疗方法基础上配合益气补气、活血祛瘀汤药,能够发挥辅助治疗效果,再加上养身保健锻炼方案的应用,能够调节脏腑气机,疏通经络,调养身心,从而帮助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
在中医药的选择上,主要以益气活血、温阳益气、祛瘀化痰、解毒清热为主。中医药是防治疾病的主要工具,而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以气血阴阳亏损、心脉不畅为病机,故而以此为辨证施治原则能够让患者受益。PCI术后瘀血易化热,产生实热证,故而也开始着眼于解毒清热法的应用。丹参、红花、川芎、黄芪等多味中药具有改善冠脉血流和氧供的功效,能抗炎、抗血小板聚集,促使患者机体血液循环顺畅,调整脏腑气机,有助于促进病人心脏康复。此外,采用中草药食疗方法,改善患者的膳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气机,调理脏腑,从而对心血管系统疾病起到防治作用。
3.2 中医外治
针刺、艾灸、推拿、穴位敷贴等均以中医经络穴为基础,通过刺激营卫气血的相关穴位调畅气机,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脏功能。牛新萍等人的研究提到,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中,开展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及体外反搏,并应用包括丹参、黄芪、茯苓、党参等在内的贴敷药物,贴敷在足三里、檀中、内关、心俞穴位,能够放大药物作用,激发经脉之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还能提高新陈代谢,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另外,彭利芳等人在研究中表示,开展穴位按摩联合心脏康复操对改善PCI患者的术后心功能具有积极意义,且还能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3.3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的重点内容,能够改善患者心脏储备能力。通过提高运动耐量来帮助促进患者心脏康复,能够增加心脏供氧量;消除诱发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能够保持心脏活力,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中医传统运动基于“形神一体观”中医基础理论,以气推动血运,调节气机,充养心脉,保持机体生命力。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中医疗法中强度偏中、低程度的有氧运动,8个动作缓慢、协调,形式多样,能够调息、养心、改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是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举措。五禽戏则从肢体、呼吸、意念三方面调养身心,长期进行功法训练能够改善人体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心率和每搏输出量、吸氧量,从而恢复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此外,太极拳、“六字诀”呼吸锻炼方法、易筋经等安全、稳定,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四、小结
心血管疾病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影响很大,为避免病情加重影响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加快提高心脏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传统医学强调辨证论治以及整体观念,其中医药、外治及运动疗法等均能辅助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开展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模式,充分发挥西药治疗效果的同时配合传统中医治疗特色,能够让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受益。当前还需要国家积极完善医保政策体系,注重社区、医院、家庭多角度心脏康复宣教及支持,提高病人心脏康复参与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心脏康复服务。
参考文献(略)
作者:毛婷[1]王昱瑾[2]郭燕[2]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医院心内科[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2]
文章来源: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