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持续训练与间歇训练对2型糖尿病受试者运动时摄氧量和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 宋燕新 译 来源:心脏康复网发布时间:2022-07-08

运动训练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T2DM)受试者的运动能力。这些改善是否源于心脏或外周肌肉的适应,以及是否与运动强度相关,仍有待验证。此项研究证明,对于控制良好的T2DM受试者,MIT和HIIT对其运动能力的改善主要在于摄氧能力的改善,而不是心输出量的变化。特别是,MIT似乎能够非常有效的让受试者产生上述外周适应。


一、介绍


2型糖尿病(T2DM)约占DM总数的90%(全球超过4.6亿),需要强化治疗。由于许多目标(例如严格的血糖控制)没有实现,导致T2DM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糖尿病受试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高出30%,心血管疾病(CVD)是造成严重并发症和极大医疗负担的重要原因。运动不耐受是T2DM受试者全因死亡率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心脏功能障碍似乎是运动不耐受的一个重要因素,T2DM受试者的心输出量(CO)较健康人下降23%。幸运的是,运动训练不仅可以改善糖尿病的临床过程,而且可以改善静息心脏功能(尤其是舒张功能)。因此,运动训练是T2DM管理的基石。


然而,由于摄氧量(VO2)是由CO和氧(O2)摄取量决定的,中枢和外周因素可能是运动不耐受的基础,并可能促进运动训练后VO2的改善。然而,需要阐明运动训练的几个方面,如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影响。近年来,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因其在血糖控制和运动能力方面的优越效果而引起广泛关注。


此项研究目的是通过运动超声心动图和同步呼吸分析,研究在何种程度上中枢(CO)或外周(O2摄取)因素是控制良好的T2DM,且无CVD受试者运动能力((VO2peak)改善的基础。基于之前的研究,我们假设有监督的HIIT效果优于有监督的MIT。


二、方法


2.1 研究设计和受试者


本项随机对照试验在REVAL康复研究中心(比利时Hasselt大学)和心脏科(比利时Jessa医院)进行。采用简单抽样的方法招募29例年龄18-81岁、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诊断的无症状(休息或运动时无呼吸困难或胸痛)T2DM受试者。需要至少三个月的稳定药物治疗(如抗高血压、降糖和降脂药物),受试者必须能够进行极量负荷递增运动试验。排除以下疾病或症状受试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禁止进行运动试验的肿瘤或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如瓣膜病、冠状动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运动中呼吸困难或胸痛。


2.2 评估以下指标


人体测量学指标和体成分、心肺运动试验(CPET)、运动超声心动图和血液分析(血糖控制、血脂)。干预前和干预24周后评估身体成分。所有其他评估分别在基线、运动训练12周和24周后进行。


2.2.1 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身体成分


测量受试者身高和体重,计算其体重指数(BMI;kg/m2)和体表面积(BSA;m2)。使用双能X射线吸收系统分析身体成分,检测瘦体重、脂肪含量和体脂百分比。


2.2.2 血液化验指标


采集空腹血液样本,评估脂肪水平(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水平。此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析非空腹血液样本的糖化血红蛋白A1c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使用胰岛素抵抗内稳态评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根据OGTT的葡萄糖测量值,使用梯形法则估计曲线下总面积(tAUC)。


2.2.3 超声心动图与运动指标测定


本研究进行了运动超声心动图评估。在心尖二腔、四腔和五腔视图(AP2C、AP4C、AP5C)和心尖长轴视图(APLAX)评估心脏功能。有关心功能的指标包括CO、左室长轴应变(LS,AP4C视图)和舒张功能指标(舒张早期充盈期(E)、瓣环舒张早期速率(e’s)和左室充盈压(E/e’)。


同步呼吸分析评估呼吸交换率(RER)和摄氧量(VO2)。在半仰卧固定踏车上进行标准化负荷递增运动方案(初始运动负荷为20 W,逐渐增加10 W/min)。运动超声心动图评估包括两个阶段:休息,在最大负荷。后者在RER超过1.03,运动负荷维持稳定时进行。在整个评估过程中监测收缩压和舒张压。


2.2.4 心肺运动试验


在亚极量运动期间进行运动超声心动图评估时,以直立姿势进行CPET,以明确峰值摄氧量(VO2peak)。评估以下指标:VO2、运动负荷(W)、通气阈时HR和RER,VO2peak、Wpeak、HRpeak、RERpeak。开始CPET之前,检测毛细血管血糖水平。如果血糖>300 mg/dL,则不允许进行CPET;血糖<70>100 mg/dL,则进行CPET。


2.3 运动训练方案


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HIIT或MIT(比例为1:1)。运动训练持续24周(每周3次)。包括4个阶段(第1阶段:第1-2周,第2阶段:第3-6周,第3阶段:第7-12周,第4阶段:第13-24周)。在每次运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5分钟的热身和放松。在每个阶段,两组的训练量(HRpeak的平均百分比)相等。根据CPET的结果(Wpeak,HRpeak和VO2peak)用于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持续监测HR来监测运动强度,将VO2peak转换为相应的HR区域。经过12周运动训练后,进行CPET以调整个人运动方案。在每次训练前后监测受试者血糖水平。


三、结果


3.1 一般特征


图1展示了受试者的纳入过程。各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体重、BMI、BSA和身体成分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表1)。


62c5220a1b896.png


62c5221c41478.png



3.2 运动干预特征和运动方案的耐受程度


各组在所有阶段的运动量(HRpeak的平均百分比)相似(组间p>0.05)。HIIT组的绝对能量消耗显著高于MIT组(p<0.05),第一阶段(295±54 34="" 42="" 48="" kcal="" vs="" p="0.001)。当能量消耗经过体重标准化后,差异消失(组间p">0.05)。在HIIT组中,2例受试者在1次训练期间发生了两起事件(一起低血糖事件,一起运动诱导过度通气事件),该训练过程分别中断。


3.3 身体成分


MIT组经过24周的运动训练后,体重(p=0.039)、BMI(p=0.041)、BSA(p=0.017)、体脂含量和体脂百分比(kg和%,p=0.001和p=0.007)显著下降(表1)。HIIT组仅体脂百分比显著下降(%,p=0.028)。


62c5223123649.png



3.4 血液化验


一般而言,运动训练显著(pTime<0.05)改善了血糖控制(hba1c水平、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糖耐量(tauc较低)和全身胰岛素抵抗)以及总胆固醇水平,上述指标之间无相互影响(p交互作用>0.05,表2)。然而,MIT和HIIT影响不同。MIT(p1=0.019)和HIIT(p1=0.012)治疗24周后,葡萄糖耐量(tAUC)均得到改善,而胰岛素抵抗(HOMA-IR)仅通过HIIT(p1=0.007)得到改善,其原因是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p1=0.011)。HIIT在12周的运动训练后(p2=0.008)显著改善了总胆固醇水平,而运动训练24周后,显著性消失(p1>0.05)。相比之下,MIT组总胆固醇水平只在24周的运动训练后显著降低(p1=0.038)。运动干预期间,NT-proBNP水平保持不变(pTime>0.05)。


62c5224303dab.png



3.5 运动能力


干预前,HIIT组的运动表现(Wpeak)高于MIT组(p1=0.014)。HIIT(p1=0.019)和MIT(p1=0.017)治疗24周后,运动能力(VO2peak(mL/kg/min))均显著改善,且程度相似(P交互作用>0.05,表3)。与HIIT组(p1=0.02)相比,MIT组24周运动训练后的绝对VO2peak(mL/min)没有显著增加(p1>0.05)。HIIT(p2=0.001和p1=0.001)或MIT(p2=0.015和p1=0.001)分别在训练12周和24周后,运动表现(Wpeak)显著改善。运动训练24周后,HIIT组VT1和VT2时VO2(p1=0.002和p1=0.001)和W(p1=0.001和p1<0.001)升高。运动训练12周对HIIT组VT2时VO2(p2=0.002)和W(p2=0.001)产生显著影响。在24周的运动后,MIT导致VT1时W(p1=0.021)和VT2时VO2(p1=0.013)改善,最大收缩压显著降低(p1=0.047)。


62c5229089d04.png


3.6 静息心功能


研究起始,两组的静息心功能相似(组间p>0.05)。与MIT组相比,HIIT组的LVDd更高(p1=0.031),左心室质量也更高(p1=0.039)。运动训练12周后,MIT组E/A显著改善(0.77±0.24 vs 0.84±0.19,p2=0.017),而训练24周后,MIT组射血时间增加(271±17 vs 290±25 ms,p1=0.015)。


3.7 运动超声心动图


干预前,两组在运动期间的收缩(CO、LS)和舒张(E,e’s和E/e’)功能相似(p1>0.05;表4)。HIIT组和MIT组在24周的运动训练后,运动过程中摄氧量显著增加(13±3 vs 16±3 mL/dL,p1=0.04和12±2 vs 19±5 mL/dL,p1=0.009),支持MIT的显著交互作用(p交互作用=0.007)。


24周的运动训练后,MIT组和HIIT组的其他与能量计量学相关的指标在运动过程中都发生了显著变化;CO/̇VO2降低(5.7±1.8 vs 3.9±1.5,p1=0.002和6.5±1.5 vs 4.7±1.5,p1=0.02),MIT组运动期间的O2脉搏显著增加(11±2 vs 14±2 mL/bpm,p1=0.018)。在静息和运动期间,干预后的收缩功能(CO,LS)和舒张功能(E,e’s和E/e’)保持不变。


62c522a3a3d0a.png


3.8 相关性


干预12周和24周后,HIIT组HbA1c水平的变化与运动期间LS的(绝对)变化呈负相关(r=−0.809,p=0.028和r=−0.782,p=0.038)。在MIT组中,干预12周和24周后,HbA1c与静息LS呈负相关(r=−0.824,p=0.023和r=−0.792,p=0.019)。


四、讨论


本研究比较了24周有监督的运动训练(HIIT和MIT)对T2DM,且无已知CVD受试者的心功能和摄氧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首次将运动超声心动图与同步逐次呼吸分析相结合,应用Fick原理研究O2摄取。HIIT和MIT两种运动方案都是安全的,受试者能够很好的耐受,并改善了运动能力(VO2peak和峰值运动负荷)和血糖控制。运动能力的提高,尤其是MIT组,与外周适应(增加氧气摄取能力)而不是中枢适应(心输出量保持不变)有关。


干预效果符合T2DM受试者的预期。事实上,运动能力(VO2peak,mL/kg/min)在MIT和HIIT后分别提高了13.6%和10.5%,达到了预期的水平。此外,身体成分(体重、体脂百分比、BMI)、血糖控制(空腹血糖、外周胰岛素抵抗)和血脂(总胆固醇水平)的改善程度与其他研究报告的相似。


然而,甘油三酯水平并非如此,某些方面(如体重)主要在MIT组改善明显。基线时严格的血糖控制可能导致HbA1c水平相对较小的改善。与MIT相比,HIIT在干预早期提高了运动能力,因此在短期内(12周的运动训练)似乎更有效。尽管如此,高强度训练似乎在运动能力的最初阶段起到了很强的促进作用,之后受试者体重又会增加,而MIT则起到了缓慢适度的促进作用。


运动干预对提高运动期间的氧摄取能力非常有效。O2摄取由O2输送(肌肉血流)和O2 流动(向心肌细胞的流动)决定,这意味着肌肉血流受损可能是T2DM受试者O2摄取功能障碍的基础。运动训练可以改善T2DM受试者的内皮功能。运动训练改善HbA1c水平,HbA1c水平的降低可以通过改善O2流动促进O2摄取。然而,HbA1c和O2摄取量的变化并不相关。O2摄取量的增加还可能与运动诱导的线粒体含量增加有关,不过并无定论。


此外,运动强度的作用仍有待阐明,因为我们研究小组之前的工作报告了T2DM受试者在MIT和HIIT后线粒体氧化能力的类似改善。最后,运动训练增加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可能导致O2摄取能力增加。有趣的是,与MIT组相比,HIIT组更早表现出O2摄取的改善(分别在12周和24周运动训练后)。虽然这可能表明HIIT对骨骼肌氧化能力产生更有效的影响,但我们的结果是否由类似机制驱动尚不清楚。


有趣的是,我们的数据无法证实运动训练改善心脏功能的潜力。有研究报道了HIIT对于舒张功能静息指标和LS的改善作用。LS的绝对变化与HbA1c水平的降低呈负相关,说明血糖控制的重要性。高血糖及伴随的胶原沉积与心肌纤维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心肌纤维化是糖尿病患者心肌变形的主要决定因素。在糖尿病动物模型中,运动训练似乎通过减少胶原沉积逆转心脏纤维化。在24周的运动训练后,改善显著,但运动训练的前12周占主要作用,强调了短期运动训练的有效性。


总之,本研究数据,结合先前的研究,证明了运动训练对改善T2DM人群心血管健康和运动能力的潜力。运动训练可以逆转(或至少部分逆转)中枢水平(心输出量)和外周水平(O2摄取)的限制,至少在T2DM,且未明确诊断CVD的患者中是如此。


明确T2DM人群运动不耐受的根本原因具有临床意义,尤其是在运动训练治疗方面,以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同时进行逐次呼吸分析的负荷超声心动图可能具有较高价值。然而,包括DM控制不佳和/或DM并发症受试者在内的大型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DM对心血管的影响以及运动训练治疗的机会。


五、结论


在控制良好的T2DM,且未诊断心血管疾病或心功能不全的受试者中,运动能力的提高与外周水平(摄氧能力)而不是中枢水平(心输出量)的适应有关。HIIT使受试者更快的适应,不过MIT可以长期发挥同等作用。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宋燕新翻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原文

Van Ryckeghem L, Keytsman C, De Brandt J, et al. Impact of continuous vs. interval training on oxygen extraction and cardiac function during exercis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Eur J Appl Physiol, 2022 Jan 17. doi: 10.1007/s00421-022-04884-9.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