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运动康复治疗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 许春红 等 来源:吉林医学发布时间:2022-11-08

高血压属于内科的一种常见病,主要因动脉收缩、舒张对血管壁形成的压力值高于正常值而引发的一种慢性病,该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全球目前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将近10亿人,而我国约有2.7亿人。该病的病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普遍认为与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关,其中高盐与低钾饮食、超重肥胖、抽烟、酗酒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高血压以动脉舒张压或收缩压升高为主要症状,病情较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中度者常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慌,重度者会出现器官受累,引发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继而危及生命安全。老年人是高血压的主要患病人群,但近几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年龄出现了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其中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人数持续增加。中青年人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其工作压力较大,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合理情况较常见,导致其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提高。另外,部分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度不高,导致其遵医行为较差,血压控制效果不佳。而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患者需要长时间用药治疗方能有效控制血压。运动康复治疗是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一种常用干预方式,可增加耗氧量,脂肪消耗,对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运动康复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可发挥其协同作用,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为此,本研究就9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比较常规药物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对患者血压水平与心肺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9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对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45~58岁,平均(41.48±7.22)岁;病程1~8年,平均(4.23±2.16)年;高血压分级:Ⅰ级27例,Ⅱ级13例,Ⅲ级5例;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5例,初中与高中25例,大学及以上15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6~59岁,平均(41.51±7.20)岁;病程1~8年,平均(4.25±2.14)年;高血压分级:Ⅰ级27例,Ⅱ级12例,Ⅲ级6例;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6例,初中与高中24例,大学及以上15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病历完整;②年龄30~50岁;③经血压测量证实为原发性高血压,符合临床诊断规定: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经临床确诊或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④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主要脏器的严重疾病;②神经系统疾病;③对研究药物过敏;④妊娠与哺乳期妇女;⑤精神疾病;⑥恶性肿瘤;⑦感染性疾病;⑧肢体活动障碍,心功能不全,不能运动。


1.3 方法


晨空腹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5mg/次,1次/d。观察组应用常规药物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同对照组;运动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的血压分级情况和代谢当量的评定结果,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①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进行2000m的平地步行锻炼(代谢当量是2~3),每周运动3次,每次20~30min;②Ⅰ级高血压(140~159/90~99mmHg)进行100米的平地步行锻炼(代谢当量是2~3),并爬8级楼梯(代谢当量是3~4),每周运动3~4次,每次20~30min;③临界高血压(120~139/80~89mmHg)进行100米的平地步行锻炼,并爬12级楼梯(代谢当量是4~5)每周,4~5次,每次30~40min;④异常状况处理:运动时以患者不感到劳累为度,避免出现较大的血压波动;运动期间如果出现站不稳、四肢无力、头晕、胸闷、心律失常等症状,则立刻停止,做好记录,并报告医生。两组患者均治疗12w,治疗期间同时予以低盐低脂饮食。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心肺功能、血液流变学、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①收缩压与舒张压:包括白昼、夜间及24h的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于治疗前与治疗后应用HEM-7052上臂型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测量右上肢肱动脉血压,严格遵照《中国血压测量指南》推荐的血压测量法进行操作,连测2次,中间相隔10min,取2次测量的平均值;若两次测量值相差>10mmHg,则再测量1次,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测量血压前30min不喝咖啡、酒,不进行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并静坐休息10min。②平均动脉压与心率:于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检测与记录。③心肺功能:包括最大氧脉搏、最大代谢当量、峰值千克摄氧量,于治疗前与治疗后运用CARDIOVITCS-200型心肺功能检测仪(瑞士席勒公司)进行测定。④血流动力学:包括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于治疗前与治疗后晨起空腹采血,分离血清后运用SA-6000型全自动血液流变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测定。⑤生活质量:于治疗前与治疗后运用简易健康调查表(SF-36)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精力、社会功能)、生理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两部分,最高分均为400分,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⑥临床疗效:治疗后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判定标准分成显效:收缩压降低30mmHg以上,舒张压降低20mmHg以上,或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未出现明显波动;有效:收缩压下降≤30mmHg,舒张压降低10mmHg或下降到正常值;无效:血压收缩值下降不明显,舒张压无明显下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比较


两组治疗后白昼、夜间及24h平均收缩压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比较


两组治疗后白昼、夜间及24h平均舒张压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6368773a21095.png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肺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最大氧脉搏、最大代谢当量、峰值千克摄氧量均加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治疗后SF-36量表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评分均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2.7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63687726a435a.png


三、讨论


高血压为慢性疾病,其自身对机体并无较大损伤,但该病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易引发脑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的危害性大,会导致患者残疾,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应及早诊治。中青年人受工作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影响,社会应酬较多、精神压力较大、生活作息不规律、休息时间不足、常喝酒,使其血浆儿茶酚胺水平上升,导致小动脉收缩力下降,继而出现血压水平上升。另外,中青年人的动脉弹性较佳,收缩压一般处于正常水平或略高于正常水平;但对于外周阻力较大的人群而言,舒张压显著上升,部分患者可上升至100~110mmHg。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分析原因,可能和男性更多存在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有关,男性吸烟、喝酒人数也更多。而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分级以1级、2级居多,其病情较轻微、稳定,发病后代谢紊乱情况较少,靶器官的受损程度也较轻微。


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目的是控制血压水平,并维持血压稳定。2018年中国高血压预防指南中对高血压有明确的治疗目标,即收缩压与舒张压值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硝苯地平控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该药药物成分的自身选择性强,口服给药简便,可抑制钙离子进入血液循环,且能扩张血管,减小外周阻力,加大血流量,控制氧需求,因此有降低血压的治疗效果。该药还能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冠状动脉平滑肌的张力,可预防血管萎缩,提高小血管流动性,长时间服用能够预防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且有修复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是新一种选择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心脏,可产生负性变力效应,其对血管平滑肌的β1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该药的生物利用率大于90%,血药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是1.7~3h,主要经肝脏与肾脏排出。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其协同作用,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与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作息等明显相关,所以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指导,以消除影响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康复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素活性及肾脏和肌肉交感神经活性,继而降低血压水平。持续的运动康复训练,还能明显改善机体健康水平,使其病情得到更好的控制。另外,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肺耐力较健康人群低,尤其是2级、3级高血压患者的表现更为突出,休闲时体力活动和高血压发生风险存在负向的剂量反应关系。所以,通过运动康复训练,能够使患者的心肺耐力得到一定的提升,继而增强其体力,提高活动能力。


本研究说明运动康复治疗可更好地控制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使其病情更为稳定。两组治疗后的最大氧脉搏、最大代谢当量、峰值千克摄氧量均大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好;分析原因,与运动锻炼能够增加心肺耐力、提高心脏功能有直接关系。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得到了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与运动康复治疗可加快机体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关。运动康复治疗可改善机体健康水平,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SF-36量表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运动康复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有着改善作用。而临床疗效对比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可提高高血压的整体疗效。


综上所述,运动康复治疗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其平均动脉压、心率、心肺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总有效率高。


参考文献:略

作者:许春红,王玉峰,左晶晶,史佳雯,张健

作者单位:南通瑞慈医院心内科 扬州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心内科

文章来源:吉林医学2022年10月第43卷第10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