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PCI术后STAMI患者的效果
作者: 韩会会 等 来源:心脏康复网发布时间:2023-03-08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因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急性心肌缺血坏死,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进行心脏康复治疗指导患者进行低强度的运动可促进血液流通,恢复患者心功能水平,减少STEMI的再发概率。部分患者在经历过手术治疗后会害怕运动过度造成的胸痛、头晕、支架脱落等情况,导致运动耐量水平较低,恐惧情绪增加,因此心脏康复治疗效果不理想,使部分患者PCI术后仍会出现STEMI的再发。这类患者因病情较重,需要在短时间内再次进行PCI手术。PCI作为有创性手术治疗方式,反复的PCI手术治疗极容易造成患者对治疗效果、治疗费用、手术风险等的巨大压力,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以抑郁、焦虑情绪最为常见。因此对于PCI术后STEMI患者的心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认知行为疗法强调患者对事物的不同看法,正确感知周围环境,正确了解疾病,找到积极乐观的态度,避免固执思维的影响。基于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学上的积极作用,本研究通过将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PCI术后STAMI患者,探讨其对患者情绪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医学伦理2022-004-011),根据随机数字表将2022年4月至11月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PCI术后STEMI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与研究组42例。对照组: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67.13±4.32)岁,男33例,女9例,再次发病到治疗平均时间(6.23±2.01)h,吸烟28例。研究组: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6.87±5.01)岁,男30例,女12例,再次发病到治疗平均时间(6.06±1.88)h,吸烟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STEMI诊断标准;再次发病均在10h内接受PCI治疗;合作配合,可协助完成相应量表检查;术后存在抑郁情绪,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评分≥7分患者;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24分患者;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既往有精神疾病患者;伴有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伴有肿瘤疾病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基础治疗,术后护理。对照组采取心脏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统一的饮食、休息、运动指导以及疼痛护理。患者术后24h内保持绝对卧床,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协助患者进行翻身运动,按摩四肢肌群。术后2d,经主治医生评估患者情况,病情稳定后可进行腹式呼吸以及适当的远端肢体运动,如握拳、转动踝关节等。术后3d,可协助患者坐起,自主进食和排便,进行简单的四肢伸展、屈曲运动,15~20min/次,3次/d。术后4d,可指导患者下床站立、缓慢行走,20~30min/次,1~2次/d。术后一周对患者进行疾病宣讲,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30min/次,4次/周。连续治疗1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疗法,术后24h内由心理治疗师评估病房环境,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情况,沟通治疗方式,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协助患者完成相关量表评分。术后1d通过访谈的方式寻找问题,分析患者发生抑郁情绪的原因,通过临床实验证据,纠正患者不正确的观点,引导患者将注意力放到生活中其他地方,通过正确的认知和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式摆脱对疾病的困扰。通过想象厌恶疗法,引导患者想象因不良情绪导致的运动量不够会引起心梗的复发,不利于心脏恢复,增加再次入院的概率,通过厌恶想象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提高康复运动的积极性。肌肉放松疗法引导患者感受肌肉收缩和舒张的过程,通过增加对肌肉的压力传达降低患者感受反应,达到身心放松的作用。在舒适的环境中,通过对上肢、下肢、肩颈部、胸腹部等肌肉收缩的控制,唤起对身体肌肉的支配,达到对运动的正常耐量。每隔一周评估一次患者情况,纠正错误观点,巩固核心信念,改变认知。1次/周,1h/次。连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血清学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采取患者静脉血5mL,使用迈瑞MindrayBC-5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查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心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②情绪状况。根据BDI评分、功能失调态度量表(dysfunctional attitude scale,DAS)量表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改善情况[8],根据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9]。BDI量表总分63分,分数越高,抑郁情绪越重;DAS量表由40个项目构成,采取1~7级评分法,总分40~280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失调越严重;MBI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MoCA量表总分30分,分数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发生水肿、乏力、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个月后PLT、ANP、CRP以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情绪认知状况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个月后BDI、DAS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BI、MoCA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发作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个月后的心肌梗死发作次数、时间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PCI可有效重建STEMI患者冠状动脉血运,但因血栓、基础疾病、心理干预等情况,可能导致患者心梗的复发,患者因病情恶化、反复手术、恐惧情绪等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伴发抑郁状态。现代医学强调,不仅要治疗患者的躯体疾病,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多项研究表明个体在经历创伤事件后极容易造成患者的消极情绪,导致康复治疗很难进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心脏康复治疗依赖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运动训练以此恢复心功能。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认知以及行为疗法,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治疗患者的抑郁状况,促进疾病的恢复。基于认知行为疗法对心理治疗的显著效果,本研究从血清学指标、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等方面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PCI术后STAMI患者的效果。


本研究中发现研究组的BDI、DA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BI、MoCA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脏康复护理可以减少PCI术后STAMI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提高预后生活质量。认知行为疗法通过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强调行为变化,引导患者跳出固化思维,改善不良情绪和行为。相关研究也表示认知行为疗法可对不良情绪作出积极有效的指导,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积极性,调动康复护理的依从性,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患者抑郁状态好转后,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疾病好转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本研究中发现研究组PLT、ANP、CRP以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肌梗死发作次数、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表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PCI术后STAMI患者改善心肌血清学水平和心肌梗死发作情况。相关研究表明心肌梗死与抑郁症之间的作用机制可能与PLT的异常激活、ANP异常分泌以及炎症因子作用有关。STAMI患者因血运情况的异常,导致PLT在血管内聚集发生异常,5-羟色胺作为神经递质常出现PLT密集区含量更高,导致患者抑郁状态的发生;ANP会向大脑皮质传递心脏指令,ANP减少会降低大脑反应的灵敏性,造成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等症状;CRP以及IL-6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增加会增强核因子-κB的表达,进一步加重抑郁症状。抑郁情绪的发生会加重疾病的进展,当患者精神状况好转时也会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促进疾病好转。同时也有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确实能改善心肌梗死的发作情况,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不正确认知,建立新的健康观念,巩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改善了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PCI术后STAMI患者改善心肌血清学水平和心肌梗死发作情况,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小,且为单中心研究,研究普遍性受限,后期需进行多中心的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

作者:韩会会,毛明月,冯欣,杨铭霞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来源:中国疗养医学2023年第32卷第3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