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以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为基础的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效果观察
作者: 杨烁 等 来源:心脏康复网发布时间:2023-06-2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为各种心脏病终末阶段,患者泵血功能持续下降,严重会累及肝脏、肾脏等部位,威胁生命安全。目前CHF治疗以药物为主,但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较差,单一用药效果不佳,传统观念认为CHF患者应减少体力活动,但长期活动量较少易造成患者运动耐力降低,增加血栓发生风险。心脏康复为CHF患者二级预防方案,以运动康复治疗为主,可辅助药物提升疗效,心肺运动试验能够实时检测患者不同负荷下的二氧化碳排出量及氧耗量,有效评估其运动耐力及心肺储备功能,判断患者病情恢复程度,从而合理调整运动方案。基于此,本研究在CHF患者中采用以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为基础的运动康复治疗,分析其对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CHF患者114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男27例,女30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8.42±2.31)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11±1.53)年;心功能分级:Ⅰ级12例,Ⅱ级14例,Ⅲ级15例,Ⅳ级16例。观察组男31例,女26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8.53±2.35)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15±1.62)年;心功能分级:Ⅰ级11例,Ⅱ级15例,Ⅲ级14例,Ⅳ级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相关诊断为CHF患者;②精神无障碍;③各项生命体征稳定;④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者;②肢体功能障碍,无法参与研究者;③患严重感染性疾病者;④合并有严重心律失常者;⑤失访或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干预,给予吸氧、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抗心力衰竭治疗,由护理人员监督进行30min左右的快步走,以患者耐受为宜,1次/d。


观察组实施以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为基础的运动康复干预,均于医院康复治疗室在治疗师监测下实施:①建立档案:护士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制作档案,包括姓名、年龄、心功能分级、联系方式等。②组建干预小组:对患者进行针对性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心理干预、体能及标准化管理等,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训练方式及运动耐力检测方式(6min步行实验),根据患者病情状况针对性制定康复干预方案,并适当增加一些娱乐活动,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③运动方式:抗阻训练、跑步机及功率自行车等,康复师根据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结果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运动。④运动强度:以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结果为标准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训练强度保持在60%~85%范围内,根据患者心率及耐受程度持续性调整,若患者可耐受,则以每次5%循序渐进递增。⑤运动频率:运动时间由短至长不断调整(一般从30min开始,若患者不耐受,可减少至20min,不可超过1h/次;后期患者可耐受长时间运动后可设置5min左右间歇时间)。⑥运动监护:患者进行康复运动过程中需采用运动心肺测试系统实施监测,做好运动前及运动后的热身、放松运动;若患者运动期间出现头晕、脸色苍白等不适反应须立即停止;若患者恢复较好,可适当减低运动强度继续运动,及时找出引起患者不适反应的原因并针对性调整运动方案。两组干预时间为1年。


1.4 观察指标


1)心肺功能干预前、干预后采用运动心肺测试系统(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型号:Oxycon Mobile)评估,采用功率自行车,根据患者病情状况,选择适宜功率负荷,测试并记录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carbon dioxide ventilation equivalent slope,VE/VCOslope)、峰值氧耗量(peak oxyge nconsumption,peakVO2)及无氧阈氧耗量(oxygen consumption at theanaerobic threshold,VO2AT)。


2)生活质量干预前、干预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从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躯体功能(physical function,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MH)、生命活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等8个维度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共计36个条目,最高评分100分,评分高表示生活质量好。


3)心血管不良事件统计并比较两组干预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力衰竭加重、心源性再住院、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肺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心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E/VCO2slop低于对照组,peakVO2、VO2AT高于对照组(表1,P<0.05)。



2.2 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BP、PF、RP、RE、MH、VT、SF及G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2,P<0.001)。



2.3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3,P<0.05)。



3、讨论


CHF发病率、死亡率较高,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肾功能损害等,目前多采用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但病情不稳,身体机能较差,仍须辅以适当的运动以改善心功能。因此,CHF二级预防尤为重要。心脏运动康复以制定运动处方为核心,而客观评估患者运动耐量在运动处方制定及效果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VE/VCO2slop、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eakVO2、VO2AT高于对照组,BP、PF、RP、RE、MH、VT、SF及G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以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为基础的运动康复治疗对改善CHF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效果确切,利于减少不良事件。运动康复治疗在心脏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能通过规律性有氧运动抑制患者左心室重构,增加血管内皮心肌灌注,减小外周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运动耐力,故运动耐量评估可有效反映患者运动康复情况。心肺功能是评估患者心脏康复运动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心脏康复能够提供患者以运动康复为核心的长期服务,包括运动处方、营养行为饮食及心脏危险因素改变等。心肺运动试验能够有效评估患者心衰程度、运动耐力及临床疗效,并可判断预后,常用指标包括VE/VCO2slop、peakVO2及VO2AT。peakVO2与心功能循环状态有关,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重要指标。VE/VCO2slop反映患者通气效率,心衰患者在缺氧、通气灌注失衡等因素作用下易造成CO2分压降低,导致VE/VCO2slop水平升高,是预测心衰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因子;VO2AT标志无氧运动的开始,水平越低则患者心衰症状越严重。


心肺运动试验具有方便、无创、易重复等优点,检测数据真实可靠,能够根据患者病情状况有效测定运动强度及方式,在运动处方制定、疗效评估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其主要是对运动过程中患者血压、心电图及气体代谢参数等进行持续性无创监测,能够有效反映其最大运动耐力,对心脏储备功能进行针对性的客观评价,根据各项测量值监测运动强度并指导患者制定运动处方,进而反映患者病情状况及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以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为基础的运动康复治疗可增强CHF患者心肺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改善,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