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为终身性疾病,运动是防治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这在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在分析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机制及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从个性化运动处方制订流程入手,开展对2型糖尿病患者制订运动处方干预进行述评,希望为糖尿病患者制订个性化运动处方提供借鉴。
1、2型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表现的全身性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分1型和2型。2型糖尿病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指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这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发生发展的,并以人体代谢障碍、血糖增高、血脂异常等为共同特征的慢性代谢内分泌病症。近几年,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源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按照2018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标准,我国约有1.298亿人罹患糖尿病。人们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发病是否可以被预防或延缓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而在此之前只是在理论上强烈支持行为方式和药物方式干预的可行性。积极的运动锻炼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作用已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业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医学界的共识,即运动可称为防治2型糖尿病的金标准之一。
2型糖尿病是终身性的疾病,药物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效果尚不理想。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外在表现,更多药物所起到的作用是抑制血糖,治标不治本。例如症状严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注射胰岛素来降血糖,胰岛素的过多注射会形成更为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的过量释放又会加剧2型糖尿病的饥饿程度,患者只能增加饮食次数缓解不耐饥饿感,进一步增加糖摄入,形成恶性循环。日益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会加剧高血糖患者身体状况的恶化,胰岛素注射的区域通常脂肪堆积更为严重,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而运动疗法不仅不会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经济支出,还可以通过减重耗糖来缓解胰岛素抵抗症状,运动结合着饮食控制,真正做到减少糖摄入、增加糖消耗的核心目的,能够起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真正做到从源头上理想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在这样一个科学的医学共识基础之上,运动康复人员通过制订科学、严谨、实用和更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非药物治疗的实施途径。运动治疗能够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运动还带来了患者血压、血脂水平的积极调整,体质量指标呈现更为全面的恢复,身体不断释放出健康信号,减缓2型糖尿病患者来自身心不同层面的痛苦,并能降低高血糖所引发的多种并发症的发病率。
2、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机制
科学研究显示,系统的运动锻炼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肥胖、结肠癌、乳腺癌、焦虑和抑郁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的证据越来越多。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规律运动的益处包括改善糖耐量和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值,同时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病患的身心状态。其机制是有氧运动为主时,肝脏和肌肉内的储存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为运动人员提供能量供应,同时血糖值逐渐下降,高血糖的状态得以科学的缓解。运动后,肝脏和肌肉又使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使血糖持续下降,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可以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一定量的力量训练增加肌肉含量,进而增加机体安静时的代谢率,增加安静时糖的供能,降低胰岛素的需求量,运动提高了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缓解胰岛素抵抗。力量训练在提升血糖控制能力、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应激及降低炎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3、2型糖尿病个性化运动处方制订
在国家大力推广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健康中国,离不开全民的健康。随着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2021年新一轮《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等文件出台,明确指出要加快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依据运动处方的制订流程:一般性的检查→临床检查→运动负荷试验及体适能的测试→全面健康评估→制订运动处方→预实施运动处方→运动中医务监督→对所制订的运动处方进行修改和微调→继续实施调整后的运动处方→运动处方实施后的效果评估→重新制订新的个性化运动处方。根据运动处方制订程序,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全面系统的评估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体适能测试及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结合医疗建议,进行个性化运动处方制订。
3.1 运动处方的制订程序
了解病情,排除运动禁忌证:在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前,医生应对其病情有所了解,从而排除运动禁忌证,并结合并发症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考虑。
3.2 评估当前运动水平
对2型糖尿病患者当前运动水平(体力活动水平)进行了解,最近1w运动量,运动方式,时间强度等,参考运动水平评估标准,明确患者当前运动水平。
3.3 个体化选择运动方式
选择患者喜欢并能坚持的运动方式,是确保运动持续进行的重要因素。运动项目选择大肌肉群、多个肌肉群参与的运动项目。做到上下肢肌肉群兼顾,有氧耐力运动和力量运动兼顾。
3.4 合理设定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合理有效的运动强度可以使2型糖尿病病情具有理想的控制、降低血糖作用,并改善患者全身各脏器的功能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中等强度的运动量是最为有效的降糖运动量。而制定合理的运动量必须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具体每天运动时间可分次累计,但每次持续时间应=10min。每周运动频率也很重要,应达到5~7次,且至少隔天1次,尽量避免连续2d或以上不运动。
3.5 运动的注意事项
患者在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应随身携带糖块,在血糖较低的情况下随时服下,避免低血糖发生。运动训练中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相对固定,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运动前应将胰岛素注射在腹部,有条件者最好在运动前和运动后各测一次血糖。注意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写明姓名年龄住址电话等。
3.6 运动处方的实施
患者开始运动时应循序渐进。此外,运动处方也不能一成不变,应及时进行调整。运动处方的调整涉及运动项目、同一运动项目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的变化。
4、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模板及分析
基本作用是改善对血糖的控制。保持/降低体质量及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运动模式为有氧运动,抗阻训练,运动强度为中等,运动所需时间150min/w(中等),要取得更大效果,则需时更长,3组(8~10次/组)由全身主要肌群参与的抗阻运动,负重量以举起8~10次者为合适,运动次数为3~5d/w,隔天一次,特别考虑:(1)若血糖>300mg/dl或>240mg/dl而尿中有酮体,则应延迟运动。(2)若服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剂,则应于运动前、运动期间及运动后测量血糖水平。(3)测试及训练前,调节碳水化合物和(或)胰岛素的摄取量;若血糖量<80~100mg/dl,则应进食碳水化合物,运动前之最佳血糖水平应为120~180mg/dl。(4)晚上进行运动锻炼,会增加夜间血糖低的风险。选择固定时间进行运动处方实施。一般餐后1h开始运动(早餐后或午餐后,或两餐后都开展)。(5)由于病人发生损伤后恢复能力受损,进行运动时必须小心,以减少下肢受伤的机会。(6)穿着合适鞋子,注意足部卫生。(7)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脏负荷,预防心绞痛。(8)补充足够水分极为重要。(9)运动时应佩带糖尿病人识别证。(10)自主神经病变可能与无症状(隐性)的局部缺血、直立性低血压和(或)迟缓的心率反应有关;而患有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于过热环境中进行运动可加剧出现中暑的风险(热感觉减弱)。(11)向患有特定并发症的病人处方运动时(如视网膜病变及周边神经病变),应多加注意。
4.1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基本作用分析
2型糖尿病的运动处方干预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科学的治疗过程,其核心基础是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这是一项体医融合的实践活动,其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制订个性化的运动训练计划,既要考虑患者身体状况,同时能够有效地控制机体血糖浓度。
4.2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模式分析
运动形式因人而异,须依据病患的个人生活习惯、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居住环境及糖尿病病情严重而酌情选择,实际生活中运动往往不好控制,反过来对血糖产生不好的影响。通过运动干预糖尿病患者,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先选择中低等强度的有氧与无氧运动项目,相关国内外文献论述过不同疾病的运动处方,也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3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强度的分析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不同条件下的运动强度对人体的结构、功能及某种功能具有不同的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在实施运动治疗的过程中,确定有效的运动强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运动强度过小,不会产生有效的运动刺激,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能产生良好的运动治疗效果;运动强度过大,运动刺激引发2型糖尿病患者较强的生理反应或不良的生理反应,可能会引起不良症状或使病情恶化。不建议运动强度高或有危险性的运动;形成运动时间、运动量等规律,有利运动的效果。
国内外有关运动治疗糖尿病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长期十年以上的运动训练性治疗糖尿病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常以运动中的有效心率———靶心率来反映运动强度的指标。在实际运动中有效心率范围最好是按运动耐力试验的结果来制订。考虑到运动的安全性、有效性,最重要的是确定运动强度,其核心目标是要合乎改善代谢和心血管功能。研究表明,中低强度的运动强度在改善血糖控制和机体功能状态的持久性上并不亚于高强度运动,并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
4.4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实施时间的分析
在运动治疗的方案中,运动时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包括每天的运动时间节点的选择,更是关注每一次运动时间的选择。大到每一次运动计划总体运动方案时间的控制,小到每一天餐前或餐后运动的起始时间的计算及各种不同运动项目在执行中都需要精确计算和充分考虑。因为这些时间的变化影响餐前餐后运动的起始时间。关于餐前/餐后运动的起始时间的选择应该因人而异,时间的选择应该与病人的实际情况(疾病发展阶段,血糖稳定情况,药物选择,饮食习惯)相互依托,其真正的本意是抑制病人餐后血糖的上升,提高病人的生活幸福感,因此建议餐后60~120min进行运动锻炼效果更佳,并观察餐后不同时间运动对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大量实验研究显示,降血糖作用最佳的运动锻炼时间为用餐后90min内进行运动锻炼,60min次之。适宜强度的运动可以获得明显且持久的效果,餐后运动选择的最佳起始时间,餐后运动对降低血糖高峰,实施血糖目标控制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4.5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持续时间的分析
多个研究显示,糖尿病病人运动一次持续30min以上可以显著的降低血糖48h,因为每次运动所消耗的肌糖原需要48h才可以得到补充。因此运动应该循序渐进从最开始的10~15min逐步慢慢增加到有效的并且充分适应的运动时间为止。
4.6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频率的分析
运动频率是指在一次运动过程中所完成一个运动项目的次数、组数,运动时间占总运动时间的比例及间歇时间的长短。运动频率往往与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改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对运动治疗有着正态显著相关的效果影响。
运动治疗在糖尿病方面的研究表明,一次锻炼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调节时间在36~72h起到最优效果,因此实施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的运动频率应保持在3~5次/w为最适宜。隔日运动或者6d/w运动1d调整休息也完全可以,一般认为实施频率以3~4次/w为宜,依具体运动量而定。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运动间歇超长,已经获得的胰岛素敏感性就会降低,则运动效果及积累作用就会减少,就起不到有效的疗效。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的患者,坚持每天运动1次是最理想的。每日每次在运动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上应有所不同或听取专家的意见和指导。如果糖尿病患者在实施一次综合性运动项目治疗或单一项目分组运动治疗时应考虑运动频度对运动治疗效果的影响。
4.7 对2型糖尿病者运动处方特别考虑的分析
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执行运动处方过程中,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即注重个体化治疗。并非只要运动就可以治疗2型糖尿病,只有根据2型糖尿病的疾病特性、患者身体状况、自身身体素质及不同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量对机体的不同影响来制定运动处方才能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不适宜的运动项目及运动方式反而会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有超重/肥胖现象,同时也要考虑到有关超重和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相关信息。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有CHD发展趋势或已经发展成CHD,在实施运动处方时,要考虑心脏病病人运动处方的制订与实施。另外,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实践认为,有以下并发症和疾病的患者不适宜采用运动疗法包括:急性感染糖尿病、肾病、重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空腹血糖立位低血压、运动中呼吸费力、头晕、运动后疲劳恢复阶段等。
综上,根据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规律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施治,目前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还处于泛科学状态。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的困难,无法满足不同病情、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素质患者的需要,同时运动处方专业人员配比不足,运动难以量化,难以监控,使得运动治疗糖尿病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研制个性化运动处方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运动疗法的关键前提。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