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运动康复疗法配合肠内营养改善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耐力、代谢水平的影响
作者: 张海霞 来源:中国农村卫生发布时间:2023-10-24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主指心肌病、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等因素导致心肌损伤,致使患者心肌结构、心功能发生变化,导致心室泵血、充盈能力下降,是老年群体常发心内科疾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液潴留、乏力等。慢性心衰症状体征早期并不明确,诊疗难度较大、预后差、病程复杂,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传统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并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导致患者体力活动减少,非心源性循环功能减弱,心衰加重,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运动康复疗法是心脏康复的重要部分,能够提升患者心肺肾等脏器功能,配合肠内营养,满足患者心肌能量需求,对提升患者心功能、增强患者运动耐力与代谢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98例慢性心衰患者为例,观察运动康复疗法配合肠内营养的实际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8例,均符合慢性心衰诊断标准,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超过45%,无精神、认知障碍,沟通能力良好;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病变,近3个月内存在心绞痛,血钾水平异常或近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56~82岁,平均(69.12±5.96)岁;病程1~19年,平均(10.06±1.14)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23例,Ⅲ级26例。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57~82岁,平均(69.53±5.75)岁;病程2~19年,平均(10.51±1.20)年;NYHA分级:Ⅱ级24例,Ⅲ级25例。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药、营养心肌药物、硝酸酯类、利尿剂等,并予常规护理、健康宣教、普通饮食等。观察组此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疗法联合肠内营养。运动康复疗法:①平地步行锻炼。患者入院第1周,在护士监护下,每次步行100~150m,每日两次。入院第2周,依照患者身体情况酌情增加步行距离,最大距离为500m,每日两次。②医疗体操锻炼,以患者颈肩部、上肢屈伸、环绕等活动为主。入院第1周,每日训练1次,每次两组,每组坚持锻炼3分钟,10分钟内完成两组锻炼。入院第2周开始,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增加训练次数。③有氧运动,通过有氧训练仪展开有氧训练,以骑车运动为主。入院第1周,每周骑行3次,每次间隔1~2天,每次骑行10分钟。第2周开始,依照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延长训练时间。肠内营养:选择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20g/听),每日1听,必要时将营养剂添加如流质/半流质食物中。若患者无法口服,可采取鼻饲供给。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LVEF。②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耐力,使用6分钟步行试验测量运动耐力。③两组治疗前后血脂代谢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试剂盒检查TC、TG、HDL-C、LDL-C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表1)



治疗前两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LVEF水平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比较(表2)



治疗前:观察组(110.63±12.02)m,对照组(112.52±10.36)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4,P>0.05)。治疗后:观察组(337.52±35.41)m,对照组(246.89±20.52)m,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15.501,P<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代谢水平比较(表2)


治疗前两组TC、TG、HDL-C、LDL-C水平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逐渐上涨,死亡率居高不下,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慢性心衰作为所有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表现,具有预后差、病情反复、危险性高等特点,导致患者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指出,慢性心衰不仅要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还要配合运动、饮食、精神等方面进行整体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慢性心衰因长期卧床导致运动能力下降,不仅会影响患者运动耐力、代谢能力,直接为患者心功能带来负面影响。选择适当强度进行正确运动,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对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运动康复疗法的应用,由低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增加运动强度。依照患者喜好与病情参加健美操,后期逐渐更改为耐力性更持久的排球、羽毛球等运动,通过多系统、细胞因子、组织等方面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增强患者代谢水平。在慢性心衰发展过程中,心肌能量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加速了心肌重塑进程,加重了循环瘀血程度,增大了患者胃肠道负担,导致患者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厌食等。慢性心衰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机体应激反应参与其中,促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合成加速其释放,导致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上述因素导致患者营养不良,严重时甚至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加重患者病情。肠内营养下,能够短时间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增强患者身体免疫力,降低炎性因子产生及心肌损伤;改善患者肠道功能,预防肠内菌群过度繁殖,保障机体营养工序平衡,为心肌收缩供给能力,改善心肌收缩力不足情况。运动康复联合肠内营养,通过外部增强身体机能,内部补足患者营养需求,全方位提高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正常代谢,增强患者体能。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心功能参数与运动耐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血脂代谢水平高于对照组。可见,运动康复训练结合肠内营养治疗,显著增强患者心功能,提升患者运动耐力,调整患者代谢水平,促进患者预后。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时,应加强运动康复训练,积极补充肠内营养,保障患者运动能力,避免患者营养不良,增强患者心功能、运动能力,促进血脂代谢,以此延长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略

作者:张海霞

单位:甘肃张掖市山丹县人民医院

来源:2021 年第 24 期 · 中国农村卫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