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无创心排在心脏术后指导液体治疗的临床应用
作者: 来源:心脏康复网发布时间:2023-11-13

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均可能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心功能障碍,再加上心脏手术的影响,患者处于围术期的心脏组织灌注常处于边缘状态,心脏术后的液体治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心脏手术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无创心排是一种新型的现代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具有经济性、无创性等优势。本文就无创心排在心脏术后指导液体治疗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108例,女性92例,年龄范围为20-74(56.5±20.9)岁。疾病类型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72例,瓣膜置换术128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100例。


纳入标准:

(1)收缩压(SP)<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大于30mmHg;


(2)尿量<1ml>100次/min、中心静脉压>5cmH2O。


排除标准:

(1)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大剂量血管活性药或IABP、ECMO等仪器维持循环患者。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心排监测结合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液体用量、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水平(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NT-proBNP、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肺水肿和心力衰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专业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MAP、Lac、ScvO2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8个小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cvO2提高,Lac降低(P<0.05)。观察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6551a92ec9767.png


2.2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降低(P<0.05)。此外,观察组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6551a95471e98.png

3 、讨论


心脏手术患者处于围术期的心脏组织灌注常处于边缘状态,心脏术后的精准液体治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心脏手术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无创心排是一种新型的现代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具有经济性、无创性等优势。通过无创心排进行有效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对患者的ScvO2、Lac、MAP指标实施动态监测及实时调整,可更加及时合理地实现容量控制,对心脏术后患者液体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cvO2提高,Lac降低。提示,无创心排监测组可更快的达到治疗要求,与其他相关医学文献报道一致。NT-proBNP是临床上判断心力衰竭和反映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无创心排有改善临床预防的作用。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降低,提示,无创心排可使患者更早地脱离呼吸机,减少ICU停留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观察组肺水肿和心力衰竭发生率更低,提示无创心排有助于改善临床治疗效果,这和相关文献报道一致。


无创心排能动态反映心脏术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同时可监测外周血管阻力,能及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指导液体管理,对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略

作者:黄伟 程国栋 朱春磊 李小芳

来源:鄂州大学学报第28卷第2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