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EMDR)在缓解心脏疾病患者运动恐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 唐启群 等 来源:现代养生发布时间:2023-11-15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临床上对于心脏疾病的认识不再仅仅局限于治疗的层面,而是更加重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以达到良好的预后康复目的。心脏疾病患者中尤以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分级≤Ⅲ级的患者)康复后运动依从性最差,易引发对运动的回避和恐惧心理。大量医学相关数据表明,良好有效的康复运动是减少心脏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和疾病预后康复的重要措施,可减轻心脏疾病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影响,使患者躯体、心理以及社会功能上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对维护其生命安全和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近年来,快速眼球运动脱敏与再加工(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EMDR)作为专注于处理创伤恐惧记忆及其缓解相关的压力症状的新兴手段和辅助疗法,临床上该技术多应用于针对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干预,在缓解和降低恐惧心理方面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应对低血糖引发的恐惧。由于心脏疾病患者缺乏对疾病治疗、康复预后等相关专业知识教育与指导,其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意识和行为较差,患者极易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从而对疾病康复过程中的运动产生恐惧感,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康复预后效果不理想。因此,缓解和降低患者运动恐惧感,提高患者对康复运动的依从性愈发重要。通过对心脏疾病患者运动恐惧现状和影响因素、EMDR的研究现状和领域以及EMDR在缓解恐惧心理领域的创新应用进行系统综述,为EMDR在缓解心脏疾病患者运动恐惧中的应用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依据。


1、心脏疾病患者运动恐惧


1.1 相关概念


运动恐惧由Kori于1990年提出,是指因害怕活动或身体锻炼对机体产生伤害或再次损伤,对身体活动或运动产生极度恐惧心理。有学者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运动恐惧症,用于描述患者“由于易受疼痛伤害或再次受伤的感觉而对身体运动和活动产生过度、不合理和虚弱的恐惧”;学者胡文将“kinesiophobia”汉译为恐动症;其常常与恐惧-回避模型联系起来理解。直观表达患者对活动或运动的一种心理状态。2012年瑞典学者Bäck等首次将运动恐惧这一概念运用于冠心病心脏疾病患者,该疾病患者群体极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极大影响其运动恐惧水平,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1.2 影响心脏疾病患者运动恐惧的相关因素


临床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心脏疾病运动恐惧的人口社会学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职业状态等。分析老年心脏疾病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其躯体功能差,容易对运动产生恐惧心理。其中,运动恐惧水平也与发病时间及性别关系较大,在心脏疾病急性发作之后,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恐惧水平逐渐降低;女性患者的运动恐惧水平均值普遍高于男性患者。病程方面,患者运动恐惧水平与入院时间长短成正相关,患者长时间的住院导致临床表现较差,恐惧水平较高。其次,焦虑恐惧症状是影响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的主要心理因素。研究显示,当患者发生心脏疾病后,运动水平的降低与患者恐惧焦虑心理的水平升高有着密切的关系。Farris等人的研究指出患者的焦虑敏感性会导致患者对运动的恐惧增加。焦虑敏感性是指对焦虑或相应身体感觉产生的恐惧感。有关研究发现参与心脏康复的患者焦虑敏感性普遍升高。综上所述,老年心脏疾病患者极易受疾病的影响,进而产生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引发对运动的排斥恐惧,针对以上不同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迫在眉睫。


2、EMDR概述及应用领域


2.1 EMDR概念


EMDR是一种针对焦虑的短期心理疗法,其目的是帮助受访者从过去的负面经历中寻找负面恐惧因素,从而对当前令人痛苦的负面恐惧因素进行脱敏,并将采取适当的行动参与到未来治疗的过程当中。EMDR可通过眼球运动或者听觉加工来释放中枢神经系统的压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双侧节律性刺激的应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左-右触觉或听觉双侧刺激引发放松反应等相关的生理反应,来消除疾病记忆引起的不适感,从而实现对疾病记忆的再处理和整合。


2.2 EMDR基本技术


EMDR从技术形式上可分为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两个方面,认知技术主要是通过帮助患者对病情进行明确的认知,使其对病情具备认知的自主思维,并通过ABC理论增强患者的积极信念,指出并纠正患者的消极认知和思维,改善极端的偏执信念,达到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积极的认知及态度的干预目的。行为技术是指对患者进行包括躯体、心理等治疗性措施和实施眼动脱敏技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其自行进行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从而降低患者对负性情绪的敏感认知,以降低对疾病的恐惧负性情绪。该技术通常分为八个阶段如图1,前3个阶段属于认知技术,包括借助谈话了解患者的恐惧源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相关治疗性措施来放松患者情绪从而找出患者对恐惧事件的负性认知,并提出相关积极认知。其余阶段属于行为技术阶段,通过眼动脱敏和双侧节律性刺激来确保患者负性认知得到处理和缓解。


655460c6d36e6.png

2.3 EMDR的应用领域


EMDR在国外被开发多用于治疗重大创伤疾病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已作为该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EMDR在治疗和预后的渐进持续性方面优于其他心理干预疗法,近年来,该方法作为心理治疗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创伤性疾病,通过国内外研究分析,以验证它对焦虑、抑郁、恐惧等其他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有效性。这种技术已被用于解决不同的人群和问题,例如儿童、虐待受害者以及焦虑和抑郁症的治疗;此外,EMDR被用来缓解由身体相关基础疾病引起的心理症状,例如截肢患者的肢体疼痛和慢性疼痛。尽管国外学者对EMDR治疗恐惧心理有许多研究,但国内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仅限于缓解创伤后负面情绪和抑郁症的干预疗法,对EMDR应用于心脏疾病运动恐惧的分析研究较少。因此,在干预方法中探索EMDR疗法对于缓解心脏疾病患者的运动恐惧心理的有效性,并将会为缓解或降低心脏疾病患者运动恐惧心理提供新的干预措施。


3、EMDR在心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3.1 EMDR对心脏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受疾病和躯体的影响,心脏疾病患者容易出现对疾病预后康复运动恐惧的不良心理情绪,不仅对患者心理认知产生负面影响,同样影响患者的后续康复。通过EMDR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向患者植入并强化积极心理因素,对心脏疾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以及康复训练指导后,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认知情绪得到了明显改善,且能够降低运动风险和心脏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积极心理得以强化,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预后康复运动锻炼中,使康复效果明显提升。


3.2 EMDR对心脏疾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心脏疾病康复运动锻炼具有效果慢、周期长等特点,部分患者可能会在锻炼期间产生抵触和恐惧心理情绪,不愿意坚持进行锻炼运动。既往临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心脏疾病患者对于心脏疾病预防行为意识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对疾病及康复知识知晓率不高,用药、饮食、运动等健康行为依从性普遍较低,易增加心脏疾病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进而加重家庭及社会负担。为提高心脏疾病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EMDR可通过认知行为干预,进一步缓解患者对运动的恐惧心理,结合患者的疾病相关信息和心理进行诊断性访谈,从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系统性的康复运动指导,促使其建立正确积极的康复运动方式,进而提高患者康复运动依从性和疾病的预后康复发挥着重要作用。


3.3 EMDR对心脏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


自我管理行为是依据健康相关行为理论、以管理心脏疾病患者康复运动及健康生活为目的行为,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可有效减轻疾病对患者身心的负面影响,更好的促进疾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升。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在疾病的治疗及康复过程采取个性化的干预方式对患者自身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遏制病情的发展。通过EMDR对心脏疾病患者恐惧心理的改善以及对康复运动积极心理情绪的强化,进而为预后康复运动计划的制订和康复运动行为的形成建立良好的心理基础,并促使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样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对运动恐惧的心理,并使患者运动康复的信心得到较大提升,继而在疾病预后乃至未来生活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更好的约束,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4、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EMDR作为心理治疗方式的一种,对患者疾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的心理问题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因此,在心脏疾病患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以缓解和降低患者恐惧心理压力为切入点,在系统性、科学性EMDR方案基础上根据患者建立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模式,通过对患者知、信行的管理和指导,促进心脏疾病患者身心机能的不断恢复,使患者对康复运动的恐惧心理得到缓解,达到增强患者对康复运动的依从性和健康自我管理行为养成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今后治疗心脏疾病干预研究的目标及努力方向。由于目前国内EMDR对心脏疾病恐惧心理干预的研究样本量偏少,尚无相对较为规范统一的干预模式,且EMDR易出现失访率较高的问题,未来国内外学者可多进行相关领域的积极探索,为心脏疾病预后干预提供更加丰富完善的方案。


参考文献:略

作者:王骞 杨娇 陈瑶 谷奕樊 唐启群(通讯作者)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

来源:现代养生 2023年10月第23卷第20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