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前期被定义为收缩压在120-139mmHg或舒张压在80-89mmHg的高血压患者。既往研究数据显示在没有高血压的成年人中,高血压前期的患者大约占了50%左右,对于这部分患者指南推荐进行运动相关的一些干预,然而除了有氧运动之外,像太极拳之类的可以帮助舒缓身心的运动是否具有额外的控制血压的作用,目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近期JAMA Open Network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于中国的RCT研究,探讨了这一话题。
本前瞻性、单盲、随机临床试验于2019年7月25日至2022年1月24日在中国两家三级公立医院进行。研究对象为342名18至65岁的成年人,其收缩压(SBP)在120至139 mmHg和/或舒张压(DBP)在80至89 mmHg之间,定义为高血压前期。参与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太极组(n=173)和有氧运动组(n=169)。两组均进行每周四次、每次60分钟的监督训练,持续12个月。主要终点是在12个月时的收缩压(诊室测量)。次要终点包括6个月时的收缩压以及6个月和12个月时的舒张压,以及12个月时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研究结果显示:在纳入的1189名患者中,342名(平均[标准差]年龄49.3[11.9]岁;166名男性[48.5%]和176名女性[51.5%])被随机分配到两个干预组:173名至太极组,169名至有氧运动组。12个月时,诊室收缩压的变化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差异为-2.40 mmHg(95%CI,-4.39至-0.41 mmHg;P=0.02),太极组的平均(标准差)变化为-7.01(10.12) mmHg,有氧运动组为-4.61(8.47) mmHg。6个月时办公室收缩压的分析结果类似(-2.31 mmHg;95%CI,-3.94至-0.67 mmHg;P=0.006)。此外,24小时动态收缩压(-2.16 mmHg;95%CI,-3.84至-0.47 mmHg;P=0.01)和夜间动态收缩压(-4.08 mmHg;95%CI,-6.59至-1.57 mmHg;P=0.002)在太极组与有氧运动组间有显著降低。
毅讯点评
本研究通过经典的RCT研究证明了每周四次的太极拳活动可以比传统的有氧运动进一步降低2mmHg的收缩压,在干预6个月和12个月的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都得到了验证。本研究初步为中华养生运动的降压效果进行了证明,为今后规范化的太极运动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证据。笔者多年前一直想做标准化的广场舞对心脏康复的疗效,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施。其实这些选题都是小而美的RCT研究设计,有机会获得一些重要的结果。
参考文献: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814872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