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肺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
作者: 来源:包头医学院学报发布时间:2024-04-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由于病程迁延呈进行性发展,除了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外,还存在活动受限、情绪障碍等其他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虽然药物治疗可以改善 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运动锻炼、呼吸训练等非药物疗法在促进患者肺功能康复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COPD全球倡议指出除药物治疗外,早期肺康复是稳定COPD的有效措施,至今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之一。肺康复训练是针对性改善肺功能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强调呼吸功能的锻炼,以帮助患者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肺功能指标能够明确患者的气流受限程度,是COPD患者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主要依据。为此,本研究在临床护理中引入肺康复训练,旨为能进一步提升患者肺功能状况,改善气道气流受限,提高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2年4月至2022年3月于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76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纳入标准:(1)均达到中华医学会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相关确诊标准;(2)年龄≥60岁;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交流障碍、认知障碍和意识障碍;(2)合并恶性肿瘤、肺结核、心力衰竭、气胸、肺栓塞、肺炎、严重躯体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用药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及不良反应预防、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肺康复训练护理,入院时及时评估患者具体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综合训练计划,即在院内教会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四肢肌力训练和有氧耐力训练;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监督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了解其恢复情况,以便调整康复护理方案,直至6个月后比较护理效果。

康复训练的具体措施:(1)呼吸训练:采用传统训练方式指导患者进行缩唇 -腹式呼吸。①缩唇呼吸:指导患者吸气时通过鼻部慢慢吸气,然后放松腹肌缩唇进行慢慢呼气,呼气时需模仿吹口哨样进行慢慢呼气4~6s,缩唇大小由患者自行决定,尽量保持统一。②腹式呼吸:指导患者取舒适的坐位、立位或卧位进行锻炼,采用吸鼓呼缩方式,即各放一手于胸前和腹部,保持胸部呈静态进行呼气,呼气时用手给予腹部压力,并尽量回缩腹部;吸气时对抗手给予腹部的压力,将腹部鼓起。保持每次呼气时间为吸气时间的2~3倍,一次练习20min,每天训练2次,训练时若发生呼吸困难需及时停止。(2)运动锻炼:①四肢肌力训练:通过上肢绕圈、手高于肩部等动作进行上肢训练,同时也可适当借助拉力器、举哑铃、扩胸运动等方式锻炼上肢肌力。通过下肢外展、内收、上抬、下蹲、关节屈伸等动作进行下肢训练,如快慢走、慢跑、爬楼梯等方式锻炼下肢肌力。一次练习10min,每天训练2次。训练时均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时间,如发现患者心率≥120次/min或血氧饱和度≤90%或呼吸≥30次/min需立即停止。②有氧耐力训练: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方案,如慢走、快走、跑步、上下楼梯和骑行等。锻炼时需以患者呼吸、心率增加在相应的程度内为限,如发现患者心率≥120次/min或血氧饱和度≤90%或呼吸≥30次/min需立即停止并休息,待恢复平静状态后方可再行锻炼,并告知降低运动强度与适当休息。院内锻炼时需有医护人员陪伴,院外锻炼需有家人陪伴,陪伴者需随时关注患者耐受情况,一次练习10~30min,每天训练 2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肺康复训练护理前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肺功能:采用意大利科时迈肺功能检测仪评价患者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第 1秒用力呼吸容积(forcedexpiratoryvolumeinthefirstsecond,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生活质量:应用临床慢阻肺问卷(clinicalCOPDquestionnaire,CCQ)评价,量表主要包含精神状态、功能和症状3个方面,分值越低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肺功能相关指标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COPD是具有较高患病率的慢性疾病之一,临床治疗一般通过应用支气管舒张剂类药物来延缓和控制病情,目前无彻底治愈的方法。患者长期受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老年患者,不但会加剧病情进展,而且对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所以,有效的肺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肺康复锻炼包括运动训练、健康教育等,目前主要应用于 COPD,旨在提高患者的身心状况。相关指南也明确提出肺康复治疗,尤其是运动训练,对COPD患者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和身体状况具有显著意义。但因肺康复内容较多,包括营养建议、生活指导、运动训练、行为干预等,涉及人员包括患者家属、营养专家、社会工作者等,整个康复训练投入较大,难以推广,故应选择相对简单、易操作的康复方案,并且不应脱离运动锻炼的核心内容。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康复训练后肺功能相关指标(FVC、FEV1及 FEV1/FVC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本研究肺康复训练中包括呼吸训练和运动锻炼,住院治疗期间和后续家庭康复时均开展健康宣教,根据实际情况鼓励患者制定适宜的训练计划,促进患者保持积极的生活状态。研究中采用的缩唇-腹式呼吸训练,通过改变呼吸节律和增强膈肌活动,使得有效通气量增加,增加潮气量,利于气体交换。此训练方式患者接受配合度高,长期坚持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症状,促进肺功能的稳定,为后续的肌力和耐力训练打下基础。研究中采用的运动锻炼包括四肢肌力训练和有氧耐力训练。四肢肌力训练可提高肌肉运动能力的同时可以带动辅助呼吸肌的肌力的增强,尤其是上肢活动范围的扩大改善了过度换气的症状,患者的呼吸困难有所缓解,下肢肌力训练的开展满足患者全身协调性运动锻炼的需求,提高运动耐力的同时改善气促症状,便于后续有氧耐力训练的开展。有氧耐力训练可改善运动耐力,是在患者四肢肌力训练配合度较好的情况下进行运动耐力的提升,训练过程中需指导患者配合前期的呼吸训练。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随着有氧运动耐受增加,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训练量。李朝英等有相似研究报道,说明有氧运动的干预效果较好,有氧耐力训练提高肺活量的同时还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状态,增加心输出量,减少气短等呼吸急促症状。整个肺康复训练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开展,训练设备经济安全、训练方法简单快捷,患者易于接受利于执行,配合积极度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在老年 COPD护理中引入肺康复训练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增加患者运动耐力,从而提升肺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文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上述观点,治疗组经肺康复训练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通过有效的呼吸训练能改善患者呼吸肌功能, 协调胸壁运动情况,从而提升潮气量和减少呼吸频率,进而改善呼吸情况,增加活动耐力。结合呼吸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肌力和耐力训练可不断增加患者肺活量,使肺部功能得以显著提升,患者活动能力增强,有利于帮助其恢复日常生活,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合。

综上所述,老年 COPD患者的护理中引入肺康复训练效果显著,更有利于提升患者肺部功能,增强运动耐力,促进日常生活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