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心肺康复运动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 杨菲 吴丹 焦红萍 来源:黑龙江科学发布时间:2024-08-12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房颤的发病率不断提升,不仅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对其日常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导致血栓、心脏衰竭等疾病。房颤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治疗房颤的微创介入手术,通过导管传输射频能量以达到减少或消除房颤的作用。房颤射频消融术具有成本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手术技术较为成熟,现已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房颤射频消融术在有效治疗房颤的同时,患者也存在心肺耐力恢复较慢、睡眠障碍等身体不适现象,难以满足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和正常生活的需要。为提高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恢复速度和康复质量,通过术后心肺康复运动等方式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本研究通过分析心肺康复运动的主要内容,建立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各项指标对比,分析心肺康复运动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影响。


1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计划


心肺康复运动是在传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应用器械和锻炼方式进行的康复训练,基于此,心肺康复运动方案应当以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和术后恢复情况为基础,按照科学性、合理性的要求制定康复运动方案,逐步提高患者康复运动训练量,以改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 应当关注患者的身体恢复状态,一旦出现任何不良情况应当立刻停止康复运动,调低计划运动量。心肺康复运动主要在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手术后开展训练,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①训练计划的制订。术前了解患者身高、体重、运动情况、基础疾病、心肺功能、过敏药物等情况,进行血糖、血压等基本项目检查,根据患者身体素质制定心肺康复运动训练计划,并预设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设定好应对方案。


②术后1d训练计划。观察患者术后的基本情况,等待麻醉药劲过后,按照护理人员制订的心肺康复运动训练计划开始运动,并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1d内的心肺康复训练主要在下肢肌群,可以利用训练座椅将运动强度调整至30%,靶心率设定为小于症状限制性心率的30%,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时调整运动强度。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相关的注意事项,控制患者术后恢复和心肺康复运动训练中出现的焦虑情绪,提升患者康复治疗信心。


③术后2d训练计划。扩大患者的心肺康复运动训练范围,带动全身肌群运动,调整心肺康复运动强度。利用训练座椅将运动强度调整至50%,进行全身肌肉群训练,将靶心率设定为症状限制性心率的30%~50%。心肺康复运动中观察患者身体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降低其运动强度。护理人员安排患者进行适度进食进水,与患者讲解心肺康复运动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加深患者对心肺康复运动的理解。


④术后3d训练计划。根据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继续增加其运动强度,同时增加患者的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时间,将靶心率设定为症状限制性心率的40%~50% ,同时开展一定程度的功能训练,安排患者下床站立、在室内行走,每次活动时间不宜过长,每次间隔30min以上。


⑤术后4~ 5d训练计划。患者可进行适度的有氧训练,将靶心率设定为症状限制性心率的50%~60% ,在家属陪同下在平地缓慢行走,每次行走距离不超过100m,同时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增加部分负重训练项目,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⑥术后6~7d训练计划。按照患者的恢复情况将其调整为有氧耐力训练,再次加大其训练强度。将靶心率设定为症状限制性心率的60%~85%,运动训练形式包括上下楼梯、户外散步等,同时辅助适当的饮食调整和术后身体检测,观察患者心肺等功能的恢复情况。


⑦术后7d后的训练计划。保证患者每天维持一定的有氧耐力运动强度,并持续进行训练干预,不可懈怠,持续时间应不少于3个月。对于部分年龄较大、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应当根据其术后心理变化给予适度的心理疏导,根据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手术特点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每日记录其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提高患者对术后心肺康复运动的自主性,避免出现患者过度依赖护理人员进行康复训练的情况。


2 心肺康复运动对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 1 基本情况


为有效分析心肺康复运动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择2021年3—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房颤消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射频消融术手术时间进行编号,单数患者为对照组,双数患者为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4.92岁。实验组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6. 7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和平均年龄基本相似,可以进行心肺康复运动实验。为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科学性,所选患者均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且意识清醒,能够进行正常沟通和交流。本次实验均已经过手术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


2. 2 两种护理干预方式对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心肺康复运动。为有效分析心肺康复运动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影响,从房颤特异生活质量量表(AFEQT)、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总时长、术后并发症、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和房颤复发率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2. 2. 1 两组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AFEQT评分


AFEQT是在房颤患者入院时和手术3个月后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从症状、日常活动、治疗担心、治疗满意四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分为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房颤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越好。表1是两组房颤患者术后AFEQT的得分情况。两组房颤患者入院时的评分数值基本接近, 出院3个月后的AFEQT评分均高于入院时的评价结果,且出院3个月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房颤射频消融术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相比,心肺康复运动能够显著改善房颤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66b9c08fc77e1.png



2. 2. 2 两组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


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心肺康复运动能够有效缩短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



66b9c0aa0f677.png



2. 2. 3 两组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发热、出血感染、心律失常等。表3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说明心肺康复运动能够有效降低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66b9c0c2ac3b3.png



2. 2. 4 两组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


采用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组间对比。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正常值为50~70,医学上常被用来测定左心室功能。为分析心肺康复运动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影响,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术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不显著,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心肺康复运动能够有效提升实验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其术后心功能,详见表4。



66b9c0d7bb2a8.png



2. 2. 5 两组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房颤复发率


对两组患者的房颤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房颤复发例数和复发率比对照组少了2倍,说明心肺康复运动能够显著降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率,详见表5。



66b9c0ea146ee.png


3 讨论


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房颤的主要办法,因其具有风险低、效果好、手术微创等优势是房颤临床治疗的首要选择。 然而,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治疗中可选择心肺康复运动来提升患者射频消融术术后的恢复情况,从药物、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方面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心肺康复运动能够提高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运动耐力,患者在出院后也可居家进行康复运动,并定期进行复查,与主治医生和护理人员交流康复运动的基本情况,根据医护人员的运动建议进行康复调整,以起到有效预防术后各项并发症的作用。实验组共有10%的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各类并发症,比率远低于对照组。


房颤是一种易反复发作的长期慢性疾病,融术射频消虽能有效治疗房颤,但治疗过程和康复阶段较为漫长,患者睡眠、心肺功能、运动耐力等方面均会受到负面影响,最终导致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随之下降。正因如此,心肺康复运动不仅关注运动康复进程,也应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护理指导,安抚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应当为患者量身定制相应的运动、饮食、睡眠、用药等康复计划,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康复运动习惯,并通过网络、电话、线下等方式进行随诊回访,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4 结束语


心肺康复运动可根据房颤患者的身体状况调整术后训练强度,进而改善患者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心肺功能。通过分析心肺康复运动训练计划对实验对象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相比,心肺康复运动能够显著改善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缩短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房颤复发率,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 

参考攻略:略

作者:杨菲 吴丹 焦红萍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来源:黑龙江科学第15卷第12期2024年6月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