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醒后第一支烟,距离房颤有多远?——吸烟时间与房颤风险的全新解读
作者: 编辑部 来源:心脏康复网发布时间:2025-01-03

近日,《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首次揭示了吸烟时间、遗传易感性与新发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风险之间的梯度关系。这项研究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超过30万名参与者的数据,阐明了醒后第一支烟时间和遗传背景对房颤风险的叠加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新视角。


67778c80bff77.png


研究背景


房颤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与心衰、中风、心肌梗死等重大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增加全因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尽管已有研究表明吸烟是房颤的重要风险因素,但关于吸烟行为中的“吸烟时机”(醒后多长时间吸第一支烟)对房颤的具体影响,以及遗传易感性在此中的调节作用,仍存在知识空白。

近年来,吸烟时机被认为是评估尼古丁依赖程度和吸烟危害的重要指标。早期研究显示,醒后吸烟时间越短,与更强的尼古丁依赖、更高的高血压和低HDL水平相关,而这些均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遗传学研究指出,房颤的遗传风险评分(genetic risk score, GRS)可量化个体对房颤的遗传易感性。这项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吸烟时机与房颤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遗传易感性的影响?


67778cc484f5d.png


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的305,627名参与者的数据。这些参与者年龄在40至69岁之间,研究排除了既往或基线时已诊断房颤的个体。


数据收集


吸烟行为: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参与者的吸烟状态及醒后吸第一支烟的时间(分为5组:<5分钟、5–15分钟、30–60分钟、61–120分钟和>120分钟)。


遗传易感性: 

基于134个与房颤相关的遗传位点,计算每位参与者的房颤遗传风险评分(GRS)。


健康状况: 

收集了参与者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生活习惯(饮酒频率、饮食健康评分、运动时间)以及常见慢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数据。


研究设计:

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醒后吸烟时机与房颤发生风险的关联。

对遗传易感性高、中、低的参与者分别进行分层分析。

通过联合分析评估吸烟数量与遗传易感性对房颤风险的叠加效应。


随访:

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2.2年,共记录了13,410例房颤病例。


主要研究发现

吸烟时机与房颤风险的梯度关系:


醒后吸第一支烟时间越短,房颤发生风险越高,且呈梯度性增加。

醒后>120分钟吸烟者的风险相较非吸烟者增加13%;

醒后61–120分钟风险增加20%;

醒后30–60分钟风险增加34%;

醒后5–15分钟风险增加43%;

醒后<5分钟的风险最高,增加49%。


遗传易感性对吸烟时机的调节作用:

在遗传易感性评分较高(高GRS)的个体中,吸烟时机对房颤风险的影响更为显著。

醒后<5分钟吸烟且高GRS的个体,房颤发生风险比非吸烟且低GRS的个体高出220%。


联合分析结果:

醒后第一支烟时间短和吸烟量大的个体,房颤风险显著升高。

重度吸烟者(每日吸烟量较高)且醒后<15分钟吸烟的个体,房颤风险较高,调整后的风险比为1.51。

遗传易感性高与吸烟时机短的联合作用更加显著。


敏感性分析:

通过排除短期内戒烟者和数据缺失者、对数据进行多重填补等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仍然稳健。


研究意义


强化吸烟干预的重要性: 

本研究指出,醒后吸烟时间短不仅是高尼古丁依赖的表现,也可能是房颤风险升高的独立预测因子。因此,减少吸烟或延长醒后吸烟的时间,可能是预防房颤的一项可行措施。


遗传评估在精准医学中的作用: 

通过房颤遗传风险评分(GRS)的分层评估,能够进一步明确高风险人群,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强调多因素联合分析的必要性:

房颤的发生受多因素共同作用,本研究强调了行为因素(吸烟)、遗传背景与其他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为未来的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67778d9fa1928.png

图2 吸烟时机与(A)吸烟年数(pack years of smoking)和(B)每日吸烟量(daily cigarette smoked)对房颤风险的联合关联(基于模型3)。

估计值来源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分析。观察样本数为305,627名参与者。模型3进行了多因素调整,包括年龄、性别、种族背景、Townsend剥夺指数、受教育年限、体重指数(BMI)、饮酒频率、健康饮食评分、身体活动时间、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水平、吸烟年数以及每日吸烟量等。


临床启示


对于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医生而言,本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健康管理:

在问诊时增加对吸烟时机的关注,特别是针对遗传易感性较高的患者,可通过延迟吸烟时间或戒烟来降低房颤发生的风险。


早期筛查: 

基于房颤遗传风险评分(GRS)的个性化筛查,结合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实现早期预防。


患者教育:

强调吸烟时间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高危患者中。


参考文献:略

作者:张诗源编译

来源: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

醒后第一支烟,距离房颤有多远?——吸烟时间与房颤风险的全新解读.pdf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