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六分钟步行试验的研究和现实意义
作者: 冯素霞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发布时间:2025-02-17

六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ing test,6MWT)是指测量病人在六分钟内在没有障碍的硬地上步行最远能达到的距离。它全面反映了运动过程中所有系统的功能性,包括体循环、心血管系统、外周循环、神经肌肉单元等。六分钟步行试验与最大量心肺功能运动测试不同,它不需要提供限制运动的机制或者与运动中所涉及到的不同器官和系统功能有关的具体信息。自定速度的六分钟步行试验是反映次级量功能代偿能力水平的试验。大部分病人在六分钟步行试验中不会到达运动量的最大值。然而,由于在平常生活中大部分活动完成都是达到次大运动量,因此病人六分钟所行的长度是可以做完平常活动的功能代偿能力水平的最佳反映。

 

1 适应证


六分钟步行试验一般用于反映肺疾病或者中至重度心脏病病人治疗效果,也能够用于预测病死率与发病率。包含有间质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减容术等。正式的心肺运动试验是对运动反应的全面评价,能够客观的检测受损情况与功能代偿能力、测定增加运动需要的恰当的运动强度、量化对运动造成限制的原因和对基本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定义,比如不同器官系统在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六分钟步行试验没有明确活动后造成呼吸困难的因素,没有测量峰值氧耗量和造成活动受限的机制或者原因。通过六分钟步行试验得到的结果和信息不可以替代心肺运动试验仅仅起到补充作用。虽然这两种功能试验有很多不同,但依旧有很好的相关性报道。比如,在肺疾病末期病人的六分钟步行试验与峰值氧耗量有明显关系(r=0.72)。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六分钟步行试验和峰值氧耗量相比,前者可以更好的评价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比如六分钟步行试验和正式的生活质量测试有更佳的关联性,干预治疗后六分钟步行试验的变化和病人呼吸困难的改善有关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六分钟步行试验(变异系数大7.5%)好于FEV重复性。对比功能状态的同卷测试和六分钟步行试验,六分钟步行试验的稳定性较好。


2 禁忌证


六分钟步行试验在一个月内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严禁使用。六分钟步行试验在收缩压高于190mmHg,舒张压高于100mmHg,静息情况下心率高于110次/min的患者中相对使用。有以上任何一种情况的病人一定要告诉指导检查的医生。从而有助于他们考虑能否进行此项检查与进行临床评价。半年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也需要在检查前进行回顾。六分钟步行试验的绝对禁忌症不包括稳定的劳力性心绞痛,但是病人要在应用治疗心绞痛药物后来进行试验,而且要准备好急救用硝酸类药物,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3 试验程序


3.1 场地准备

 

试验场地应该选在一个可以及时进行紧急处理意外情况的位置,且将救护车放置在一个恰当的地方。试验条件:六分钟步行试验要在室内完成,在一条长且直、平坦硬质地面的封闭走廊内完成。在45m长的走廊,每三米做一个标记。在折返点上放一圆锥形路标来标记。起点线用颜色鲜艳的条带进行标记。起点线既代表起始点,同时也代表往返1次的终点。在短的走廊进行试验病人需要进行多次转身折回,会降低6分钟步行距离。通过踏车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需要保存速度且进行全程监测,通常不建议应用。病人在踏车上不可以自行调控速度。在研究严重肺疾病中,对比6分钟内在踏车上步行的平均距离与在走廊上进行的六分钟步行距离,发现踏车上步行的平均距离缩短了。

 

3.2 物品准备

 

3.2.1 准备抢救物品准备简易呼吸机、氧气、阿司匹林、含服用硝酸甘油与沙丁胺醇等。

 

3.2.2 操作应用物品轮椅、血压计、椅子、秒表(或倒计时计时器)、脉氧仪、硬质夹板、两个小型圆锥形路标与工作记录表。

 

3.3 检查人员要进行初级以及高级生命支持的心肺复苏资质有关的医疗健康方面培训,此外他们也必须具有资质(注册护士、肺功能技师、注册呼吸治疗师等等)与经验。有资质的工作人员要在需要时立即赶到。

 

3.4 病人准备衣服穿着要舒适,穿便于行走的鞋;要随身携带日常步行的辅助工具(如手杖);病人要继续服用自身通常使用的药物;在早上和午后进行试验前可进食少量食物;测试前两小时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3.5 操作步骤

 

3.5.1 病人准备

 

病人于测试前十分钟到达测试地点,在起点四周放一把供病人休息的椅子。再次核实病人有没有试验的禁忌症,确认病人穿着合适的鞋与衣服。测量病人的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认真填写工作表。可根据病人自身的情况确定是不是需要使用脉氧计。假如需要脉氧计,则认真测量且记录氧饱和度与基线心率。

 

3.5.2 让病人位于起点线位置,在试验期间操作者不可以远离起点线。操作者不能随病人一起行走。当病人开始出发时,用秒表开始计时。

 

3.5.3 记录折返次数

 

病人每次回到起点线时,在工作表上记录折返次数,要让病人看到这些动作。动作可以相对夸张些,可以像短跑冲刺终点线上的裁判一样来按下秒表。当时间到达六分钟时,告诉病人停下,然后走到病人身边。假如病人表现的非常疲劳,给病人推上轮椅。在他们停下的地方做好标记。假如病人在试验过程中停下且要求休息,和病人说:“假如你愿意,靠在这面墙上休息会;当你感觉可以继续的时候尽可能的继续向前走”,不要中止秒表计时。假如病人没有走满六分钟就停止,且要求停止继续试验(或者操作者认为不可以再接着进行试验),将轮椅推到病人面前让其坐下,停止试验,在工作表上认真记录步行的长度、停止的时间和造成没有完成试验的原因。

 

3.5.4 测试完成后祝贺病人所做出的努力,且为病人倒一杯水。认真记录病人行走后的Borg呼吸困难和疲劳程度评分.且认真询问病人:“你感觉造成您不能走太远的因素是什么?哪里您都感觉不舒服?”测量且记录脉搏、SpO、血压。


4 结果解释


一般在治疗前后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在两次测试结束后首先要问病人有没有明显的临床变化。友好的控制测试程序,测试由同一操作者完成,经过两次练习试验,在确保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六分钟步行距离的短时间重复性较好。关于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最好应用绝对值(比如病人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了60米)。病人6分钟步行距离的增加比不上显著的临床改变。在一项关于112例(50%为男性)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研究中,和明显的临床的改变有关的最小的六分钟步行距离变化平均值为53米。该项研究建议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一项可以让六分钟步行距离增加高于75米的干预是具有明显可见的意义。一项关于50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的观察研究显示和临床病情明显改变有关的六分钟步行距离平均变化为45米。六分钟步行距离表明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变较改善更为敏感。


4.1 干预后六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的平均值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者间质性肺疾病的病人在给氧(5.5L/min)条件下六分钟步行距离平均增加大约80米。一项国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显示通过应用吸入激素治疗可使6分钟步行距离均值增加34。关于运动效应与膈肌力量训练的研究表明能够使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45m。非常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进行肺减容术能够使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增多50m。


4.2 功能状态测量结果解释


当前依旧无健康人应用标准六分钟步行试验方法的数据参考值。影响健康人六分钟步行试验的独立因素包括体质、年龄、性别身高,所以,在解释结果时要考虑上因素。6分钟步行距离减少没有诊断性与特异性。当6分钟步行距离减少时要进行全面检查从而找到确定的影响因素。以下有关的试验能够供参考:心功能力、肺功能、、认知功能、营养状态、骨功能等。

 

5 结论


当前按复杂情况从高至低客观评价心肺功能代偿能力依次为心肺运动试验、心脏负荷试验、运动性哮喘检测、往返步行试验、六分钟步行试验和爬楼。6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种检测心肺功能代偿情况的方法,对于心肺功能中等以上程度受损的病人所适用。此试验在心肺疾病治疗前后的临床评价中普遍使用。6分钟步行试验简单可行,并且实用、安全,在临床上应该得到普遍应用。

参考文献:略

作者:冯素霞

单位: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第15卷第1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