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叶刀子刊上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最新分析表明,在中国不吸烟人群中,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气流阻塞与多种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相关,且在体重过轻人群中这种关联更为显著。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肺的扩张和回缩受限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其基本特点是肺活量和肺总量降低,但无气流阻塞迹象。
研究者称,这是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探讨不吸烟者的肺功能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为肺部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提供了新证据。
研究者纳入32万余名从不吸烟者(278953名女性和50845名男性),运用肺活量指标评估肺功能,并随访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
研究发现,在中位12年的随访期内,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气流阻塞的女性患者,急性心梗、其他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肺心病、心律失常和脑出血等疾病风险均增加,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还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
气流阻塞患者脑出血风险升高29%,肺心病风险升高近8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升高11%,肺心病风险升高2倍多。而且气流阻塞越严重、用力肺活量(FVC)越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
在体重过轻的女性中,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或气流阻塞与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肺心病的关联更强。男性的研究结果与女性基本相似,但部分关联未达统计学显著水平。
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无气流阻塞的参与者中,用力肺活量(FVC)降低程度越严重,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气流阻塞严重程度增加时,多数心血管疾病风险也逐步上升。
此外,年龄、地区和体型会对肺部功能模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产生影响。年龄<60岁的女性、农村女性以及体重过轻的女性,这种关联更为明显。
研究者表示,研究排除吸烟的干扰,揭示了肺部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这可能是因为肺部过度充气影响心脏循环和氧合、肺部炎症引发内皮损伤和血小板高反应性,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微血管疾病,肺部的缺氧性血管收缩会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侧心力衰竭和心输出量减少等。同时,体型对两者关联的影响类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肥胖悖论”,肥胖可能对肺部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体重过轻者肺部功能异常时心血管疾病风险更高。
来源:
China Kadoorie Biobank Collaborative Group. Spirometric patter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a prospective study of 0.3 million Chinese never-smokers.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4 Dec 30.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