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都在衰退,而冠心病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心脏病,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动脉血管发生硬化,再加上高血脂很容易导致血管阻塞,心肌细胞的缺血缺氧,而引起心脏病。冠心病比较容易复发、病情又比较危急,甚至在发作期间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如何维持病情稳定是患者和医护最关心的问题,因此,本文对51例患者实施运动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我院心内科102例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52~78岁,平均(63.02±1.52)岁。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53~79岁,平均(63.08±1.5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50岁;(3)患者知情同意;(4)患者心功能在Ⅱ~Ⅳ级。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2)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肺功能不全者;(3)伴有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扩张血管、控制血糖、利尿等。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用药指导、吸氧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 评估患者情况
为保障患者安全,锻炼之前对患者进行步行试验、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患者步行6min,记录所走的距离。根据患者情况,制订合理的康复计划。
1.2.2 指导心功能Ⅱ级患者锻炼
对于心功能Ⅱ级的患者,在入院后,经治疗1~2d,护士可以协助并指导患者在室内进行行走锻炼,2次/d,行走150m/次左右。在后续根据患者的病情(运动时心率要稳定在80次/min)稳定程度,逐渐增加步行的距离。
1.2.3 指导心功能Ⅲ级患者锻炼
对于心功能Ⅲ级的患者,经治疗后的1~2d,尽量选择卧床休息,护士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被动运动,如关节的屈曲和伸展,护士可教会陪床家属对患者的上下肢肌肉进行按摩,2次/d,10min/次左右。并且指导家属每隔2~3h对患者进行翻身。在入院后3~7d,经治疗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可以协助患者进行坐位、站立、行走等锻炼,锻炼15min/次左右,锻炼2~3次/d,后期根据患者病情的好转程度循序渐进增加锻炼强度。
1.2.4 指导心功能Ⅳ级患者锻炼
对于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同样在入院后2d内,先卧床休息,随后根据病情,护士在旁帮助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如帮助患者缓慢抬起双脚、双腿,保持5s左右。上肢锻炼:帮助患者缓慢坐起,使患者两臂以水平位置向前伸展,随后收回弯曲于患者胸前,由内向外画圈圈10次左右。两臂分别向左右伸展,与床面平行且手心朝下,左右两臂画着圈圈一齐朝向胸部10次左右,进行5次/d左右。在入院5~6d后,可以协助患者锻炼呼吸功能,如吹蜡烛,入院7~8d,可以协助患者进行下床活动。
1.2.5 心理及营养支持
心理支持: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消除其恐惧心理,同时告知家属尽量陪伴患者,多予以患者鼓励。营养支持:在发病卧床期间,应给予患者易消化、清淡、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在病情稳定期间,嘱咐患者,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少盐少油,继续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运用心脏彩超检查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2)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含5个维度(身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以及疾病认知程度),每个维度10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所有数据,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LVEF、LVEDV、LVESV及FS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身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及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心脏病,目前,冠心病的发生率每年呈上升趋势,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引发严重心律失常、心衰等并发症进而威胁患者生命[5-6]。冠心病即使经医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在出院后一旦不注意用药或者不注意康复锻炼,很容易反复发病,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在很多患者及家属的常识中,认为一旦得了心脏病,就不能进行活动,这也造成了患者在日后的生活质量下降,并且给家人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常规治疗及护理手段,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减少对心肌细胞的进一步损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主张患者以卧床静养为主,但是长期卧床会引起患者肌肉萎缩、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并不利于患者后期身体的恢复,甚至会造成恶化。有关研究显示,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可以促进患者肌肉的收缩、改善患者心功能。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实施康复锻炼的观察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是因为患者在经康复锻炼后,可以提升患者冠状动脉血液循环,提高心室的血运,进而对心肌细胞提供更多的血液和氧气。康复锻炼还改善了患者血管血流量,增加患者的运动耐力。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实施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略
作者:许东波 刘珍 王利娜
单位:天津康复疗养中心疗养科
来源: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5年4月第4期(总第282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