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未来几十年内,全球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都将大幅增长。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且发展迅速,老龄化不仅与老年人丧失独立性的风险增加有关,还会导致医疗资源使用量上升。与此同时,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攀升,对健康服务供给构成了巨大挑战。健康老龄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佳的途径,其核心在于预防疾病和残疾,维持良好的身体和认知功能,并鼓励老年人持续参与社会和生产活动。身体活动是影响健康老龄化的关键驱动因素。老年人运动的最新国际专家共识指南指出,老年人应进行包括有氧、抗阻、柔韧及平衡运动在内的多成分运动,尤其要重视肌肉力量和平衡功能的训练,这对于维持老年人的功能独立至关重要。抗阻联合平衡训练( resistance combined with balance training,RBT)是一种在亚稳态支撑面上进行的复合训练方法,它将抗阻训练与高要求的平衡训练相结合。这种新的训练模式比单一训练更具任务特异性,更贴近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复杂的任务需求,且安全性更高。亚稳态支撑面通常指不稳定设备(如瑞士球、振动平台、悬挂链、弹力带等)或不稳定表面(如沙地、湿滑不平路面等) 。该训练方式能够改善神经肌肉适应性、训练特异性以及为机体提供多样和有效的训练刺激,因此在优化老年人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此外,该训练还能改善关节稳定性和降低下肢损伤风险,为老年人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
本研究旨在系统综述抗阻联合平衡训练对老年人功能影响,并分析 RBT 干预方案的要素及其效果,从而为老年人提供切实可行的适老化运动方案,为推进健康老龄化提供可操作的手段。这对于延缓老年人功能依赖、预防跌倒、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等不良健康结果,减轻个人、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这也是运用体育专业知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切实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体现和使命担当。
1 资料与方法
(一) 研究架构
研究遵循PRISMA指南,对RBT改善老年人功能效益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分析了干预方式、效果及结局指标,构建的PICO架构见表1。
(二) 文献检索策略
研究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对 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ProQuest、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 2024 年 12 月。中文检索式为:( “抗阻联合平衡训练”OR“非稳定抗阻训练”OR“振动抗阻训练”OR“悬吊训练”) AND“老年人”AND( “健康”OR“功能”)英文检索式:( “instability resistance training”OR “instability strength training”OR“free-weight training”OR“instability weight-bearing exercise program”OR “instability weight-lifting exercise program ” OR “Suspension training”) AND ( elderly OR “older adults”OR aging OR geriatric OR seniors OR aged)
(三) 纳入与排除标准
1. 纳入标准
( 1)受试者年龄≥60 岁;
( 2)干预措施包含抗阻联合平衡训练;
( 3)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
( 4)语言为英文或中文;
( 5)经同行评审的学术论文。
2. 排除标准
(1)受试者患有影响功能表现的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系统性疾病;
(2)重复文献;
(3)未正式出版;
(4)未能获取全文。
(四)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阅读文献标题和摘要,再根据本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如遇分歧,则与第三名研究人员协商解决。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五) 方法学质量评价
本研究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 Physiotherapy Evidence Database,PEDro) 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该量表包含11项条目,其中除“资格标准”外,其他10项条目参与计分,满分10分。评分标准为: 9~10分为高质量,6~8分为质量较好,4~5分为质量一般,4分以下为质量差。文献质量评价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如有分歧,则与第三名研究人员协商解决。
2 结果
(一)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最终共纳入14篇文献,PEDro量表评分范围为6~9分,平均评分为7分,这表明文献质量较好。具体见表2。
(二)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最终纳入的14篇(11项)随机对照实验文献,来自于德国、西班牙、巴西和意大利四个国家,共计590例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文献发表时间集中在2009年至今。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3。
(三) 干预方案
纳入文献的调查对象包括认知正常和认知受损老年人。研究设计为RBT组、RT组和对照组5项,RBT组和对照组3项,RBT组和RT组2项,认知和RBT结合组与RBT组1项。不同干预周期的项目数量分别为8周1项、9周1项、10周2项、2周5项及24周2项;干预频率为2次/周的6项,3 次/周的5项目;干预时间为30min的1项,45min的1项,60min的7项;除了1项研究包含高强度间歇的RBT外,其他研究的干预强度均为中等。
(四) 干预效果
1. 身体功能
本研究发现,单纯的抗阻训练或抗阻联合平衡训练能显著改善认知正常老年人的平衡功能。而高强度间歇RBT在对跌倒担忧、步态分析和动态平衡方面有额外效益;自由重量的RBT对平衡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好;而对有认知损害老年人平衡功能的影响效果不明。与抗阻训练相比,RBT对认知正常老年人的功能性移动方面具有额外效益,且减少了对跌倒的担忧,尤其是认知与RBT联合效果更佳。RBT显著改善了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及功能,高强度间歇RBT对肌肉力量的改善效果更佳。同时,RBT较单纯的抗阻训练的训练负荷显著下降。RBT改善了认知正常老年人的身体成分, 高强度间歇RBT改善身体成分的效果更佳。RBT改善了健康老年人的柔韧性,认知与RBT联合效果更佳。
2. 认知功能
Eckardt等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RBT显著提高认知正常老年人的工作记忆、处理速度和反应抑制能力,而单纯抗阻训练则不能改善执行功能。Cavalcante等对认知受损老年人的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RT和RBT并没有显著改善认知功能。
此外,与中等强度间歇训练的RBT和对照组相比,高强度间歇训练的RBT对生活质量改善显著。Jiménez-García等的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强度间歇训练的RBT对认知正常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疲劳程度改善显著;与中等强度间歇训练的RBT和对照组相比,高强度间歇训练的RBT对健康老年人的疲劳程度改善显著。
3 讨论
本研究系统综述了抗阻联合平衡训练(RBT)对老年人功能的影响,发现结构化的RBT(即干预时间30~60min、干预周期8~24周、干预频率2~3次/周、干预强度中等及以上)对认知正常和认知受损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尤其在肌肉功能和平衡方面)均有益处,这与Behm等的结论一致。同时,本系统综述拓展了RBT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10周中等强度的RBT提高了认知正常老年人的工作记忆、处理速度和反应抑制能力,而单纯抗阻训练并未改善执行功能;12周的RBT并未改善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RBT能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功能的原因在于,其目的之一是通过挑战动态稳定性的机制来改善反应性平衡控制。与年龄有关的生物损伤并不抑制动态稳定性控制的适应性改进,且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对扰动作出反应的适应潜力并不因年龄而消失。RBT通过扰动可以训练老年人非自愿补偿恢复反应能力,通过探索运动解决方案增加良好的变异提高协同指数,从而转移到更具有挑战性的运动任务上,比一般力量和平衡训练更具有任务特异性,更贴近老年人日常复杂活动需求。RBT不仅可以激活躯干肌肉,也可以激活四肢肌肉和共同收缩。随着躯干肌肉的激活和小肌肉、大肌肉稳定功能的增强,角动量和力量在上下肢之间的转移得到了促进,该训练方法强调训练动作的整合和动力链的功能,更接近老年人日常生活复杂任务需求模式,在改善老年人功能方面效益更高。该训练方法还能增强神经系统感知感觉信号的能力以实现感觉—运动整合。从感知感觉信号到产生运动指令的神经信息处理过程中存在不可预测的波动和干扰,RBT有利于神经系统检测和传递微弱的感觉信号并以适当的运动指令作出反应。同时,中等强度的RBT训练足以诱发机体适应,同时在力量、功率和运动速度方面的适度损失有利于关节的稳定性和减少与训练有关的损伤,这对于老年人来说具有安全性的保障。因为表面的不稳定性允许并要求较低的训练负荷,但同时也充分和适当地刺激了老年人的神经肌肉系统。Nascimento等研究表明,12周的抗阻训练和 RBT训练并未改善认知受损老年人的静态姿势控制,这一结果需谨慎解释。因姿势控制系统在动态和静态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且本系统综述包括的研究在动态评估措施或更具挑战性的平衡任务中观察到这种效应,而 Nascimento等人的研究仅通过静态测试对训练可能带来的其他身体稳定性不够敏感,加之干预方案差异均可能影响结果,因此,RBT对认知受损老年人静态平衡控制干预效益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在训练过程中,同时提供更加多样和有效的训练刺激对老年人的功能优化更佳(如认知与RBT的联合对认知正常老年人对跌倒的担忧、功能性移动、柔韧性等方面具有额外效益就是较好的证明) 。
RBT能提高认知正常老年人的执行功能,这可以根据认知资源理论来解释。认知资源理论认为,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可以受我们的控制,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RBT作为一种复合训练方法,对机体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和认知需求,该模式训练增强了运动控制中的注意力分配和最佳注意力资源的使用,且由于训练范式的额外复杂性、新颖性和多样性,对认知功能可能提供额外的益处。同时,RBT对前庭系统、认知能力以及神经肌肉的激活都提出了挑战。事实上,这种复合运动似乎能促进和增强体育锻炼对老年人执行功能的互补作用。体育锻炼能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如IGF-1和BDNF)的释放,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能够更有效、更持久地处理RBT的认知需求。在 RBT 中,将注意力分配到两项任务上可降低双任务成本,这就提高了老年人运动的安全性和训练效率。长期(如干预时间超过6个月)的抗阻训练可提高认知能力,但运动改善认知功能的时间过程尚不清楚。Gomes-Osman等的系统综述显示,运动干预的总持续时间与认知结果的改善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这表明运动对认知的益处可能取决于时间。而Northey等并未发现运动效果因训练时长(短期、中度和长期)而有实质性差异。因此,抗阻训练是否需要更长的持续时间才能产生认知益处尚不清楚,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文献中的这一空白。Cavalcante等通过12周的抗阻训练和RBT未能明显改善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但与抗阻训练相比,RBT确实对整体认知功能和记忆力有好处。但考虑到该研究是一项概念验证的随机对照试验,容易犯II型误差,因此需谨慎解释这一发现。要深入研究RBT影响认知受损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需要更全面的研究加以确定。
4 结语
本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化的抗阻联合平衡训练干预方案,即干预时间30~60min、干预周期8~24周、干预频率2~3次/周、干预强度为中等及以上,可显著改善认知正常和认知受损老年人的身体功能。抗阻联合平衡训练能显著改善认知正常老年人的执行功能,而对认知受损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影响效果尚不明确。此外,RBT对认知正常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和疲劳程度均有积极影响。该研究为适老化运动干预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对预防与延缓老年人功能恶化、减缓晚年依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体育科研工作者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将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实践、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体现。
参考文献:略
作者:姜桂萍 吴雪萍
医院:哈尔滨学院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学院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第46卷第5期2025年5月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