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由于冠脉血管管腔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发生狭窄性病变、供血障碍,进而导致的一种缺血性心脏病,以心绞痛(angina pectoris,AP)为典型特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具有较高的患病率、病死率,需要尽早处理和干预。心脏康复护理可通过体位调整、活动肢体等策略,有序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其心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为临床控制CHD症状的常用药物,然而迅速给药易引起多种不适,包括头痛、面色潮红等。微量注射泵是一种新型的泵力仪器,由于可做到精确、持续恒定输注液体,预防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近年越来越得到临床学者重视,在临床多个领域均有所使用。现为探究心脏康复护理下,应用微量泵输注ID治疗CHD-AP的效果,本文对76例该病病例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CHD-AP患者7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33~75岁,平均(54.83±6.57)岁;病程1~9年,平均(4.62±1.25)年。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35~76岁,平均(55.02±6.64)岁;病程1~9 年,平均(4.65±1.21)年。
纳入标准:
(1)患者经心电图、酶学检测等确诊;
(2)患者精神状况及沟通正常;
(3)已签署研究相关知情协议者。
排除标准:
(1)伴重症感染或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2)凝血功能障碍者;
(3)近期有严重外伤史或手术史者;
(4)对研究用药过敏者等。两组间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心脏康复护理,包括:
(1)心理康复干预,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沟通过程中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向患者讲解CHD-AP的相关知识及治疗、干预的必要性,纠正患者以往的错误认知,促使其治疗积极性提高。
(2)心脏康复运动,指导患者使用功率自行车或跑步机进行训练,练习10~25min/次,练习3~5次/周,训练时要求至少1名责任护士陪同,且全程做好心电监护。训练强度按照心率储备法计算,从小强度开始,逐步增加。
(3)饮食康复护理,心脏病心绞痛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加强注重饮食管理,多食用优质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如新鲜禽肉、蛋类、蔬菜,主要注意脂肪及胆固醇的控制,利于疾病的康复。在此基础上,为两组患者提供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其中对照组以传统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将本品40mg与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充分混匀后,以25滴/min 的速率给药,1次/d。观察组采用购自北京来普惠康医学技术有限公司的微量注射泵进行用药,使用前先配备注射药液,利用注射器(规格:50mL)抽吸混匀40mg的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与2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再连接泵管,放置微量泵,按下仪器启动键,将上述注射器置于微量泵上,预充排气后,按照主治医师要求调整泵注速率,一般为3mL/h,给予患者输注1次/d。
1.3 观察指标
(1)心绞痛症状控制效果: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对两组的心绞痛发作频次、持续时间进行记录。
(2)心功能指标:利用超声心电图测定两组不同治疗时段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
(3)不良反应:统计两组发生头痛、眩晕等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及其总占比。
(4)治疗满意率: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启动SPSS20.0软件执行数据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控制效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发作频次、持续时间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作频次少于治疗前,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发作频次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测定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LVEF、LVFS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LVEF、LVFS指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头痛、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满意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随之转变,CHD-AP的患病人群也在不断增大。CHD-AP病因涉及广泛,通常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有关,主要病理特征为动脉粥样硬化,若未尽早干预和处理,极易诱发心肌梗死,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是目前临床治疗CHD-AP的常用硝酸类血管扩张剂,具有药代动力学良好、半衰期较长以及无肝脏首过效应等特点,能够以释放内皮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刺激鸟苷酸环化酶兴奋性的方式,增加平滑肌内的环鸟苷酸含量,由此达到舒张血管、改善心功能等作用。然而,多项研究表明,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药效充分发挥的关键是能够保持血药浓度稳定以及连续恒定的输液。传统静脉输液虽然具有给药方便、起效迅速的特点,但不可避免会出现体位改变、调速不匀等问题,进而增加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微量注射泵除了具有给药便捷、安全等特点外,还可做到定时定量、持续恒定输液;其进量速度精确到0.1mL/h,用药更加精准安全,无论是对于维持血药浓度稳定或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均更加有利。而心脏康复护理也有着促进CHD-AP患者康复的重要作用,通过运动、饮食及心理护理,树立患者治疗信心,利于疾病的治疗。
本研究对CHD-AP患者使用微量泵注入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心脏康复护理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经此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发作频次、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LVEF、LVFS 记录值明显提高,原因可能是微量注射泵给药更加精准、均匀,并可减少对患者体内血药浓度稳定性的影响,相对更利于药效持续稳定的发挥,因而在控制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方面效果更好,同时,心脏康复护理措施也注重于对患者身心两方面的调节,可进一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脏功能恢复。本研究观察组发生头痛、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微量泵不易受患者体位变化等因素影响,能够避免引起血压反应,故而减少了眩晕、面色潮红等不适的发生;同时其也减轻了心脏适应性调节血压时的负担,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利于缓解心绞痛症状,加快心功能恢复。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得到提升,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本次治疗方式疗效明确,康复情况较佳,不良反应少,因此获得了患者的认可,从而提高了整体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心脏康复护理下,为CHD-AP患者提供微量注射泵注入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略
作者:牛江巍 张玉玉
单位: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心内科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外科
来源: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5年10月第10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