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母亲节 | 掌握和预防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促进女性身心健康
作者: 来源:心脏康复网发布时间:2021-05-09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王冕《墨萱图》


2021年5月9日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在这一天,子女们纷纷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与报恩。报恩母爱,不仅要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也要关注母亲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在母亲年龄大了以后,身体状况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调查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CVD)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因此,心脏康复网小编借着这个特殊的日子整理了有关女性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内容,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并时常关注母亲的心血管健康。


流行病学:女性CVD死亡占总死亡的构成比大于男性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导致我国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患病率、死亡率逐年增加。我国死因监测数据显示:女性CVD死亡率呈持续增加趋势,从2004年的225.16/10万升至2010年的245.08/10万,平均每年上升1.56%;其中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增加幅度最大;女性CVD死亡占总死亡的构成比大于男性(2010年,44.33%比38.24%)。


2010年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对31个省市98548名18岁以上居民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为31.8%,50岁之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快速增长,并超过男性。我国35~59岁人群中,经年龄调整的女性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9.2%上升至1998年的31.7%。2007年对10054名北京社区居民的调查显示,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12.35%比7.32%)。亚洲心血管病国际合作(InterASIA)研究中,我国女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分别为7.5%、1.9%和1.5%。2010年CDC的调查显示,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为11.0%。随着年龄增长,我国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增加趋势高于男性,6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20.8%比18.3%);糖尿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在女性是非糖尿病同龄患者的8倍,男性仅为3倍2型糖尿病女性死于冠心病的风险比男性高50%。代谢综合征女性较男性发生卒中的风险更高。


女性三大主要CVD 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的患病率在绝经期增加,而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普遍低于男性。女性常见的焦虑和抑郁等精神心理疾患,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与CVD密切相关并影响预后。我国女性被动吸烟比例高,青少年女性吸烟上升趋势明显。女性的初潮、妊娠、绝经等与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女性CVD的临床表现、疾病诊断、药物代谢等均存在特殊性,使临床诊治复杂化。


50岁前绝经,心血管病风险高


绝经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的标志,现代女性因生活方式不健康及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容易导致绝经期提前。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女性在50岁之前绝经,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将会增大。


昆士兰大学公共健康学院高级教授吉塔·米什拉的研究团队对全球15项覆盖30多万名女性的研究数据进行梳理分析。结果表明,与50岁以后绝经的女性相比,40岁~44岁之间绝经的女性遭遇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会增加40%;过早绝经的参试者在60岁左右患上心脏病、心绞痛或中风等非致命性心血管疾病的整体风险会翻倍


昆士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朱东山(音)博士表示,吸烟、超重或肥胖、教育水平低下也会强化过早绝经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这项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公共健康意义,它可以帮助医生监测并管理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早期的临床诊疗将有助于提升女性绝经后的整体心血管健康水平。


女性更要保护心血管


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心脏学会的资料显示,每6分钟有1名女性死于心脏病,55%的欧洲女性死因是心血管疾病。女性心血管相比男性更脆弱,可能有三个原因:


1、生理结构


女性心脏比男性小,心血管比男性细,动脉直径比男性小2毫米。较细的血管会对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有一定阻碍,影响各脏器供血。女性的血栓相对质地软而少,易发生游离脱落,形成堵塞心血管的斑块。因此,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男性高。


2、雌激素水平变化


这是女性心血管更脆弱的重要原因。女性一生都受雌激素影响,不仅能促进和维持女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并对内分泌、心脑血管、代谢系统、骨骼的生长和成熟、皮肤等均有明显影响。雌激素可降低血管脆性,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很大益处;还有助于降解胆固醇、抗凝血,有助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因为雌激素的保护,女性患心血管疾病比男性晚10年左右,即男性40岁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大,女性一般在55岁绝经期后进入高危阶段。绝经后,女性体内激素平衡被打破,心脏、血管更易受到冲击,一旦患上心血管疾病,凶险性也远高于男性。


3、特有的妊娠阶段疾病


女性群体有一些区别于男性的特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孕期高血压、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等,这些特有疾病会增加女性未来20~30年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妊娠是女性体内大量激素活跃的阶段,原有的激素水平明显升高,还会产生一些新激素。大量分泌的激素会对心脏和血管产生一定影响。


哪些女性更易患心血管疾病?


1、高血压人群


与男性相比,女性高血压发生时间较晚,但患病率更高。Framingham心脏研究表明,70-79岁年龄段女性与30-39岁年龄段女性相比,高血压患病率增加7.1%。


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是血压偏高、高盐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体重增长过快以及过量饮酒。血压升高又是脑卒中、心梗、心衰、肾功能不全等严重致死致残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当3次非同日诊室测量血压的平均水平收缩压≥140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时,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2、糖尿病人群


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肥胖及糖尿病患病人数增加。CVD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56%糖尿病患者为女性,这可能与女性人群肥胖患病率增加有关。Framingham研究显示,糖尿病对女性影响更为显著。首次心肌梗死患者中,女性合并糖尿病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25.5% vs.16.2%)。女性合并糖尿病患者较男性发展为CVD的风险增加3-5倍6。可见,女性人群中CVD死亡率与糖尿病关系更为紧密。


3、血脂异常人群


与其他CVD危险因素相比,女性更易合并血脂异常,且CVD风险随血脂异常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绝经后女性CVD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增加与危险因素的不良变化密切关联。诸多研究显示绝经与血脂改变相关,且多数研究认为绝经可引起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4、吸烟


吸烟对女性影响较男性更大。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进程,发展中国家女性吸烟人数逐渐增加,并导致CVD死亡率的增加。尽管女性吸烟者并不很多,但更易受二手烟危害,吸二手烟者CVD风险增加30%。研究显示吸烟和既往吸烟者发生心脏事件风险是未吸烟者2倍。戒烟3-5年后,女性和男性的死亡风险均下降36%。


5、超重和肥胖人群


随着经济发展及社会角色的不同,女性肥胖较男性更为常见。高收入国家,女性与男性肥胖比例相等;低中收入国家,肥胖女性是男性的2倍。肥胖与血压升高、血脂异常、体力活动减少以及胰岛素抵抗增加相关,以上因素均增加CVD的风险8。然而,女性锻炼与男性相比有所不同。女性存在生育需求,需要储存更多能量,所以锻炼可刺激女性食欲。每周中等强度体育锻炼150分钟以上可将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30%8。且体育锻炼可降低抑郁、高血压风险。体育锻炼的保护作用在女性中更为显著。


6、体力活动不足人群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缺乏体力活动是心血管病的确定危险因素。约1/3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与缺乏体力活动有关。为了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病,专家对我国人群参加体力活动建议如下:


1.对所有年龄组的人:每周至少5天,每天30~45分钟的体力活动。


2.提倡有氧锻炼活动: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提倡低中度有氧锻炼活动,如慢跑、快走、游泳、太极拳等。


7、心理压力与失眠人群


国内循证医学证明,心理压力增大和失眠能引起或加重心肌缺血,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控制情绪,以娱乐、运动、交流沟通等方式减轻心理压力和失眠。非药物方式长期不见效需考虑药物治疗。


此外,血脂异常人群、不合理膳食人群,都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建议女性分三阶段预防心血管病


女性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上有两个关键时间点:45岁和55岁。45岁以下的女性,预防重点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睡眠充足,不熬夜;均衡营养的饮食,适量摄入深海鱼、海带等有助保护心血管健康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煎炸、油腻食物;科学合理的锻炼,坚持“333”原则,即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30分钟,心跳每分钟130下。育龄阶段的女性会经历妊娠过程,要注意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按时进行孕检。在国家二胎政策放开后,一些年龄超过35岁的高龄产妇要注重心脏的检查,发现问题不要等,及时干预和治疗。


45~55岁的女性开始进入围绝经期,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要定期进行血压、血糖、骨密度和妇科体检,对身体的各项指标做到心里有数。一旦发现血压、血糖指数异常,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治疗,切忌轻信偏方、保健品或扛着不就医。要听从医嘱,合理用药,不能因为病情的暂时好转就擅自减药停药。


在这个年龄段,一些女性会通过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来保护心血管,公永太表示,不建议围绝经期的女性这样做。围绝经期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此时女性体内雄性激素增多,卵巢和子宫的正常功能受阻,人为的外部给药会刺激本已脆弱的卵巢和子宫,加速其衰退,增大发生病变的风险,诱发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宫颈癌、卵巢癌等。


55岁以上女性预防心血管疾病,除了注意上述事项,还要注重心理疏导。这一年龄段,女性基本进入了退休生活,对比之前忙碌而有规律的工作节奏,突然的闲适会让一部分人无法适应。建议女性退休后,不要完全脱离社会,多参加社交活动,与同龄人交流心得体会,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助平稳体内激素分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结语


总之,女性CVD的病理生理机制与男性有所不同。我们通过对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认识,有针对性地对女性心血管疾病进行预防,从而提高女性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意识,对促进改善女性自身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

1.《中国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专家共识》(2017)

2.人民网健康频道《女人出现这种情况,心血管病风险高》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