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基于峰值摄氧量下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方案对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的效果分析
作者: 连延华 等 来源:中国疗养医学发布时间:2022-12-08

据研究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冠心病患者已经超过1100万人,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是治疗中老年冠心病的首选方案,其可快速疏通冠状动脉血管、调节心肌灌注、促进血液循环恢复,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但因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各系统功能衰退,心功能存在不同程度受损,再加上血管弹性较弱,术后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对较高,不利于预后恢复。运动康复是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恢复的核心,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进行自主呼吸锻炼可改善患者冠状动脉弹性和供应血液能力,但其缺乏训练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峰值摄氧量是评估患者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在峰值摄氧量基础上进行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泵血能力,促进心肺功能恢复。鉴于此,本文旨在观察基于峰值摄氧量下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方案对中老年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的效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97例中老年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4.51±5.79)岁;心功能:Ⅰ级12例,Ⅱ级15例,Ⅲ级21例。观察组49例,男30例,女19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5.00±5.82)岁;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17例,Ⅲ级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具备PCI术手术指征,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肌梗死、心率失常、不稳定心绞痛等其他心脏瓣膜疾病,伴有肝肾功能障碍、呼吸困难疾病难以实施负荷运动、沟通能力障碍、意识障碍,溶栓失败中转PCI术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在耐受程度下指导自主呼吸锻炼。①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取静坐姿势,头部、脊柱挺直,闭上双眼、全身处于放松状态。②延长吸气和呼气时间,减低呼吸频率;在锻炼过程中,吸气时默数1001~1004,呼吸时默数1001~1006,控制呼吸频率为6次/min。③在呼吸过程中,与腹式呼吸方式相结合,增强呼吸深度;吸气时腹部呈凸起状态,呼气时腹部呈凹陷状态,15~20min/次,3次/d,每周训练6d。在锻炼过程中着重注意采用鼻吸鼻呼方式,锻炼强度是在呼吸过程中是否出现屏息以及不适症状为宜。


观察组给予基于峰值摄氧量下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方案,术后3d待患者可下床后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术后1周内指导患者由下床站立(20~30min/次,2次/d)、原地踏步(15min/次,2次/d)、热身运动逐渐过渡至慢步行走(距离为200m/次,3次/d)。如患者术后1周恢复良好,峰值氧耗量≤10mL/(kg·min)时,指导患者进行上下台阶锻炼,上下台阶15级/次,1次/d,逐渐增大步行速度、步行时间和频率;10mL/(kg·min)<峰值氧耗量≤14mL/(kg·min)的患者给予中速步行锻炼,10min/次,1次/d,运动时间逐步增加至20min/次,频率调至5次/周;峰值氧耗量>14mL/(kg·min)的患者指导其进行中老年体操,20min/次,1次/d,如条件允许可将中速步行更改为间歇性慢跑,20~30min/次,5次/周。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干预前后采用心脏超声仪检测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E′)、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水平。②肺功能:干预前后采用日本美能公司生产的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量与FVC比值(FEV1/FVC)和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VV)水平。③相关体液因子水平:干预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mL置于促凝管内,分离血清,采用邻苯三酚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循环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乳酸氧化酶法检测乳酸(LA),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脑利钠肽(BNP)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E/E′、LAV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FVC、FEV1/FVC、MV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相关体液因子水平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Hcy、AngⅡ、LA、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三、讨论


冠心病是因血管内皮细胞受到心血管疾病刺激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现象,造成动脉血管腔狭窄、完全堵塞,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该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三大特征。PCI术对治疗中老年冠心病患者效果显著,该术式充分采用外周动脉将具有充盈囊的导管放置到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对其进行扩张、放置支架,可有效实现血管扩张以及预防再次发生狭窄;但因中老年患者在接受PCI术时,冠脉有可能会出现弥漫或局部持续性收缩症状而造成管腔狭窄,并出现冠状动脉痉挛,介入导致患者出现心率失常、心肌梗死等,甚至死亡,预后效果欠佳。因此,在PCI术后采取合理科学的康复锻炼对促进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中老年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实施据自身耐受程度的自主呼吸锻炼,其是在患者不采用任何辅助性设备和仪器的状态下,根据频率、深度、胸式或腹式等自主固定呼吸模式加以锻炼,进而调节呼吸行为。冠心病患者的气体交换是经肺部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以及体内气体交换而实现的,通过延长吸气与腹式呼吸进行自主呼吸锻炼可有效增大气道内压力,对抗气道外部压力,可避免外周小气道过早的陷闭,利于肺泡气体被排空,改善患者气体交换,纠正通气比值,进而达到促进肺功能恢复的作用。依据患者耐受程度进行自主呼吸锻炼可促使中下叶部分的肺泡得以及时开发,供给血液得到较多氧气,即使冠状动脉再次发生障碍,侧支循环血管仍可发挥供血作用,有助于患者心脏功能得以恢复;通过减缓呼吸频率可减低呼吸运动对机体的消耗,降低耗氧量,同时还可调整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机能紊乱状态,增大内环境的稳定性,增强心肌内在收缩力,继而减轻心肌的供需矛盾,改善心脏功能舒张和收缩能力,促进患者心脏功能恢复。对照组采用自主呼吸锻炼模式可促进心肺功能恢复,但其缺乏个体性和针对性,难以实现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充分锻炼,进而延缓康复进程。


AngⅡ属于多肽物质血管活性因子,血管内皮受损会增快该物质的分泌,可充分表明血管内皮受损程度;Hcy可对NO抑制,使NO合成与凝血酶调节蛋白的活性下降,还可对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进行抑制,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程度加重;SOD可有效清除活性物质内的过氧化氢,保持正常的氧化应激反应,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上述指标均可充分反应血管内皮功能。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Hcy、AngⅡ、LA、BNP、SOD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经基于峰值摄氧量下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方案可有效改善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研究指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的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血管内皮功能受到损伤时,屏障功能会随之发生异常现象,造成大量胆固醇、脂质出现在冠状动脉血管壁内,引发炎症反应,诱发冠心病。基于峰值摄氧量下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方案是根据患者不同峰值耗氧量给予针对性康复锻炼,可防止高强度心脏运动对低心肺功能的患者二次损伤,是一种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全力、爆发式运动的训练模式。在峰值摄氧量基础上联合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可通过β-肾上腺素信号通路增大交感神经活性而促进内皮细胞从边缘区或骨髓分化迁移;同时可对β氧化反应加以抑制,减少机体氧自由基生成,继而提高患者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减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对中老年患者机体的损伤程度,发挥优化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改善心肌供血,降低血管内皮损伤,降低心脏负荷程度,进而有效调节相关体液因子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E/E'、LAVI水平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峰值摄氧量下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方案可有效促进心功能恢复。通过在峰值摄氧量下进行渐进式心脏运动锻炼可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心率,增大氧气的需求,制造短时间缺氧环境,促进局部侧支循环生成,改善患者心肌灌注状态,提高心肌供血能力,减低灌注量不足对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继而改善患者心功能;同时其可发挥扩张动脉血管、调节阻力血管神经代谢能力,并促进血管通道的重新建立,有效维持心肌细胞氧气的供需平衡,提高运动储量、耐受度以及心脏储备作用,有效避免逆转心肌重构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心功能。结果显示,观察组FVC、FEV1/FVC、MVV水平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峰值摄氧量下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可促进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肺功能恢复。在峰值摄氧量下进行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锻炼可避免过度运动对冠心病患者肺功能的损害,在训练过程中实施规范化间歇性慢跑可加快机体内血液循环和呼吸频率,对骨骼肌产生刺激作用,促进骨骼肌快速生长,促进肌肉数量和毛细血管数量的增加得以增强患者呼吸功能,进而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峰值摄氧量下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方案通过依据不同峰值耗氧量针对性锻炼对中老年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干预,可有效调节相关体液因子水平,促进心肺功能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略

作者:连延华,高丽,张晓乐

作者单位: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来源:中国疗养医学2022年第31卷第5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