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有氧运动复合抗阻训练心脏康复对心肌梗死PCI 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和肽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 徐樱[1] 阳毅临[2] 伍果美[3] 来源:心脏康复网发布时间:2023-09-25


前言


有氧运动复合抗阻训练心脏康复可促进心肌梗死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 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心肌梗死是一类心内科急重症,主要表现为血栓阻塞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造成的心肌供血不足,该病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其主要治疗方法,该方法可有效疏通血管,改善心肌梗死范围及程度。有研究显示,PCI术后患者的生命机能仍欠佳,考虑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心脏康复是联合多学科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全面、综合的二级预防的学科,能够在疾病的各个时期提供全面而又系统的管理服务。但是国内心脏康复的发展时间较短,主要还是以医院内康复为主。PCI术后进行常规康复运动有利于提升患者运动耐力,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健康状况,但是较难达到预期。近年来,以有氧运动为主的心脏康复护理逐渐应用于临床,有研究显示,良好的内皮功能一定程度上也维持着良好的运动能力,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内皮功能,考虑有氧运动也能够改善PCI术后患者内皮功能。抗阻运动锻炼旨在提升肌肉力量,增强机体对心率变化的反应性,改善心肌灌注。目前,临床上已采取心脏运动康复及二级预防来改善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有氧运动及抗阻训练心脏康复联合的研究较少。大多数报道主要研究术后康复训练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但依旧存在争议。和肽素在体内浓度稳定,可以精确反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心肺运动实验指标常被用于评估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功能和预后,另外在PCI术后的变化也不容忽视。国内目前尚没有关于有氧运动复合抗阻训练心脏康复对心肌梗死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血清和肽素水平及心肺功能获益情况影响的研究,本研究则基于此进行研究,以期为PCI术后患者康复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长沙市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训练的60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最终对照组因中途突发疾病退出1例,观察组因未能按要求完成康复训练退出2例。排除退出病例后,最终对照组29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28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冠脉病变支数、Killip分级、是否伴吸烟、家族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获长沙市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651250f16646a.png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急性心肌梗死标准;(2)年龄18~80岁;(3)发病12h内行PCI治疗;(4)符合《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运动康复指征;(5)患者同意加入研究。排除标准:(1)术后合并严重并发症,如恶性心律失常;(2)呼吸系统严重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3)风湿病或运动系统疾病;(4)意识不清或昏迷;(5)精神疾病。剔除标准:(1)未能按要求完成康复训练;(2)中途突发其他疾病需重新入院。


1.3 方法


两组术后采取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并检测术后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进行健康宣教给予患者健康指导,告知其戒烟、戒酒,并制定合理饮食及健康修养计划。


观察组给予有氧运动复合抗阻训练心脏康复训练。具体方案如下:住院期间:(1)术后第2天卧床制动手术部位,做被动锻炼;(2)术后第3天,于心电实时监护下在床边适当活动,每天散步30min;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调整散步频率及时间。术后第9天行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出院后:在监护下,每周训练3次,每次1h,共12周。在训练前要先热身10min,分别进行25min的有氧运动训练及抗组训练,每项运动完成要适当放松10min。


有氧运动模式主要是快步走及单车训练,每次持续时间为25min左右。有氧运动训练根据CPET评估运动的峰值氧耗量(VO2max)来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出院1~6周,运动强度为50%~60%VO2max;出院7~12周,为60%~70%VO2max。


抗阻运动主要有推胸练习、腹部紧缩、肩上推举、下背部伸展以及小腿抬高等等,主要的运动形式有重量训练、哑铃、弹力带等。运动强度依据患者单次最大负荷(1RM)来制定,出院1~6周训练强度为50%1RM,上述动作重复10次。出院7~12周训练强度增加为60%1RM,动作重复15次。每次运动时间也在25min左右。训练时需要有1人陪同。康复运动持续12周。


1.4 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


(1)于干预前、干预后12周,采集空腹静脉血5mL,经2000r/min,离心半径10cm,离心15min后,取血清待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一氧化氮、内皮素-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肽素水平,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患者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2)于干预前、干预后12周采用美国PHILIPS公司生产的EnVi⁃sor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 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干预前后测量6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具体测量方法:在监测下,患者以自身能耐受的最大速度在长30m的走廊行走,6min走过的距离记为6MWD。(3)采用瑞士席勒公司生产的AT-104PC运动心电运动平板测试仪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测量患者无氧阈时和峰值摄氧量、无氧阈时和峰值最大代谢当量(maximum metabol⁃ic equivalent,METs)、最大氧脉搏及分钟通气量、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carbon dioxide ventilation equivalent slope,VE/VCO2slope)值。(4)记录两组再次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两组LVEF、6MWD、BNP、和肽素比较


干预前,两组LVEF、6MWD、BNP、和肽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LVEF、6MWD均较干预前升高,BNP、和肽素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干预后LVEF、6MWD均高于对照组,BNP、和肽素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6512513b250f6.jpg




2.2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各项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一氧化氮、VEGF测定值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内皮素-1测定值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干预后一氧化氮、VEGF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6512516b933d9.png

2.3 两组心肺运动试验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心肺运动试验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无氧阈时和峰值摄氧量、无氧阈时和峰值METs、最大氧脉搏及分钟通气量均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 p="">0.05);观察组干预后无氧阈时和峰值摄氧量、无氧阈时和峰值METs、最大氧脉搏及分钟通气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651251b586161.jpg



2.4 两组不良事件情况比较


随访半年,观察组累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14%,与对照组(24.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651251e5e95da.jpg



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治疗心肌梗死技术的成熟,接受PCI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该手术可以解决冠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的问题。然而该技术并没有直接改善该病的发病基础,无法彻底阻止疾病的进展,术后也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心脏康复是心血管医学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其已被用于心脏疾病术后的辅助治疗,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研究显示,术后进行适当运动训练可使心肌梗死患者死亡人数减少,由此可见,术后开展心脏康复非常有必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LVEF、水平下降,观察组干预后BNP、和肽素低于对照组,LVEF、6MWD高于对照组。提示PCI术后进行有氧运动复合抗阻训练的心脏康复训练对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有氧运动可有效调节交感神经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缓解外周血血管症状,使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VEGF、一氧化氮、内收缩能力的影响不显著,但可使骨骼肌结构与生化状态的异常进行逆转,适当强度的抗阻训练能够促进外周肌肉、骨骼及心血管系统之间的适应性调节,加快心脏的康复。观察组LVEF、BNP水平较对照组改善,这说明随着运动康复训练的进行,患者心功能有所改善。观察组方案的心脏康复训练有效协调心脏收缩,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进而达到改善心功能的作用。6MWD通过运动距离的长短对患者日常运动状态进行评估,测得的6MWD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及客观性。本研究还纳入一种特殊的标志物和肽素,其水平既能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还能够用于评估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从本研究结果看出,有氧运动复合抗阻训练心脏康复可以改善患者运动状态、运动耐力及和肽素水平。有研究认为,与单纯有氧运动相比,结合抗阻训练后对患者心血管健康参数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本研究结果与其相一致。且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此方案可用于术后心脏康复训练。


心肺运动试验的结果是公认的评估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的无创指标,在制定康复训练方案过程中也需要重视,本研究选取了多项指标来评估患者心肺运动功能情况。本研究结果发现,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无氧阈时和峰值摄氧量、METs、最大氧脉搏及分钟通气量升高,观察组干预后无氧阈时和峰值摄氧量、无氧阈时和峰值METs、最大氧脉搏及分钟通气量均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在行心肺运动过程中的尽力程度和运动的强度比较相近。观察组方案的有氧运动复合抗阻训练心脏康复可使患者短期获益。抗组训练依据患者1RM来制定,有氧运动训练根据CPET来制定,且均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及强度,在进入高强度运动时,心脏功能和运动耐量较常规手段有所改善。一般来说,在健康人中,正常的VE/VCO2slope一般会<30,如果有明显升高则提示存在通气-灌注不匹配的情况。而本研究两组患者VE/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在安全监测下对PCI术后的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科学性的心脏康复训练,发现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心脏康复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同时也有益于内皮功能的恢复,且本研究观察组方案的实施不会增加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早期心脏康复治疗除了对于运动耐力、心脏功能等方面有明显的益处外,目前也有研究证明,其还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而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心脏康复对于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的精神心理方面是否有影响,需要下一步更深入的研究揭示。


结论


综上所述,有氧运动复合抗阻训练心脏康复可促进心肌梗死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略

作者:徐樱[1] 阳毅临[2] 伍果美[3]

单位:长沙市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1] 老年病科[2]

来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