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胡娟 来源:心脏康复网发布时间:2023-10-12


急性心肌梗死为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影响心室泵血功能,可诱发急性左心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溶栓、介入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易引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心脏康复,需加强护理。常规护理多以完成治疗、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基础护理措施为主,对患者术后心脏康复关注较少,护理效果不佳。综合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缩短康复进程。本文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9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符合急性左心衰竭诊断标准;急救后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意识清晰,可配合完成研究。排除标准: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既往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合并精神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研究期间失访、死亡。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以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63~79岁,平均(72.03±4.36)岁;急性心肌梗死病程2~10h,平均(3.46±0.34)h。观察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60~80岁,平均(73.12±2.48)岁;急性心肌梗死病程2~11h,平均(3.51±0.46)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遵医用药,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康复护理。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指导患者抬高下肢15°,每隔2h翻身1次,下肢盖棉被保暖;被动运动上、下肢关节;结合患者耐受情况,指导其主动进行踝泵运动及床上翻身运动,逐渐过渡至床边主动坐立、床边坐立转移、床旁站立、室内原地踏步、室内行走等训练,5~10min/次,2~3次/d。


观察组接受综合康复护理。(1)心理康复护理:与患者床旁沟通,结合其面部表情、行为举止及家属侧面沟通结果综合评估其是否存在负性情绪,包括恐惧预后、怀疑治疗效果、生理不适感相关不良情绪、病房环境压抑等;利用视频、医院宣传手册等向患者介绍情绪状态、康复训练等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强调医院的专业性,列举远期及近期治疗成功案例等,增加患者信任;嘱家属营造轻松氛围,多给予患者关心、安慰,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从远心端至近心端环形向上按摩上、下肢,3次/d,15min/次;嘱患者闭眼后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护理人员手指自然弯曲收拢呈梳子状,从患者额前梳理按摩至耳后,2次/d,5min/次。(2)目标性康复训练:具体康复训练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训练期间为患者设置阶段性目标,并结合患者喜好设置对应物质奖励,每完成一个阶段性目标给予物质奖励,并积极鼓励夸赞患者的进步。(3)饮食康复护理: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SF)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对于营养状态良好患者,嘱其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摄入量;对于营养不良/过剩患者,由营养师制订个性化饮食管理计划,嘱其按照饮食计划饮食,避免过饱、过快进食,禁食豆制品及其他易产气食物。(4)便秘防护:饭后2h顺时针按摩(10~15min)下腹部;设置闹钟,指导患者每日清晨起床后30min排便,避免用力排便;对排便困难者,应用肠道缓泻剂、开塞露等协助。


两组均护理7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护理前、护理7d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SAS、SDS均为2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粗分最高为80分,换算为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护理前、护理7d后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估,包括体力、疾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工作状况等6个项目,总分0~154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出院时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包括护理质量、护理效果、护理价值,总分0~10分,其中9~10分为满意,6~8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CQQ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CQQC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7%(46/47),高于对照组的82.98%(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在临床较为常见,急救后需加强护理,以促进患者心肺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康复护理通过心肺耐力训练,可促进患者心肺功能康复,缩短病程。


综合康复护理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关注患者多方面的康复需求,在保证其生理功能稳定的基础上,减轻负性情绪、营养不良等因素对其康复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7d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综合康复护理中,心理康复护理通过结合患者沟通结果、行为举止、家属侧面沟通等方式了解患者情绪状况,针对存在不良情绪者,通过认知干预改善其错误认知,营造轻松病房环境并按摩,缓解患者生理不适感,同时加强家属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关心、温暖,从而显著减轻其负性情绪。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7d后,观察组CQQC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综合康复护理中,饮食护理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并邀请营养师制订个性化饮食管理计划,可为患者提供精准饮食参考依据,促进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轻不良饮食习惯对其心功能康复的影响;便秘防护指导患者建立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便秘腹腔压力升高加重心肺负荷;以上措施均可持续促进患者心肺功能改善,从而提高生命质量。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其生理不适感、应激情绪、实际护理质量等多种因素相关,常规康复护理患者康复速度相对较慢,康复周期相对较长,生理不适感存在时间长,会增加患者应激情绪,影响其对护理满意度的客观评价。而综合康复护理从多方面进行康复护理,促进患者心脏及运动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康复周期的同时,缓解疾病相关生理不适感,减轻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护理。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