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基于心功能分级的精准科学运动在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赵小娟 等 来源:心脏康复网发布时间:2024-04-25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会引起心脏疾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若不治疗会危及生命。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在中老年人群中提倡适当的体育锻炼,对防治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适当的运动对身体有好处,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提出“适度运动”,推荐“适度运动”,但现实生活中,很多高血压患者因身体障碍或并发症而无法进行适度运动,或因运动负荷过大,导致其运动能力下降。部分患者在进行中高强度体育锻炼时,会出现心肌梗死、脑血管病等并发症,使其很难坚持锻炼。在临床工作中,由于运动计划不够精准,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运动性高血压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医护人员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开展个体化的运动指导,并科学选择运动强度。临床常用心功能分级测定患者心肺功能,但目前对患者进行基于心功能分级精准的科学指导研究较少。2020年6月1日~2021年6月1日,我们对5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基于心功能分级的精准科学运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高血压诊断者;②未合并其他类型疾病者;③认知清晰并配合本研究者;④1年内未规律进行体育锻炼者;⑤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肿瘤患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肢体活动障碍者;④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重要心脏疾病者;⑤恶性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者。按照单双数法将单数50例作为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3~68(55.1±7.31)岁;吸烟史23例,饮酒史18例;病程5~16(10.61±2.16)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20例,合并心功能不全15例,合并冠心病15例;轻度高血压19例,中度高血压20例,重度高血压11例;心功能分级:Ⅱ级28例,Ⅲ级22例。将双数50例作为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0~65(54.83±7.17)岁;吸烟史19例,饮酒史20例;病程4~15(9.98±3.01)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21例,合并心功能不全20例,合并冠心病9例;轻度高血压16例,中度高血压22例,重度高血压12例;心功能分级:Ⅱ级27例,Ⅲ级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用药护理:告知患者在医生指示下,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药,勿自行增加剂量或停药;定时测量并记录血压情况;告知患者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及时观察有无消化道反应和神经系统症状,且每次给药前需测量心率。②饮食指导: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控制钠的摄入量。在此期间进食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同时,注意水的摄入量,勿饮用大量的水。③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交流,向其科普疾病知识,减轻其对疾病的恐惧;通过心理疏导减轻其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通过看报纸、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使其放松身心。④鼓励运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步行、爬楼梯等运动形式,建议患者运动时间循序渐进,不推荐运动时间过久,运动强度以患者不出现头晕眼花、胸闷气喘等症状为宜。持续护理干预1年,每个月进行1次电话、微信随访。


1.2.2 观察组


实施基于心功能的精准科学运动模式,即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平衡能力、运动偏好、心功能分级结果等因素,设计个体化的有氧运动处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期延长运动。向患者发放运动训练记录单,要求每天坚持做好运动日志,并指导家属作为患者院外监督对象。具体内容如下。①运动方式:a.步行。根据心功能分级结果,指导心功能二级及以上者从室内踱步开始,心功能一级者从室外散步开始,在运动前及运动10min时监测脉搏,若>100次/min则酌情减轻运动量。b.简单有氧训练。指导患者取侧位髋关节外展运动,使身体保持侧卧位,伸展膝关节并外展,与身体保持平行后5s放下,两腿交替进行;指导患者取俯卧位下肢抬高训练,保持俯卧位,伸展膝关节并后伸髋关节,两腿交替进行,保持5s后放下,进行下一组,每组每侧进行10~15次;指导患者进行双桥运动,在双足充分触及地面同时保持仰卧位,以身体背部及足部发力,尽可能地抬高腰部及臀部,可以在下方适当地以外力支撑,每次持续5~10s,每组3~5次。c.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抗阻运动,在抗阻运动前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及自身训练肌力群承重总负荷判断运动能力,进行坐位平推、坐位拉伸及水平内收,每个动作8~10次,以此为1个循环,每个循环之间间隔1min,每6个循环为1组。d.八段锦。以2003年版为依据练习八段锦,包括预备式、收式及中间具体八种式法。②运动频率:每周3~5次。③运动强度:根据6分钟步行试验(6MWT)测出患者的最大心率,采用靶心率法或者以RPE自感劳累分级评分结合Borg呼吸困难指数共同确定运动强度,推荐RPE12~14级,Borg指数1~2级。④运动时间:分为热身、锻炼和放松3个步骤,共30~60min,其中热身5~10min,锻炼20~30min,放松5~10min,具体视患者病情而定。⑤注意事项:a.指导患者学习如何自我监控心率,可以通过运动手环或计算判断心率(15s心率次数×4);b.指导患者未进餐或进餐后禁止锻炼,最好在餐后1h进行锻炼;c.若患者运动前血压>180/100mmHg(1mmHg=0.133kPa),或者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收缩压下降>10mmHg,应立即停止运动,若症状未改善并逐渐加重,应立即就医。持续护理干预1年,每个月进行电话、微信随访。  


1.3 评价指标


①心功能改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评定标准,Ⅱ级:身体活动有轻微的限制,休息时无明显表现,在轻微活动时,可能会出现心悸、气喘等症状;Ⅲ级:身体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在休息时未出现明显症状,当活动少于轻度时,会出现心悸、气喘等症状;Ⅳ级:不能进行任何的身体活动,即使在休息时存在心力衰竭的表现,而且运动后会更加严重。若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或保持正常,说明治疗有效;若心功能下降,说明治疗无效。②6MWT:于干预前后测定两组6MWT,完全遵循美国胸部外科学会出版的指南,选取30m的坚硬土地,在1m处标有明显标记、起点和终点标记。在开始前,指导患者在起始点附近的座椅上休息10min,通过测量患者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等主观疲劳性指标,并让患者了解试验流程。在试验期间,每1min询问1次并鼓励患者。在试验完成前15s通知患者,立即测量心率、血红蛋白、血液氧饱和度、RPE分数,并记录行走距离。③血液指标:于清晨空腹抽取5ml静脉血,监测两组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④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活动功能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日常活动能力,包括躯体生活自我调节量表和工具自我调节量表共14项。采用Likert4级计分法,从1~4分分别是能做到、很难做到、需要帮助、完全做不到,分值14~56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好。该量表的重测信度是0.961,效度是0.73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


662f0d6c33e9d.png



2.2 两组干预前后6MWT水平比较见表2



662f0d7d58ca0.png


2.3 两组干预前后Ang⁃Ⅰ、Ang⁃Ⅱ水平比较见表3



662f0d8d654a9.png


2.4 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见表4


662f0da0b74c4.png



讨论


近十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年龄逐渐降低,且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高血压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1~2级高血压患者首选是运动疗法。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有氧运动是最常用的锻炼方式。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爬楼梯、骑自行车等。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锻炼后,其血压会低于休息时血压即运动后低血压。在经过不同强度(最大耗氧量为40%~100%)、有氧运动10~50min后,高血压患者血压会降低5~7mmHg,且保持低血压24h。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制订适合的运动计划很有必要性,且因心功能分级易于观察,便于了解患者心肺功能,故将心功能分级应用在高血压患者运动计划中。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6MWT水平优于干预前(P<0.01,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基于心功能分级的精准运动,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分析原因:以心功能分级为基础的精细锻炼,可提高患者肺活量、改善心功能,而最大耗氧量是衡量患者心肺耐力与肢体活动的重要指标,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对1~2级高血压和用药效果较好者进行高强度的间歇性运动,能有效改善最大氧消耗,降低心率,提高心肺耐力。心功能分级标准比较简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方便,且心功能分级可以反映患者心肺功能,可以根据患者情况制订和调整运动计划。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两组Ang⁃Ⅰ、Ang⁃Ⅱ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精准科学运动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分析原因:运动可能通过血管紧张素的生成,从而降低心血管中枢交感神经冲动的释放。有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过度活化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Ang⁃Ⅱ是RAS的关键效应因子,其过度激活AT1R可引起血管收缩和水盐代谢紊乱。ACE2将Ang⁃Ⅱ水解成Ang(1-7),并与其特异的受体Mas受体相结合,从而达到舒张血管,拮抗细胞增殖和抗炎症的效果,从而调节血压。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两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通过基于心功能分级进行精准科学运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预后效果。分析原因:精准运动通过对个体的心肺功能进行准确把握,制订科学、全面、有效的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同时使血压得到控制。


综上所述,实施基于心功能分级的精准科学运动,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心肺功能,保证日常活动及自理能力。同时,精准科学运动能够很好地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延缓疾病发展,达到慢性病日常控制的目的。但本研究随访过程并不了解患者全部信息,研究资料具有不准确性,应改进随访方案、扩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略 

作者:赵小娟 蒋玲 尚菲菲 马会民 李进营 米娜,田莹

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护理重点实验室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来源:齐鲁护理杂志 2024 年2月第30卷 第3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