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心电图及心脏功能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 陈秋月 黄鑫 陈锐文 来源:中外医疗临床医学2024 NO.33发布时间:2025-03-10

妊娠期高血压可诱发蛋白尿、脏器损害,且部分严重者可伴发子痫前期症状,如何预测并及早做出有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确保母婴健康是现今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证实,当产妇血压异常升高时,极易诱发小动脉收缩性变化,促使外周血流阻力持续上升,导致心脏负荷不断升高,引发心功能不全等一系列表现,加剧病情恶化。因此,及早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评估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心功能指标及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十分必要。心电图是临床常用心功能疾病检查方式,可有效获取患者心室、心壁结构等信息,协助临床医师评价患者心肌功能。鉴于此,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心电图及心功能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43)、中度组(N=20)、重度组(N=19)。轻度组:年龄21~45岁,平均(28.05±1.33)岁;孕周22~36周,平均(27.05±1.54)周。中度组:年龄24~41岁,平均(27.87±1.13)岁;孕周23~36周,平均(27.85±1.66)周。重度组:年龄23~39岁,平均(27.78±1.25)岁;孕周24~35周,平均(28.01±1.46)周。3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ky-2024-068-k01)。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参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中的标准,对本研究中研究对象进行病情分级,主要包括:轻度:伴发轻微水肿,蛋白尿含量<0.5G/D,较正常血压升高30/15MMhG;中度:蛋白尿阳性(+),含量≥0.5G/D,150/110MMhG≤血压<160/110MMhG,伴发水肿、轻微头晕症状;重度:血压≥160/110MMhG,蛋白尿阳性(++~++++),含量≥5G/D,重度水肿;

②均为头位单胎自然受孕;

③均行规律性产检,保持健康饮食及生活习惯;

④均于本院建档立卡,且所有产妇影像学资料、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

①既往存在子痫前期史、多胎妊娠或过度肥胖者;

②存在精神、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

③本研究未结束参加其他研究者;

④因个人原因导致研究中止,无法继续者。

 

1.3 方法

 

采用心电图机对所有孕妇进行检查,粘贴电极导联,捋顺导联线并采用绷带系牢,避免电极片中途脱落,待连接电极和导线后,打开仪器进行校对,标注开始时间,技术参考:增益10.00MM/Mv,纸张速度为25MM/S。飞利浦le33心脏彩超,孕妇取平卧位,调节腔内探头频率,c5-2凸阵探头2~5mhZ,获取最佳超声图像后,获取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充盈速度(early-diastolic filling velocity of mitral inflow,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充盈速度(late-diastolic filling velocity of mitral inflow,a)]、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

 

1.4 观察指标

 

心电图指标。统计各组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q-t间期改变、st-t间期改变与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例数。

 

心脏功能指标。e峰、a峰、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经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心脏功能指标)以(Xˉ±S)表示,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单因素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心电图参数)以例数(N)和率(%)表示,3组间差异比较行Χ2检验;心电图及心功能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R)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心电图参数比较

 

重度组q-t间期改变、st-t改变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占比均高于轻度组、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67ceab96f2837.png


2.2 3组患者心脏功能指标比较

 

轻度组e峰高于中度组、重度组,a峰低于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67ceaba65db57.png


2.3 心电图及心功能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病情严重程度与q-t间期改变、st-t间期改变、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a峰呈正相关(R=0.517,0.544,0.514,0.498,p均<0.05),与e峰呈负相关(R=-0.514,p<0.05)。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孕期并发症,临床认为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是因钙离子缺乏导致妊娠期产妇血钙水平下降,引发动脉内平滑肌细胞收缩,进而升高血压,也有学者认为是因妊娠期间孕妇机体巨噬细胞被异常激活而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促使内皮素表达水平升高,加剧血管收缩,进而导致血压升高。上述病因均会导致产妇心脏负担持续升高如果不能于早期采取针对性措施,其病情可持续进展,影响母婴健康,不利于患者预后,且因孕妇病情差异,其干预方式也存在差异,故及早掌握患者病情是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案的重点所在。既往研究指出,随着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病情进展,可诱发小血管痉挛、内皮损伤等病理改变,对患者心功能造成明显影响。并且,因妊娠期高血压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不易发现,最终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因此,临床需及早掌握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存在关联的相关指标,对于临床及早诊断并启动针对性治疗方案具有积极意义。

 

心电图是临床常用的心功能检查方式,对于患者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自主神经活动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常用于多种心功能疾病的检测当中,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早期心功能检测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重度组q-t间期改变、st-t间期改变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占比均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均<0.05),且轻度组e峰高于中度组、重度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病情严重程度与q-t间期改变、st-t间期改变、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a峰呈正相关(p均<0.05)。原因在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受限于病情影响,自身体内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血管阻力较大,极易引发血管内皮破裂,影响心肌正常供血、供氧,进而诱发q-t间期改变、st-t间期改变。并且孕妇自身血管存在痉挛症状,出现心肌缺血、局部传导延迟等情况,表现为e峰水平持续下降,a峰水平升高。此外,随着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病程的增加,血压紊乱导致自身心脏负荷不断增加,因心搏出量下降引发心肌缺氧,极易引发异常心电活动,进而诱发表现为心电图检查异常。此外,中度、重度患者常伴有动脉痉挛,诱发心肌间质水肿性改变,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电图表现发生改变。

 

然而心电图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也存在一定局限之处,极易受到患者机体因素影响产生检查偏差,仍存在一定的误诊、漏诊风险,故尚无法替代金标准,建议临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结合其他检查方式,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度。最后,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之处,例如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在研究样本的选取上难免存在系统偏倚,其证据等级相比较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低,可能会对研究的真实性产生影响,加之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数量相对较少,可能会影响到统计学计算结果,进而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建议同类型研究可进一步拓宽研究样本的选取范围,为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论提供数据参考。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行心脏功能参数、心电图检查,可更准确评估心脏形态,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脏损伤的检出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略

作者:陈秋月 黄鑫  陈锐文

单位: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来源:中外医疗临床医学2024 NO.33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